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十二面体烷

✍ dations ◷ 2025-02-23 14:05:12 #正十二面体烷
正十二面体烷(Dodecahedrane),也称十二面烷、正十二面烷,是一个正十二面体形状的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20H20,不存在于自然界中。它的合成首先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Leo Paquette于1982年完成,该合成路线被誉为有机合成的经典作品之一。正十二面体烷 中,每个顶点碳与三个邻近的碳原子相连,碳-碳键角为正五边形的内角108°,与sp3杂化碳原子的109.5°相近,因此张力不大。每个碳上连有一个氢原子,整个分子为Ih对称性(类似于富勒烯),质子核磁共振谱中氢原子只有一个单峰,化学位移为3.38pm。正十二面体烷与立方烷和正四面体烷同属于柏拉图烃一类。它也是多并五元环之一。正十二面体烷的全合成历时超过30年,菲利普·伊顿和Paul von Ragué Schleyer等研究团队都曾经加入进来。早在1964年伍德沃德合成三并五元环(Triquinane)时,就有人认为正十二面体烷可以很容易地由该化合物二聚制得,但结果并非如此。菲利普·伊顿在1978年时发表了一篇回顾,谈及之前对正十二面体烷合成的策略,参见:。1982年,Leo Paquette利用了一个29步反应,用两分子环戊二烯(十碳原料)、一分子丁炔二酸二甲酯(四碳)、两分子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六碳)为原料,成功构建了正十二面体烷。该路线中, 首先用两分子的环戊二烯1与金属钠反应,借由环戊二烯基配合物中间体,与碘作用得到偶联产物二氢富瓦烯2。然后发生与丁炔二酸二甲酯3发生Diels-Alder连续反应,生成4b与4的等量混合物,不对称的4b被舍弃。接下来, 碘与底物4发生卤内酯化反应,碘与烯烃加成生成的碳正离子被羧基捕获,反应生成卤代二元内酯5。酯基与甲醇作用断键,生成邻卤代醇6,接着琼斯氧化得到酮7,用锌铜偶(Zn(Cu))处理,碘脱去。烯丙基三甲基硅烷10与正丁基锂反应得到碳负离子9,与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引入最后六个碳原子。然后乙烯基硅烷11与过氧乙酸在乙酸中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得到二元内酯12,用五氧化二磷和甲磺酸酸性试剂处理,发生分子内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二酮13。用钯碳催化剂氢化还原13中的双键得到14,硼氢化钠还原羰基得到醇15。15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二元内酯16,对甲苯磺酰氯处理,经过亲核脂肪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的产物17。接下来17与金属锂在液氨中作用,碳负离子被氯甲基苯基醚捕获发生Birch烷基化,引入苯氧基甲基,以防止后面步骤中发生的烯醇化。这一步中控制氯甲基苯基醚的量,可使烷基化只发生在一个碳原子上。而后18发生Norrish光化学反应,与邻近的碳原子生成新的碳-碳键得到19,醇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消去得到烯烃20。用二亚胺还原20中的双键,二异丁基氢化铝还原酯为醇,再用氯铬酸吡啶盐氧化生成醛22。继续借助Norrish反应搭建碳-碳键得到醇23。接下来除去苯氧基甲基:Birch还原其中的苯环生成脂环族醚,酸性水解生成二醇24,氯铬酸吡啶盐氧化得到β-酮醛25,碱性溶液中经由逆克莱森酯缩合反应,醛基脱去得到26。再次发生Norrish反应得到醇27,失水生成28,还原得到29。最后一步是将29用钯碳催化剂在250℃时加压处理,反应物脱氢生成最后一个C-C键,即正十二面体烷30。以上的路线也有不同的版本。8生成12一步,另一条路线是用二苯基环丙烷基锍叶立德与8反应酸解,得到双四元环的中间体,再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双螺环结构的12。17到18一步,Paquette一开始用的是碘甲烷作Birch甲基化,且甲基化在两个羰基碳上都有发生。但后期发现引入的两个甲基难以移除,最后会得到1,6-二甲基的取代物(两个甲基都在五边形交点碳上,最后一步关环时一个甲基发生1,2-迁移),而非正十二面体烷。于是减少碘甲烷的量,发现1:1反应可以只在一个碳原子上引入甲基,但是最后生成的1-甲基正十二面体烷仍然无法转化为想要的产物。而后制得了无苯氧基甲基取代的醛22,但该分子的烯醇含量很高,极易发生氧化脱氢,生成α,β-不饱和醛。于是寻找新的既可作钝化基团,不易与其他官能团发生副反应,又可以在后期很容易移除的取代基又成了新的任务。这就导致了以上路线中苯氧基甲基的使用。密度=1.412g/cm3。由正十二面体烷可以制得一系列的衍生物,它们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比如1-正十二面体烷胺可能与金刚烷胺类似,也是抗病毒及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由正十二面体烷衍生出的碳正离子可能是稳定的,并且具有不寻常的性质。改变正十二面体烷合成过程中的一些步骤,可能会得到氮杂产物;改变正十二面体烷中几个环的元数,生成的球状烃可能具有捕获氦原子的功能,等等。不饱和的正十二面体烷分子也已经制得。将三氟乙酸的1-正十二面体烷醇酯 或1-溴代正十二面体烷 用碱性试剂,如具有膦亚胺结构的“P2F”(2N+F−) 处理可以得到正十二面体烯。该化合物虽然双键突出, 但它在动力学上是稳定的,只有加热到300℃才发生二聚, 原因可能与邻近四个烯丙基氢原子对双键的位阻保护有关。类似地,球面对位脱氢的正十二面体二烯也已合成,且性质稳定。它的合成路线是先用一个宝塔烷(Padogane,正十二面体烷的同分异构体)的衍生物发生分子内的羟醛反应,生成正十二面体烷二羧酸甲酯被两个邻位羟基取代的产物,然后用苯磺酰氯在吡啶中处理,转化为正十二面体烷的并合双内酯取代物,再在500℃时真空脱羧, 得到正十二面体二烯,产率50-70%。 此外,质谱研究表明,不饱和度更高的正十二面体烷脱氢产物在气相中也是存在的。完全脱氢的正十二面体烯(C20)是最简单的富勒烯,用全氯代的正十二面体二烯(C20Cl16)及全溴代的正十二面体烷(C20Br20)在高温时失卤化氢,用质谱分析裂解产物,确定了C20的存在。

相关

  • 酒精中毒酒精中毒,轻度称“酒醉”,是人血液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语言含混、多幸福感、平衡失控、肌肉失调、皮肤转红、眼部充血、呕吐、举止
  • 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有时也称生物计量学)是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最常见的是应用于医学。在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的研究中,合理地进行调查或实验设计,科
  • 别列赞岛别列赞岛(Berezan Island) 位在第聂伯河到黑海的出海口,行政区域上属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约900米长,320米宽,与陆地间被浅水分隔,距离约二公里半。别列赞岛被认为可能是黑海
  • 贺尔蒙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子宫切除手术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指的通常是由妇产科医生进行的切除子宫的手术。它可分为整个(包括整个子宫和子宫颈)或部分切除。在普遍的情况下,切除卵巢需要与切除子宫手术同时进行。
  • 加巴喷丁加巴喷丁(拉丁语:Gabapentin),研发厂商品名为Neurontin,用于治疗 癫痫、神经痛(英语:neuropathic pain)、潮热、以及睡眠脚动症。这种药物一般用于治疗 局部癫痫(英语:partial seizure
  •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英语:Oral administration) (per os) 是一种给药途径,通过嘴吞服药物使其在体内发挥作用。许多药物都可以口服给药,因为其往往在全身产生作用,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
  • 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u Niokolo-Koba),又译作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是塞内加尔东南部靠近几内亚比绍边境地区的一个自然保护区,目前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 约翰斯顿环礁约翰斯顿环礁(英语:Johnston Atoll),位于北太平洋中部,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美国无建制领土。东北距夏威夷檀香山1328公里,有重要战略地位。约翰斯顿环礁主要由约翰
  • 人身自由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往往指公民的政治自由。公民自由主张限制政府的公权力,防止政府滥用公权力和干扰其公民的生活。基础的公民自由包括了集会自由、宗教自由、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