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产品

✍ dations ◷ 2025-04-27 00:52:05 #可穿戴式电脑,移动计算机

可穿戴式电脑(Wearable computer)为可穿戴于身上出外进行活动的微型电子设备。此种电脑由轻巧的设备构成、利用手表类小机械电子零件组成,达成像头戴式显示器(HMD)一般,使得电脑更具便携性,当前已出现了将衣服与电脑进行结合的研究。这类技术已经开发用来支持通用或特殊目的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发展。穿戴式电脑对于除了硬件编码逻辑需要更复杂计算支持的应用非常有用。

可穿戴式设备主要特征之一是持续性,在计算机和用户之间要保持稳定交互,比如,设备不需要主动打开或关闭。其他特征还有多任务运行能力,不须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来使用这种设备,它是被增强到其他动作上的。这些设备可以与用户结合像假肢一样。因此,它可以成为用户大脑或身体的延伸。

在移动计算(英语:mobile computing)、环境智能、普适计算研究组织中,很多主题经常与可穿戴相关,包括电源管理(电源管理(英语:power management))、散热片、软件架构、无线和个人局域网。国际可穿戴计算机研讨会(英语: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是以可穿戴式电脑为主题的长期学术会议。

以个人电脑为理念,穿戴式电脑具有作为终端与用户进行直接联系的重大意义。手表型电脑与PDA、小型电脑、随身通信设备、感应设备(相机、GPS等接收设备)等不胜枚举的多样化、广泛围研究正在进行与提出中。但是如同头戴式显示器一样,由于在室外使用时会因为外观及使用上较为奇特,因此在实用与普及上有许多课题需要克服。

其它还有高度机能化的手机、掌上型游戏机、IC卡等广义上也能称作穿戴式电脑的一种。

可穿戴式计算机起初被设计和应用到以下方面:

今天,可穿戴式计算机仍然是活跃的研究主题,涉及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模式识别等等。利用可穿戴式计算技术来辅助残疾和帮助老年人的应用正在稳步增长;利用在防疫领域上,智能设备亦可应用于居家检疫、隔离的用途之上。

要量产穿戴式电脑有几项技术性问题需要被克服。

显示设备的小型化与输入设备、省电CPU、高耐久的电源等开发。

若只是将电脑穿戴在身上,与将迷你电脑拿着走没太大的差别,所以需要有平常就必须把电脑戴在身上才能发挥作用的实用技术。这边提出的提案可粗分为3大项:

相关

  • 盘菌亚门盘菌亚门是子囊菌门的一亚门。属于大型子囊菌类,且包含了几乎所有可以裸眼观见成熟个体的子囊菌类,(例外: Neolecta 属于外囊菌亚门)。此类真菌无性生殖时是经由细胞分裂而不是经
  • 计量单位单位系指给定的某一基础物理量,单位的给定皆属人为。常伴随着某种表示法,例如米、秒、千克等,以方便人们在沟通某一量时有共通的概念。计量单位(度量单位)为单位的具体统称,为人类
  • 有氧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格罗弗·克利夫兰斯蒂芬·格罗弗·克利夫兰(英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是第22和第24任美国总统,至今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两度当选且任期不连续的总统。他连续3
  • 狻猊座像狻猊,一种中国神话中的生物。狻猊是类似麒麟一样的神兽,龙生九子,狻猊便是其中之一,狻猊形象如狮子,喜烟好坐,所以形像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因其好坐,亦作座狮。后来狻猊
  • 格锐目定律格锐目定律(英语:Graham's Law)说明定温定压时,气体的隙流速率与其气体微粒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此定律由苏格兰化学家托马斯·格锐目于1831年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其形式为:
  • 旧石器时代初期旧石器时代初期是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它横跨自250万年以前,使用第一个石器的原始人出现在目前的考古记录,直到约30万年前,跨越Oldowan和阿舍利文化的雕刻技术。在非洲考
  • 切连科夫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俄语:Па́вел Алексе́евич Черенко́в,1904年-1990年1月6日),苏联物理学家,曾发现切连科夫辐射并因此获得1958年诺贝尔
  • 索德伯格史蒂文·索德伯格(英语:Steven Soderbergh,1963年1月14日-),美国著名导演、编剧。1989年其作品《性、谎言和录像带》获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从而一举成名。2001年其两部
  • 美国农业经济期刊《美国农业经济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是一份1919年起发行的学术期刊。该期刊每年出版5次,内容除涵盖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外,还包括农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