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喀拉拉红雨
✍ dations ◷ 2025-02-23 07:39:38 #喀拉拉红雨
喀拉拉红雨为发生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奇观现象,历时2001年7月25日至9月23日。据当时报导指出,红色大雨倾盆而下,衣霑则有如染血。 另外亦有黄、绿、黑等色雨水的报导。红雨现象最初假定为是陨石爆炸的灰烬所造成。然而印度政府委托之研究报告,却指出红雨水是因某地大量繁殖的海藻孢子造成 。
直至2006年上半,此事件因有媒体报导圣雄甘地大学(Mahatma Gandhi University)两位学者Godfrey Louis 与 Santhosh Kuma提出这些雨滴含有外星生命细胞的假说,而瞬间引起全世界瞩目。色雨现象最早出现于2001年7月25日,位于喀拉拉邦南部戈德亚姆区(Kottayam district)及伊杜基区(Idukki district)。部分报导更表示有其他色彩的雨水被发现。 许多当地居民宣称这场红雨连续发生超过10日,然后遂次减少频率直至9月上旬。根据地方民众描述,降雨前首先听到雷声大作以及闪光,紧接着来的则是一些树丛落下有如被“烧”过灰白枯叶。枯叶及突然形成的仅在同一时间登上报导,成为地方怪谭。雨水之所以能够染色,与混悬液中的红色微粒有关。当雨水落下时,红雨即有如血液般。一般说来,这样的范围仅在小区域,并不大于数平方公里,时间则小于20分钟。有时也会发生相距几米,却出现红雨及正常雨的情况。首次发生红雨不久,媒体报导地球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rth Science Studies,CESS)与热带植物花园与调查机构(Tropical Botanic Garden and Research Institute,TBGRI)已测定红雨是因雨水含有某种孢子而成。之后在同年11月,印度政府“科学与技术部”委托CESS、TBGRI二个组织的研究报告发表。文中指出红雨是海藻孢子所为,并已在培养皿中成功繁殖,并确认为为橘色藻属的地衣形态海藻。这种海藻并且已发觉与该地小镇昌加那西利(Changanassery)树中的地衣有关。 .报告文件中亦说明雨水中并不存有陨石、火山或沙漠尘烬,也没有任何溶解的气体或污染物。报告认为整起事件,是因先前喀拉拉的豪雨可能导致孢子大量、广域地在大气中扩散。然而报告却没办法明确解释孢子为何大量增生,以及如何飘至云层再随雨水落下。报告作者并利用等离子感应耦合质谱技术分析红雨的沉淀物。得知其主要元素如下:分析结果最令人迷惑的就是铝(Al)的存在,因为在活细胞中罕有铝,而生物常见的磷(P)却是少得可怜。因为根据其他类似的活细胞干燥重量百分比实验,通常约有3%的磷存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雨水夹杂其他物品的记录。例如在2000年,北海发生海龙卷,强风将鱼群卷起并随雨落至距海岸1哩远的英国大雅茅斯。
至于色雨则决非罕见,通常可由高压带沙尘暴与雨水混合作为解释。例如英格兰在1903年2月,就曾发生雨水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混合落下的案例。喀拉拉红雨最初亦认为与上述情况相同。光达(LIDAR)也发现到红雨发生时,正巧有一片阿拉伯红土正卷至喀拉拉附近。 然而,这个说法无法完美解释喀拉拉红雨-例如当地红雨现象长达2个月、沙尘现象并未在邻邦出现等。其他说法则指出雨水中含有哺乳类动物血液。蝙蝠在印度能形成非常庞大的社区,而的确有蝙蝠在高海拔地区集体死亡,据推测可能是陨石造成。然而反驳指出未有蝙蝠残骸随着雨水降下。自然情况下也没办法自白血球、血小板或其他血液物质中单独析出红血球;就算红血球析出,在雨水中也会因为渗透压而破裂,明显不可能为红雨成因。其他假说则在2003年由 Godfrey Louis 与 A. Santhosh Kumar 提出。这二个科学家执教于红雨发生地-喀拉拉境内圣雄甘地大学,乘地利之便而搜集许多地点的红雨样本。他们认为雨中的红色物质并不类似尘土,反而比较类似于生物细胞。化学分析方面则检验出含有有机物质,并大胆假设这有可能是来自外星的物质。Louis 与 Kumar 的发现红色物质一般皆在4至10微米(µm)之间,大致为圆形或椭圆形,类似于单细胞生物组织。平均而言,每1毫升雨水就有900万个红色物质。重量方面,每升雨水的红色物质大约100毫克重。若再综合雨量统计数量,Louis 与 Kumar 估算出大约有5万公斤的红色物质落在喀拉拉地区。X射线能量散布分析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分析则指出红色细胞多由氧、碳组成,并含有微量的硅、铁 。详见表。碳氢氮元素分析仪(CHN analyzer)则测出43.03%碳、4.43%氢、及1.84%氮.Louis 与 Kumar 再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检视红色物质是否含有DNA或RNA,但一无所获。之后便将完整报告刊至《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杂志。更进一步的测验则由专研平流层孢子的Milton Wainwright牵线,将样本送至雪菲尔大学。
2006年3月更指出红色物质与一种锈病菌(rust fungus)类似。 稍后他确认物质与孢子或海藻的相似性,并未有迹象能证明雨水含有尘土、沙,或是血液。Milton Wainwright说道:“科学家向媒体对稀奇罕见的现象发表意见时,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作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解释。一个好例子就是近来印度地区发生的红雨现象。”红雨标本亦被送往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供提倡外源说的学者卡尔迪亚·维克拉玛辛赫(Chandra Wickramasinghe)分析。据报导,他辨识出细胞中的DNA。
稍后并将微生物测试其特有碳同位素。若与地球者有所不同,将成为外星有生命的新理论。昌加那西利居民曾表示在降下首场红雨前数小时,曾有一场音爆伴随强光出现。Louis 与 Kumar 即认为此是由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引起,而红色物质就是由陨石所携来,并在陨石破裂后随着雨水落下数日之久。此说推翻最初由喀拉拉首府特里凡得琅科学家所提出的“红雨为陨石尘土”说,或是后续调查认为的“橘色藻属海藻胞子”说。 Louis 与 Kumar further 认为红色物质是外星细胞,并提出地球上生命也有可能是以类似方式形成,即所谓外源说。另外,陨石摩擦时据信可以达到300℃以上高温。 若科学家能进一步证明喀拉拉红雨是外星生物、又经历过高温后仍能繁殖,那将刷新目前超嗜热生物最高纪录130℃。
相关
- 各国人均烟草消费量列表本列表列出各国人均每年消费香烟数。全世界有超过11亿人吸烟。同时发达国家的烟民比例出现下降,但发展中国家的烟草消费量年均上升3.4%。大概有67%的男性和4%的女性吸烟。在
- 细菌过滤率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也称为细菌过滤率,简称BFE,是量测过滤器(例如外科口罩)阻隔细菌穿透的能力。其结果会以表示过滤率的百分比表示,和阻隔细菌穿透的纤
- 2009年澳洲热浪2009年澳大利亚热浪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州有气温记载150年以来最炎热的热浪袭击,其中墨尔本市气温自2009年1月28日开始至2月3日一直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上,维多利亚州部
- 泥炭泥炭(英语:Peat,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是煤最原始的状态。随着周围环境的转变,如压力的加大,可以使泥炭变得更加坚固,使之成为褐煤。泥炭在自然状态下,组成物质横跨
- 参孙与大利拉《参孙和大利拉》改编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中有关希伯莱英雄参孙的故事,是一部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大型歌剧,于1877年在德国首次公演。这部歌剧是圣
- 彼得·布鲁克彼得·布鲁克,CH,CBE(英语:Peter Stephen Paul Brook,1925年3月21日-),英国戏剧和电影导演,二十世纪重要国际剧场导演。1925年3月,彼得·布鲁克在伦敦出生,为两个犹太移民西蒙·布鲁克
- 六偏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英语:SHMP,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E编码:E452(i)),是指六聚体 (NaPO3)6。商品六偏磷酸钠是多种聚磷酸盐的混合物,即多偏磷酸钠,而六聚物是其中的一种。1、磷酸二氢钠
- 耐力耐久力(英语:Endurance)是指生命体发挥自己的功能并在长时间内保持活跃的能力,也可指它抗击、经受、回复、免疫损害、伤口、疲倦的能力。这个词通常会在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 鞘氨醇鞘氨醇(Sphingosine)又称神经鞘胺醇,学名2-氨基-4-十八烯-1,3-二醇,是一种含有不饱和烃基链的十八碳氨基醇。鞘氨醇属于鞘脂类,为细胞膜组成成分之一。鞘氨醇在体内可在两种激酶
- d̪ð浊齿无咝塞擦音是一种辅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d͡ð⟩、⟨d͜ð⟩、⟨d̪͡ð⟩或⟨d̟͡ð⟩。此音常常是/ð/的同位异音。浊齿无咝塞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