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10日日食

✍ dations ◷ 2025-11-11 23:53:22 #1980年代日食,1980年科学,1980年8月

1980年8月10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1980年8月10日(东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区域为8月11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但距地球较远,本影未能接触地表,而使伪本影覆盖的区域内看到月球的角直径小于太阳,就形成日环食,同时在伪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环食经过了基里巴斯、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日偏食则覆盖了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及周边部分地区。

阿巴里灵阿环礁东北约54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环食,此后月球伪本影向东北移动,覆盖了莱恩群岛中隶属基里巴斯的塔布阿埃兰环礁,又经过很长的洋面,并逐渐转向东南移动,在克利珀顿岛以南约630公里达到最大食分。此后伪本影继续向东南移动,在秘鲁利马大区与伊卡大区交界处海岸登上南美洲,跨过玻利维亚、巴拉圭,最终在日落时分结束于巴西巴拉那州与圣保罗州交界处。环食带均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8月10日看到日环食(基里巴斯在1995年将莱恩群岛的时区从UTC-10改为UTC+14,若按现在时间计算则会相差一天)。

伪本影经过的陆地包括:

除了上述狭窄的环食带内能看到日环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美国中东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东部、波利尼西亚群岛除新西兰外的大部分,以及拉丁美洲除巴哈马北部、背风群岛东北部、智利西南端以外的绝大部分。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8月10日看到日食,剩下很小一部分在8月11日看到日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35,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1331年7月5日至1493年10月10日的10次日偏食、1511年10月21日至2305年2月24日的45次日环食、2323年3月8日至2341年3月18日的2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2359年3月29日至2449年5月22日的6次日全食、2467年6月2日至2593年8月17日的8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2431年5月12日,共持续2分27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33至43次:

相关

  • 野田病毒科α野田病毒属 β野田病毒属野田病毒科(Nodaviridae)
  • SBS有多家媒体集团的简称是SBS,均同时经营电视台与广播电台,他们是:SBS还可以指:
  • 素食主义素食主义(英语:vegetarianism),又称蔬食主义,素食,蔬食(英语:plant-based food)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主张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也就是肉类,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
  • 证言法证言法,又称为名人证言法或代言,是一种普遍使用于广告及宣传的手法,让知名公众人物或一般民众利用书面或实际演说的方式,替特定事物证明或背书,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证言法现在
  • 生活 (杂志)《生活》()是一本在美国发行的老牌周刊杂志,可说是在美国家喻户晓,地位与《时代》()相差不远。其前身是1883年在纽约市曼哈顿发行的幽默周刊,发行社就叫做生活出版社(Life Publishin
  • 厚膜电致发光技术厚膜电致发光技术(Thick-film dielectric electroluminescent,简称TDEL),一种电致发光技术,其结构类似常规的薄膜电致发光,在前电极与后电极之间包含包含1层或多层发光材料与介质
  • CODE-VCODE-V(韩语:코드브이;日语:コードブイ),为在日本发展之韩国5人男子组合,前身是5人组合Bless(韩语:블레스),于2007年11月13日发行数位单曲《12月32日》(12월 32일)出道,到2009年暂时停止活
  • 小行星10162小行星10162(10162 Issunboushi)是一颗位在主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95年1月2日由群马县尾岛町(现为太田市)的新岛恒男及静冈县的浦田武发现。该小行星以日本的大众文学作品御
  • 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安东妮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的安东妮(德语:Antoinette von Sachsen-Coburg-Saalfeld,1779年8月28日-1824年3月14日),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爵法兰西斯的次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阿姨
  • 伊丽莎白皇后伊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德语: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1898年9月10日),通称“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德语:Elisabeth von Österreich-Ungarn)或“奥地利的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