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同

✍ dations ◷ 2025-11-20 19:49:08 #墨家,中国哲学

墨家系列条目

尚同,是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提出的主要思想,其主旨之所谓“尚同”即是“上同”。墨子认为,在没有刑罚政令时,人人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此谓“人异议”,因此一人有一个道理,二人有二个道理,十人则有十个道理,且人人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正确,因此互相否定,家庭的内部由此出现混乱,兄弟姊妹互相离散;天下的百姓也因此互相损害。因此墨子认为应选择一位圣贤,让人们效法于他,简单的说,就是人们的意见要统一于上级。然而,胡适认为,“尚同”并不是推尚大同,而是“取法于人”的意思。

墨子生于春秋时代之后,眼看诸侯国之间各有各的道德标准,互相攻伐,不能统一。

墨子认为,需要统一上级的是非标准,必须需要清晰的赏罚政策。上级凡是听到善的,都必须告诉上级;听见不善的也要报告上级。上级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上级认为不对的大家也应认为不对。但上级有过错时必须及时指正。为了把这思想实行,因此设立了赏罚制度:上面得到报告就应加以奖赏,下级听到亦应跟着赞美;若上级赞同的不跟着赞同;上级否定的不跟着否定,就应加以惩罚,万民则加以诋毁。

实践尚同,首先从家庭开始。从家君发布宪令,如果看到有爱家利家的人,必须向上级报告;若有害家恶家之人,也要向上级报告。做到这样也算是爱家的,对待这类型的人应要奖励他。如果看见有害家恶家的人不向上级报告,那就算是害家恶家的人了,这样的人需要惩罚和指责他。做到这样,家总算能治好了。

故此,里长亦应尚同上级的标准,使他这一里内意见一致。里内意见一致了,又应与乡长意见一致。因此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的;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应认为错,并且学习乡长好的,效法乡长的思想。

同样原理,当一乡村治成时,应尚同至天子,国君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的;国君认为错的,大家都应认为错,只要全国人效法国君,就能治好一个国家。

墨子还认为,万民不仅要尚同到天子,还要尚同到天,这样才能得到幸福。若没有尚同至天,则会发生天灾。包括气候不调、五谷不收、六畜不生、灾难瘟疫、暴风久雨等等。这就是天降的惩罚。

相关

  • 蛋白石蛋白石,英语音译为“Opal”或“澳宝”,宝石学名称为欧泊,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 H2O,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如果
  • 自由度在统计学中,自由度(英语:degree of freedom, df)是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数据的个数,称为该统计量的自由度。一般来说,自由度等于独立变
  • 天津警备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警备区,是现属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的一个警备区,管辖范围为天津市。主席(党、国)副主席(党、国)委员(党、国)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箭军  战略支援
  • 驻越韩国军司令部驻越韩国军司令部(朝鲜语:주월한국군사령부/駐越韓國軍司令部;英语:Headquarters of Republic of Korea forces in Vietnam,缩写ROKFV),是越南战争爆发、韩国出兵越南后,根据“国防部
  • 方浜中路方浜中路是上海市黄浦区南部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中华路接方浜东路,西至人民路接方浜西路。全长1469米,宽6.1米到17.6米。方浜中路修筑于1913年,系填方浜修筑而成,名方浜路,
  • 内部殖民主义内部殖民主义(英语:Internal colonialism)是指中央政权在一个国家内部采取与殖民主义有关的统治形式,与19世纪一国对另一国的殖民主义政策一样,中央政权把这种思路引入境内,经济上
  • 野菊花野菊(学名:),又称作油菊、疟疾草(江苏)、苦薏、路边黄、山菊花(福建)、黄菊仔(广西)、菊花脑(南京),是菊花的一种,亦是菊属的模式种。野菊花的茎和叶在南京被用作夏日蔬菜所食用。在不同生
  • 刺轴含羞草刺轴含羞草(学名:),又名刺轴含羞木、猫爪草,为豆科含羞草属下的一个种。木质、多分枝的灌木,成熟时可生长达6米高。茎初时是绿色的逐渐变成褐色,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淡绿色,20至25 公
  • 天主教萨克拉门托教区天主教萨克拉门托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Sacrament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Sacramento)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旧金山总教区。教区范围包括加州东北部二十
  • 小癞子《托美斯河上的小癞子,他的身世和遭遇》(西班牙语: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 y de sus fortunas y adversidades),简称《小癞子》,是西班牙16世纪中期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