首页 >
间质性膀胱炎
✍ dations ◷ 2025-11-17 20:45:45 #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又称为膀胱疼痛综合症(Bladder pain syndrome, BP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膀胱疾病,症状是频尿(通常每10分钟一次)、尿急、骨盆或是膀胱感到极大压力与疼痛、进行性行为时也会感受到极大疼痛。由于频繁的尿急感,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生活品质大受影响,常常引发忧郁症。统计上也发现间质性膀胱患者,也常患有大肠激躁症和纤维肌痛症。间质性膀胱炎的成因至今不明。间质性膀胱炎通常不会造成家族性的遗传。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后会做出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间质性膀胱炎的尿液结果通常不会有特定发现。膀胱镜检查结果可能会发现溃疡与发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像是:泌尿道感染、性相关传染疾病、膀胱过动症、子宫内膜异位、膀胱癌或是前列腺炎。吸食K他命也会导致间质性膀胱炎,许多药物滥用者甚至需要终身包尿布,严重影响社交行为。由于K他命在青少年族群间的药物滥用有增加的趋势,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目前间质性膀胱炎还没有特定的治疗方式。改变生活型态、药物或是手术都是可能有效的治疗方式。常见的生活型态改变包括戒烟或是减少压力。常见药物治疗包括布洛芬、戊聚糖多硫酸酯(英语:pentosan polysulfate)或是阿米替林。手术治疗则包括膀胱撑开手术、神经刺激(英语:Neuromodulation_(medicine))以及膀胱替换手术。骨盆肌肉训练或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则并不鼓励。在美国和欧洲,经估计大约有0.5%的人口,受到间质性膀胱炎的困扰 。女性罹患此疾病的比例是男性的五倍。多数在中年的时候发病。此疾病初次于1887年出现在文献之中。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过敏反应过敏(希腊语:ἀλλεργία; 德语、法语: Allergie;英语:allergy, allergic diseases)为人体接触环境中部分对一般人影响不大的过敏原因子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超敏反应现象,人体对
- 细菌形态分类细菌可以按照由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形态和聚集方式分类。细菌的结构简单,几乎所有细菌按照上述标准都可以被归入球菌、杆菌与螺旋菌或弧菌之列。其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细
- ITIS整合分类学资讯系统(英语: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作 ITIS)是一个专门提供生物物种分类讯息的机构。前身是设立于1996年的一个团体,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
- 化生化生(梵语:upa-pāduka),佛教术语,意为无所依托自然地变化生出,为四生(四种众生出生的方式)之一,非生物学概念化生 (生物)(英语:Metaplasia)(metaplasia)。化生意为自然在虚空中乍现生出,不
-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小呈逗点状,有单鞭毛、菌毛,部分有荚膜。共分为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乱。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
- 美国胸腔协会美国胸腔学会(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缩写: ATS),成立于1905年,是美国一个独立注册的、国际性、 以呼吸医学和重症监护医学医学为主的教育与科学组织。大约有18000学会成
- 药物成瘾物质依赖(英语:Substance dependence)或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
- Taq聚合酶结构 / ECOD结构 / ECODTaq聚合酶是由钱嘉韵于1976年从嗜热细菌海栖热袍菌(Thermus aquaticus)中分离出的DNA聚合酶。Taq聚合酶的常用简称有Taq Pol(或Taq酶)。Taq酶常用于放大
- 荷兰榆树病荷兰榆树病是一种由子囊菌导致的疾病。它由树皮甲虫传播,会影响榆属和榉属植物输水导管的功能,导致其枯萎及死亡。它从亚洲传播到美洲、欧洲及新西兰,导致之后这些地方没有抵抗
- 克鲁尔-布西症候群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