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系列条目
尚同,是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提出的主要思想,其主旨之所谓“尚同”即是“上同”。墨子认为,在没有刑罚政令时,人人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此谓“人异议”,因此一人有一个道理,二人有二个道理,十人则有十个道理,且人人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正确,因此互相否定,家庭的内部由此出现混乱,兄弟姊妹互相离散;天下的百姓也因此互相损害。因此墨子认为应选择一位圣贤,让人们效法于他,简单的说,就是人们的意见要统一于上级。然而,胡适认为,“尚同”并不是推尚大同,而是“取法于人”的意思。
墨子生于春秋时代之后,眼看诸侯国之间各有各的道德标准,互相攻伐,不能统一。
墨子认为,需要统一上级的是非标准,必须需要清晰的赏罚政策。上级凡是听到善的,都必须告诉上级;听见不善的也要报告上级。上级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上级认为不对的大家也应认为不对。但上级有过错时必须及时指正。为了把这思想实行,因此设立了赏罚制度:上面得到报告就应加以奖赏,下级听到亦应跟着赞美;若上级赞同的不跟着赞同;上级否定的不跟着否定,就应加以惩罚,万民则加以诋毁。
实践尚同,首先从家庭开始。从家君发布宪令,如果看到有爱家利家的人,必须向上级报告;若有害家恶家之人,也要向上级报告。做到这样也算是爱家的,对待这类型的人应要奖励他。如果看见有害家恶家的人不向上级报告,那就算是害家恶家的人了,这样的人需要惩罚和指责他。做到这样,家总算能治好了。
故此,里长亦应尚同上级的标准,使他这一里内意见一致。里内意见一致了,又应与乡长意见一致。因此乡长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的;乡长认为错的,大家都应认为错,并且学习乡长好的,效法乡长的思想。
同样原理,当一乡村治成时,应尚同至天子,国君认为对的,大家都应认为对的;国君认为错的,大家都应认为错,只要全国人效法国君,就能治好一个国家。
墨子还认为,万民不仅要尚同到天子,还要尚同到天,这样才能得到幸福。若没有尚同至天,则会发生天灾。包括气候不调、五谷不收、六畜不生、灾难瘟疫、暴风久雨等等。这就是天降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