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拉红雨

✍ dations ◷ 2025-10-19 19:57:24 #喀拉拉红雨
喀拉拉红雨为发生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奇观现象,历时2001年7月25日至9月23日。据当时报导指出,红色大雨倾盆而下,衣霑则有如染血。 另外亦有黄、绿、黑等色雨水的报导。红雨现象最初假定为是陨石爆炸的灰烬所造成。然而印度政府委托之研究报告,却指出红雨水是因某地大量繁殖的海藻孢子造成 。 直至2006年上半,此事件因有媒体报导圣雄甘地大学(Mahatma Gandhi University)两位学者Godfrey Louis 与 Santhosh Kuma提出这些雨滴含有外星生命细胞的假说,而瞬间引起全世界瞩目。色雨现象最早出现于2001年7月25日,位于喀拉拉邦南部戈德亚姆区(Kottayam district)及伊杜基区(Idukki district)。部分报导更表示有其他色彩的雨水被发现。 许多当地居民宣称这场红雨连续发生超过10日,然后遂次减少频率直至9月上旬。根据地方民众描述,降雨前首先听到雷声大作以及闪光,紧接着来的则是一些树丛落下有如被“烧”过灰白枯叶。枯叶及突然形成的仅在同一时间登上报导,成为地方怪谭。雨水之所以能够染色,与混悬液中的红色微粒有关。当雨水落下时,红雨即有如血液般。一般说来,这样的范围仅在小区域,并不大于数平方公里,时间则小于20分钟。有时也会发生相距几米,却出现红雨及正常雨的情况。首次发生红雨不久,媒体报导地球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rth Science Studies,CESS)与热带植物花园与调查机构(Tropical Botanic Garden and Research Institute,TBGRI)已测定红雨是因雨水含有某种孢子而成。之后在同年11月,印度政府“科学与技术部”委托CESS、TBGRI二个组织的研究报告发表。文中指出红雨是海藻孢子所为,并已在培养皿中成功繁殖,并确认为为橘色藻属的地衣形态海藻。这种海藻并且已发觉与该地小镇昌加那西利(Changanassery)树中的地衣有关。 .报告文件中亦说明雨水中并不存有陨石、火山或沙漠尘烬,也没有任何溶解的气体或污染物。报告认为整起事件,是因先前喀拉拉的豪雨可能导致孢子大量、广域地在大气中扩散。然而报告却没办法明确解释孢子为何大量增生,以及如何飘至云层再随雨水落下。报告作者并利用等离子感应耦合质谱技术分析红雨的沉淀物。得知其主要元素如下:分析结果最令人迷惑的就是铝(Al)的存在,因为在活细胞中罕有铝,而生物常见的磷(P)却是少得可怜。因为根据其他类似的活细胞干燥重量百分比实验,通常约有3%的磷存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雨水夹杂其他物品的记录。例如在2000年,北海发生海龙卷,强风将鱼群卷起并随雨落至距海岸1哩远的英国大雅茅斯。 至于色雨则决非罕见,通常可由高压带沙尘暴与雨水混合作为解释。例如英格兰在1903年2月,就曾发生雨水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混合落下的案例。喀拉拉红雨最初亦认为与上述情况相同。光达(LIDAR)也发现到红雨发生时,正巧有一片阿拉伯红土正卷至喀拉拉附近。 然而,这个说法无法完美解释喀拉拉红雨-例如当地红雨现象长达2个月、沙尘现象并未在邻邦出现等。其他说法则指出雨水中含有哺乳类动物血液。蝙蝠在印度能形成非常庞大的社区,而的确有蝙蝠在高海拔地区集体死亡,据推测可能是陨石造成。然而反驳指出未有蝙蝠残骸随着雨水降下。自然情况下也没办法自白血球、血小板或其他血液物质中单独析出红血球;就算红血球析出,在雨水中也会因为渗透压而破裂,明显不可能为红雨成因。其他假说则在2003年由 Godfrey Louis 与 A. Santhosh Kumar 提出。这二个科学家执教于红雨发生地-喀拉拉境内圣雄甘地大学,乘地利之便而搜集许多地点的红雨样本。他们认为雨中的红色物质并不类似尘土,反而比较类似于生物细胞。化学分析方面则检验出含有有机物质,并大胆假设这有可能是来自外星的物质。Louis 与 Kumar 的发现红色物质一般皆在4至10微米(µm)之间,大致为圆形或椭圆形,类似于单细胞生物组织。平均而言,每1毫升雨水就有900万个红色物质。重量方面,每升雨水的红色物质大约100毫克重。若再综合雨量统计数量,Louis 与 Kumar 估算出大约有5万公斤的红色物质落在喀拉拉地区。X射线能量散布分析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分析则指出红色细胞多由氧、碳组成,并含有微量的硅、铁 。详见表。碳氢氮元素分析仪(CHN analyzer)则测出43.03%碳、4.43%氢、及1.84%氮.Louis 与 Kumar 再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检视红色物质是否含有DNA或RNA,但一无所获。之后便将完整报告刊至《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杂志。更进一步的测验则由专研平流层孢子的Milton Wainwright牵线,将样本送至雪菲尔大学。 2006年3月更指出红色物质与一种锈病菌(rust fungus)类似。 稍后他确认物质与孢子或海藻的相似性,并未有迹象能证明雨水含有尘土、沙,或是血液。Milton Wainwright说道:“科学家向媒体对稀奇罕见的现象发表意见时,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作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解释。一个好例子就是近来印度地区发生的红雨现象。”红雨标本亦被送往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供提倡外源说的学者卡尔迪亚·维克拉玛辛赫(Chandra Wickramasinghe)分析。据报导,他辨识出细胞中的DNA。 稍后并将微生物测试其特有碳同位素。若与地球者有所不同,将成为外星有生命的新理论。昌加那西利居民曾表示在降下首场红雨前数小时,曾有一场音爆伴随强光出现。Louis 与 Kumar 即认为此是由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而红色物质就是由陨石所携来,并在陨石破裂后随着雨水落下数日之久。此说推翻最初由喀拉拉首府特里凡得琅科学家所提出的“红雨为陨石尘土”说,或是后续调查认为的“橘色藻属海藻胞子”说。 Louis 与 Kumar further 认为红色物质是外星细胞,并提出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是以类似方式形成,即所谓外源说。另外,陨石摩擦时据信可以达到300℃以上高温。 若科学家能进一步证明喀拉拉红雨是外星生物、又经历过高温后仍能繁殖,那将刷新目前超嗜热生物最高纪录130℃。

相关

  • 斯普利特斯普利特(克罗地亚语:Split),是一座位于地中海畔、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南部港市。市内人口约有18万(2001年调查),是达尔马提亚地区最大都市,也是克罗地亚第二大城。同时,斯普利
  • 沟通沟通本义指开沟使两水相通,动词。现泛指人和人思想的交流。“沟通”作名词时英文是communication;作动词时,英文是communicate。沟通的过程主要是信息发送者把思想内的信息内容
  • CET欧洲中部时间(英语:Central European Time,CET)是一个时区名称,比世界标准时间(UTC)早一个小时,在大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北非国家采用。冬季时间为UTC+1,夏季欧洲夏令时为UTC+2。下列
  • 自然哲学家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主要是思考人对于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相互关系、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这当中不少理论,都奠下了
  • 电荷密度在电磁学里,电荷密度是一种度量,用以描述空间中连续电荷的分布状况。依据讨论电磁模型的维度而定,电荷密度可以是线电荷密度、面电荷密度或体电荷密度。假设电荷分布于一条曲线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又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英语: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简称CTAB)是一种具有长链烃基的季铵盐,是主要的阳
  • 义大医院义大医疗财团法人(法人登记名称),所属医疗机构包含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医院(简称义大医院)、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癌治疗医院(简称义大癌治疗医院)、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大大昌医院
  • 南港软件工业园区南港软体园区,全称南港软体工业园区,简称南软,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南港区的知识型工业园区。产业以软件IC设计、数位创意、生物科技及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允许支援性服务
  • ɻ̊清卷舌近音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ɻ̊⟩,X-SAMPA音标则记作r\`_0。清卷舌近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影区域表示被认
  • 地幔热柱地幔热柱(Mantle plume)或热柱或地幔柱是地球等行星地幔热对流的一种方式。较热的岩石由地幔底部一路上升至地幔顶部,此时岩石顶部会部分熔融,岩浆进而喷出地表,而这可能是热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