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产品

✍ dations ◷ 2025-04-04 07:35:44 #可穿戴式电脑,移动计算机

可穿戴式电脑(Wearable computer)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微型电子设备。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设备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HMD)一般,使得电脑更具便携性,当前已出现了将衣服与电脑进行结合的研究。这类技术已经开发用来支持通用或特殊目的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发展。穿戴式电脑对于除了硬件编码逻辑需要更复杂计算支持的应用非常有用。

可穿戴式设备主要特征之一是持续性,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要保持稳定交互,比如,设备不需要主动打开或关闭。其他特征还有多任务运行能力,不须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来使用这种设备,它是被增强到其他动作上的。这些设备可以与用户结合像假肢一样。因此,它可以成为用户大脑或身体的延伸。

在移动计算(英语:mobile computing)、环境智能、普适计算研究组织中,很多主题经常与可穿戴相关,包括电源管理(电源管理(英语:power management))、散热片、软件架构、无线和个人局域网。国际可穿戴计算机研讨会(英语: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是以可穿戴式电脑为主题的长期学术会议。

以个人电脑为理念,穿戴式电脑具有作为终端与用户进行直接联系的重大意义。手表型电脑与PDA、小型电脑、随身通信设备、感应设备(相机、GPS等接收设备)等不胜枚举的多样化、广泛围研究正在进行与提出中。但是如同头戴式显示器一样,由于在室外使用时会因为外观及使用上较为奇特,因此在实用与普及上有许多课题需要克服。

其它还有高度机能化的手机、掌上型游戏机、IC卡等广义上也能称作穿戴式电脑的一种。

可穿戴式计算机起初被设计和应用到以下方面:

今天,可穿戴式计算机仍然是活跃的研究主题,涉及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模式识别等等。利用可穿戴式计算技术来辅助残疾和帮助老年人的应用正在稳步增长;利用在防疫领域上,智能设备亦可应用于居家检疫、隔离的用途之上。

要量产穿戴式电脑有几项技术性问题需要被克服。

显示设备的小型化与输入设备、省电CPU、高耐久的电源等开发。

若只是将电脑穿戴在身上,与将迷你电脑拿着走没太大的差别,所以需要有平常就必须把电脑戴在身上才能发挥作用的实用技术。这边提出的提案可粗分为3大项:

相关

  • 统计性系综诠释是量子力学的一种诠释,也是一种最小诠释,即它提出最少的假设来表述量子力学。系综诠释有时也被称为“统计诠释”,其核心是马克思·玻恩对于波函数给出的统计诠释。玻恩
  • 同型半胱氨酸同半胱氨酸(英语:Homocysteine,或称为同型半胱氨酸或高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构物,在支链部分硫醇基(-SH)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同半胱氨酸的额外亚甲基使硫醇基更
  • 透明粉红独角兽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隐形粉红独角兽(Invisible Pink Unicorn)是一个由虚构宗教创造出来用以讽刺有神论的女神,其形象被矛盾地塑造成既不可
  • 谢里夫谢里夫(阿拉伯语:شريف‎,马格里布方言:Chorfa),一个传统的阿拉伯血统称谓,该词语是一个意为“贵族”、“高贵”的形容词。阿拉伯世界的逊尼派称哈桑·本·阿里的子孙为“谢里夫
  • 科学大纲 §形式科学以下大纲是科学的主题概述:科学(英语:Science,希腊语:Επιστήμη)是通过经验实证的方法,对现象(原来指自然现象,现泛指包括社会现象等现象)进行归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
  • 85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明珠明珠(满语:ᠮᡳᠩᠵᡠ,转写:mingju;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叶赫那拉氏,字端范,清朝康熙时期重臣。满洲正黄旗人。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1635年11月19日),是叶赫贝勒金台吉之孙
  • 北平临时大学北平临时大学是1945年8月日本二战投降之后,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北平设立的大学,用以甄审沦陷区的大学生。抗日战争时,汪精卫政权所属的公立大学,被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人士称为汪伪
  • 禁区禁区(英文:Restricted Area),是指一个“未经许可不允许进入”的特殊地区或者区域,也可以说受邀请的、指定人士才可进人该区。禁区有多种,例如机场禁区、边境禁区、休战区、禁渔区
  • 山清·咸阳屠杀事件山清·咸阳屠杀事件(韩语:산청·함양 양민학살 사건 山清·咸陽良民虐殺事件)是指1951年2月7日大韩民国国军在韩国山清郡、咸阳郡屠杀当地平民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