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山城之战

✍ dations ◷ 2025-09-09 21:34:49 #万历朝鲜之役

釜山镇 – 多大浦 – 东莱城 – 尚州 – 忠州弹琴台 – 玉浦 – 泗川 – 临津江 – 唐浦 – 唐项浦 – 闲山岛 – 龙仁 – 梨峙 – 平壤 – 釜山浦 – 北关 – 晋州城 – 碧蹄馆 – 幸州 – 晋州城 – 唐项浦 – 漆川梁 – 南原 – 鸣梁 – 稷山 – 蔚山城 – 泗川 – 顺天城 – 露梁

蔚山城之战是万历朝鲜之役期间由明、朝联军发动的攻打蔚山倭城(遗址位于今蔚山广域市)的失败战役。第一次,由于明、朝联军重大伤亡,被迫撤退。第二次,由于日军防御甚固,明、朝联军主动撤退。

1597年,日本建造一系列城以防御。日军加藤清正部建造蔚山城以作为据点。明、朝联军得知后,决定进攻此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廿九,杨镐、麻贵率领明军四万人,权栗率朝鲜军一万一千五百人,第一次攻打蔚山城。此时蔚山城尚有一大部分未建完,不少日军在城外驻扎,并无防备。明、朝联军趁此机会攻之,但被加藤清正率部击退,日军以五百余人的损失退入城中据守。

攻城的明、朝联军装备了神机箭、火车包围蔚山城,并曾数度发起攻城,但被日军集中火力击退。而日军也伤亡惨重,六百人以上被杀,许多士兵受伤。

在围攻的第十天,日军由于饥饿和寒冷,被迫向明、朝联军求和。不久,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黑田长政等率援军自西生浦赶来,长宗我部元亲也率水军前来支援。此时援军兵力以达到一万三千人,加上城内守军已逾两万。麻贵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为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于正月三日再次发起攻城。杨镐、麻贵亲自督战,阵斩畏缩不前者,但明、朝联军士气已挫。而城中的日军得知援军到来后则士气大振,弹飞如雨。明经理杨镐误认为日军兵力有六万人,且联军士气低落,遂下令撤军。日军毛利秀元、小早川秀秋、黑田长政等又陆续出击,追击联军。此战明军阵亡1621人,伤2908人。朝鲜方面记载明军死伤为“天兵是役也, 前后上陈死伤, 通考查报实数, 则死者几七百, 伤者又三千余人”“唐军死者无数, 或云三千, 或云四千”

第一次蔚山城之战后,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蜂须贺家政等十三将联名向丰臣秀吉提出放弃蔚山、顺天、梁山三个城,但被秀吉拒绝。

同年九月廿二,明、朝联军再次攻打蔚山倭城。此次明军方面由麻贵率领,朝鲜军的统帅则是金应瑞。麻贵在野战中击败加藤清正军后,加藤军退守蔚山城,坚守不敢出。麻贵佯装撤军,引诱加藤军出城,仍然是不奏效。之后麻贵听到董一元这一路失利的消息,才感到忧虑,因此而撤军。

相关

  • 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英语:computer graphics,缩写为CG)是研究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的帮助下创建计算机图形的科学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数字合成与操作视觉的图形内容
  • 单孔目单孔目(学名:Monotremata)是哺乳纲动物中原兽亚纲的仅有的一目。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区,主要在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曼尼亚生活,是一群卵生哺乳类。历史上曾存在另外两个科,但都已灭绝
  • Hit FM北部(台北盆地、基隆、桃园(大部分地区)、新竹(部分地区)) 中部(不包括日月潭) 南部(包括台南部分地区) 宜兰(宜兰县及新北市坪林区、乌来区、贡寮区、双溪区)台北之音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 林纾《闽中新乐府》 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块肉余生录》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号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长安卖画翁、餐英居
  • 寇热Q型流感或羊流感(英语:Q fever或Goat flu),又称Q热或寇热,是指一种在荷兰爆发的新流感。这种流感由贝纳氏立克次体(学名:Coxiella burnetii)细菌引起 。这种流感能够通过羊群传染给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坐标:39°50′57″N 116°23′15″E / 39.849278°N 116.387429°E / 39.849278; 116.3874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是北京市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离崇文门至近。现有员
  • 生米镇生米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中国藠头之乡”就是指生米镇。在1950年代生米镇曾经是新建县的政府所在地。2012年1月11日,南昌市委
  • 济公济公(1130年(建炎三年)二月初二日-1209年(嘉定二年)五月十六日),法号道济,又称济癫和尚、济公活佛、济公禅师,俗名李修缘(一名李心远),南宋时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永宁村)人
  • 铁卫团铁卫团(罗马尼亚语:Garda de fier),是在1927年至1941年间罗马尼亚的一个极右组织。铁卫团的意识形态包括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反犹太主义、反共主义等。在扬·安东内斯库上台
  • 道士道士一词,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学道、务道之士,是学道之人的泛称,并非完全指向道教的信徒。在宋朝以后,道士逐渐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有名词。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大陆有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