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难民日

✍ dations ◷ 2025-10-26 13:36:44 #联合国纪念日,主题日,6月节日,联合国难民署,1974年建立

每年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La Journée mondiale des réfugiés / World Refugee Day)。

世界难民日是联合国难民署(UNHCR)确定的一项纪念日。起初,它是非洲独有的纪念日(原名“非洲难民日”),因为非洲历来是包容、庇护难民数量最多的地区。2000年12月,在联合国难民署倡导下,各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一项特殊决议,这项决议的通过之时正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生效50周年,决议认为,为肯定和感谢非洲对难民一贯慷慨的态度,促进非洲团结,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可以将6月20日“非洲难民日”确定为“世界难民日”,这也正是此纪念日的意义所在。大会因此决定,今后的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

在1950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署以及1951年出台的《联合国难民公约》的共同推动下,世界难民保障体系得以建立。这一体系是用来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波所带来的人口流动的影响,并且通过主张难民权利以鼓励各国收留难民。

1967年出台的《议定书》进一步补充《联合国难民公约》,同时世界几个地区陆续建立的保护体制也有力地推动了《公约》的实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陆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以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

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55/76号决议,在这个决议中,大会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同意国际难民日与6月20日非洲难民日可定在同一天。大会由此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难民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一大顽疾。为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难民地位问题,早在1951年,联合国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灾难、战争、民族及种族争端等使得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从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80多起战争或冲突,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难民数量一直高达2000多万人以上,1994年曾达到2742万人,其中,妇女和儿童占难民总数的80%,难民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并对难民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有所认识、尊重。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

“难民”分为经济难民、自然灾害难民、战争和政治难民。经济难民指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自愿”流离失所的人,也称非法移民。自然灾害难民指因地震、严重水旱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他们往往通过临时救济后返回来源国。战争难民指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人,他们中包括无政治倾向的“流民”和政治难民。

在过去60多年中,全世界有75000多万人因战乱、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沦为难民。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数百万难民得以重返故里。由于伊拉克局势动荡,从2006年以来,全球难民人数持续上升。截至2007年底,全球难民人数从2006年的990万上升到1440万。 在2012年,我们关注的人士逾4,520万人之多,包括难民( 1,540万)、流离失所者(2,880万)和寻求庇护者(93.7万)。其中近半难民为儿童,占46%。

根据联合国1951年7月28日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以及联合国在1967年1月31日在纽约修订的关于难民身份的《难民议定书》,难民的定义是:基于一种可以证明成立的理由,由于种族、宗教、国籍、身为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成员、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而畏惧遭受迫害并身在其本国之外,并由于这样的畏惧而不能或不愿意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一个无国籍的人,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而不愿意返回该国的人。

与难民不同,国内流离失所者并没有一个法律定义。但联合国报告《国内流离失所问题指导原则》使用了这样的定义:国内流离失所者是被强迫逃离其家园或习惯住处的个人或集体,逃离的原因特别是要避免武装冲突、普遍的暴力、对人权的侵犯或天灾人祸,而这种逃离并没有穿过国际承认的边界。

这个定义强调了国内流离失所的两个重要因素(强迫与国内迁移),但需要注意的是《指导原则》并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而只是描述了《指导原则》所关注的此类人群的身份特征。因此,《指导原则》并未强调法律精确性,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该文件所列出的流离失所原因并不全面。然而,正如埃琳•穆尼 (Erin Mooney)所指出的:“国际上有关国内流离失所的数据一般仅包括因冲突和人权问题而背井离乡的人。”此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示国内流离失所者的定义应该更为狭窄,仅指因暴力局势而流离失所的人。许多人都认为国内流离失所者与难民其实应是一类人,国内流离失所者一旦穿越边境就成为难民。

保护和帮助难民主要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的责任。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待遇,其中包括,在初级教育、公共救济、劳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给以国民待遇;在动产和不动产、自由职业、房屋等方面给以至少不低于一般外国人并尽可能优惠的待遇;各国应尊重难民取得个人身份的权利,给予难民身份证件和保护他们不被驱逐出境,并尽可能便利难民的入籍和同化。处在发生武装冲突的国家中的国内流离失所者则属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任务范围。国内流离失所者作为平民有权享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保护和帮助(对平民的保护/探望被拘留者、药物援助或食物援助,恢复因战争离散的家庭成员的联系等等)。

解决难民问题一般采用三种办法:自愿遣返、就地融合和第三国安置。国际社会曾呼吁,在救助青少年难民时,不仅应着手解决他们的营养和健康问题,更应向他们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断发掘青少年难民的潜力,为其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相关

  • 迈克尔·沃伦·扬(英语:Michael Warren Young,1949年3月28日-),美国遗传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洛克菲勒大学教员,后成为该
  • 甘子钊甘子钊(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中国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
  • Ada语言AdaCore GNAT, Green Hills Software(英语:Green Hills Software) Optimising Ada 95 compiler,Ada,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源于美国军方的一个计划,旨在集成美军系统中运行着上
  • 三菱电机三菱电机(日语:三菱電機/みつびしでんき mitsubishi denki */?,英语:Mitsubishi Electric)是日本第三大综合电机生产商,为三菱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光电产品制造商之一
  • 王之栋王之栋(?-?),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明朝官员。王之栋为王贵的第五代孙,王重光第八子。岁贡生,官至直隶高阳县知县。
  • 楚天都市报《楚天都市报》是中国湖北省的一份都市小(开版)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1996年11月20日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它与《楚天金报》(已停刊)、《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并列
  • 墨西哥战争美国胜利美墨战争是美国与墨西哥之间于从1846年至1848年爆发的一场战争。19世纪,美国国内流行“天定命运论”,昭昭天命成为美国19世纪时的政治标语 ,其中一层含义就是美国人是
  • 望城区望城区为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市辖区,2011年6月21日设立。地理上,望城位于湖南中部偏东,长沙城区西北部,周边与开福区、岳麓区、长沙县、宁乡市、湘阴县、汨罗市和益阳市赫山区相邻
  • 俄罗斯自治州俄罗斯自治州,其国内简称自治州(俄语: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是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其中一个类型。俄罗斯联邦目前只有一个自治州,即犹太自治州。但在苏联时期,其境内
  • 2005年美国电影学会奖2005年美国电影学会奖(英语: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wards 2005)为表彰2005年年度最佳前10大电影与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