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

✍ dations ◷ 2025-01-23 03:22:17 #巴塞尔
巴塞尔(又称为巴泽尔,德语:Basel,法语:Bâle,意大利语:Basilea)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为巴塞尔城市州(德语:Basel-Stadt,法语:Bâle-Ville)的首府,坐落于瑞士西北的三国交角,西北邻法国阿尔萨斯,东北与德国南北走向的黑森林山脉接壤;而莱茵河在此东注北涌穿城而去,将巴塞尔一分为二,版图较大者位于西岸称为大巴塞尔区,小巴塞尔区则位于东岸。巴塞尔与邻近的自治市里恩(Riehen)和贝廷恩(Bettingen BS)以及与城市附近的古老渔村克莱恩许宁恩(Kleinhüningen)联合形成巴塞尔城市州。巴塞尔市中心是围绕着市政大厅及14世纪建成的巴塞尔大学附近形成的。狭窄的街道及小路,因为被莱茵河隔断而建立的桥梁都是巴塞尔的特色之处。进入市中心部分则因为保护关系除了搭载游客的电车外,是没有任何机动交通工具的。巴塞尔市是瑞士第二大经济中心,仅次于苏黎世市,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州,领先于楚格州和日内瓦州。就价值而言,巴塞尔城超过94%的商品出口在化学和制药领域。由于生产设施位于邻近的Schweizerhalle,巴塞尔占瑞士出口的20%,产生了全国产品的三分之一。巴塞尔是化工和制药工业发达的地区,尤其以知名药业公司诺华(Novartis)和霍夫曼·罗氏集团(Hoffmann - La Roche)为首的瑞士最大的药品公司总部都设在巴塞尔。位于巴塞尔附近的穆滕茨(Muttenz)是全欧洲最大的铁路调路及分路车站。巴塞尔港口是瑞士仅有的由莱茵河畔向北海的出口。巴塞尔-米卢斯-弗赖堡欧洲机场是与邻近的法国一同管理的,它位于法国境内,由一条高速公路通往瑞士境内。边界关税于是成为了机场范围内的收费项目。巴塞尔有时被冠以Romandie的德语名称,因为巴塞尔的官方语系是德语,其准确的官方称呼是巴塞尔-德语。 2019年,巴塞尔被美世与苏黎世和日内瓦一起评为全球十大最宜居城市之一。巴塞尔市亦即巴塞尔州的的市徽是一个向左弯曲的黑的主教权杖。它镶嵌在白色的背景上。权杖向下变宽,末端是三个尖角,被三个线条中断。巴塞尔权杖的象征是弯曲的主教权杖。徽章柄是狮子,原始的男人,天使和自15世纪的蛇妖-那是一只公鸡头和蛇尾形状的龙。巴塞尔位于瑞士最西北端,横跨莱茵河两岸,并与法德两国交界。小巴塞尔与巴塞尔市北部则位于莱茵河右岸。巴塞尔市面积为23.91平方公里(2009年);其中农业用地占4%(0.95平方公里),林地3.7%(0.88平方公里),另有6.1%为河流与湖泊(1.45平方公里),此外则均为市区。巴塞尔的工业区占市区的10.2%,住宅房舍40.7%,大众运输与公共设施为24%,水电供应设施约占2.7%,而公园用地则为8.9%。巴塞尔市其下没有再细分行政区,但依住宅区划分为19区,分别位于莱茵河两侧:而另两个自治市里恩和贝廷恩则不属于巴塞尔自治市。巴塞尔位于莱茵河谷地,它的地理位置正好接收来自勃艮第省隘口进入的地中海气流,使此地气候特别温和晴朗,为海洋性气候区。相较于瑞士其他地区,巴塞尔的秋天较不易起雾。巴塞尔的年均温约为摄氏9.4度,降雨量为791毫米。五月与六月为巴塞尔的雨季,这两个月的降雨天数均超过十日;二月则为最干燥的季节。冬天的巴塞尔积雪甚浅,每年平均降雪日仅仅30天。当地风力不强,天气好时吹东风,不好时则吹西风。巴塞尔2010年的失业率为4.2%。根据2008年的资料,巴塞尔的经济活动以二级产业(即工业部门)之从业人口最多,为120,130人,三级产业(服务业)居次(82,449人),最后则是一级产业(农业),34,645人。其中服务业的的从业人口中有46.2%为女性。一年一度的巴塞尔样品博览会(Mustermesse Basel,简称MUBA)于莱茵河右岸的小巴塞尔展出。其余种要的展览活动包括Baselworld(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与Art Basel(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等。以下著名企业坐落于巴塞尔:1460年巴塞尔大学 的成立极大促进了当地出版与印刷业的发展。当时有50多个大出版家。巴塞尔拥有瑞士唯一的货运港口。货物自巴塞尔港口经莱茵河可到达北海的海港鹿特丹港。巴塞尔-米卢斯-弗赖堡欧洲机场服务巴塞尔及周边的法国米卢斯、德国弗赖堡。机场全部位于法国境内,但由瑞士和法国共同管理。机场分为两个独立的建筑区域,分别服务法国和瑞士;在瑞士加入申根协定之前,两个区域之间设有出入境检查站。巴塞尔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城中有分属瑞士、法国、德国的三个主要火车站——瑞士的巴塞尔瑞士联邦铁路车站、法国的巴塞尔法国国家铁路车站、德国的巴塞尔巴登车站。瑞、法两国的车站其实共站,但由海关区隔。巴登车站则在城市的另一侧。由德国卡尔斯鲁厄前往巴塞尔的高速铁路ICE于2008年完工。法国高速铁路莱茵河-罗讷河线则于2011年12月投用。巴塞尔的本地铁路服务由巴塞尔地区铁路(德语:Regio-S-Bahn Basel)提供。巴塞尔位于瑞士A3高速公路 (瑞士)上巴塞尔有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发达的电车网络(德语:Strassenbahn Basel)。绿色的电车和巴士由巴塞尔城市半州的巴塞尔公共交通网络(德语:Basler Verkehrs-Betriebe)(BVB)运营;而黄色的电车和巴士则由巴泽尔乡村半州的巴塞尔乡村交通(德语:Baselland Transport)(BLT)运营。 巴塞尔的BVB和邻近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德国的巴登地区共享交通网络。通勤铁路网由瑞士联邦铁路、法国国家铁路、德国铁路共同提供服务,连接巴塞尔都会区(德语:Trinationaler Eurodistrict Basel)与周边城镇。巴塞尔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罗马天主教,另外23.5%属于瑞士归正会(Swiss Reformed Church)。回教人口约为12,368人,占7%。无宗教信仰的人口约为52,321人(31.41%)。巴塞尔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生活。(1997年,它曾尝试角逐成为“欧洲文化之都”,虽然最后没有成功),巴塞尔的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成立于1933年,自中世纪巴洛克时代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音乐表演和研究中心。巴塞尔剧院的歌剧团,芭蕾舞团剧目繁忙。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也是瑞士规模最大的乐团。2004年5月,青年合唱团的第五次欧洲音乐节合唱节开幕:这项传统开始于1992年,而这个节日的主人则是当地的巴塞尔童声合唱团。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曾于巴塞尔任教,他的晚年也在此度过。宗教改革家与喀尔文教派的创始者喀尔文也曾在巴塞尔首次发表他的著作《基督教原理》(Institute of Christian Religion)。著名的伯努利家族来自巴塞尔。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出生于巴塞尔,在巴塞尔大学时数学老师是约翰·伯努利。瑞士网球名将费德勒出生于巴塞尔。巴塞尔市的博物馆众多,且涵盖主题相当广泛,尤其以丰富的艺术收藏见长。巴塞尔的文物收藏与推广活动可回溯到16世纪。从1980年代起,许多私人收藏也开始对外展出。今日巴塞尔拥有超过20间的博物馆。其中包含巴塞尔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Basel),馆藏以十九与二十世纪的艺术品见称,其中还包括毕加索的展览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收藏也非常丰富。

相关

  • 院内感染医疗照顾相关感染(英语: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or HCAI)),旧称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在医
  • 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人亚族人亚族(拉丁语:Hominina)是人亚科(Homininae)人族(Hominini)之下的一个亚族,现时有七个属,当中只有人属(Homo)尚未灭绝,其中包含了现代人类。其他已灭绝的六个属分别如下:
  •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日圣母无染原罪瞻礼(又名圣母无原罪始胎节、圣母无原罪日),是天主教节庆之一,日期是每年的12月8日,乃庆祝圣母玛利亚获得无原罪的恩赐的一个瞻礼。圣公宗并不承认圣母无染原罪,此日
  • 氯化钙氯化钙,由氯和钙构成,化学式为CaCl2。它是典型的离子型卤化物,室温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呈中性。应用于制冷设备所用的盐水、道路融冰剂和干燥剂等。因为它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故
  • NaClOsub3/sub氯酸钠(化学式:NaClO3)是一种氧化剂,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加热熔融300℃以上分解,放出氧气,为强氧化剂;对热不稳定,易潮解;与磷、硫及有机物相混,遇热、摩擦或撞击,容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 商品农业精耕细作(英语:intensive farming),或简称精耕,指农业上采取各种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东亚是世界上典型的精耕细作农业区,与北美粗放农业有所
  • 伍焜玉伍焜玉 (英语:Kenneth K. Wu,1941年7月6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市,基础、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血液学专家,前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1970 年代和 John Hoak 提出新的测量方
  • 孟语孟语(孟语:ဘာသာ မန်,缅甸语:မွန်ဘာသာ)是南亚语系主要由生活在缅甸和泰国的孟族人讲的语言。它和高棉语很像,都不是声调语言,这和大多数中南半岛的语言不同。使用孟
  • 何其芳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中国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