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彧

✍ dations ◷ 2025-02-25 18:06:02 #万彧

万彧(?—272年),表字与籍贯不详(一说表字文彬),三国时期吴末帝孙皓宠臣,官至右丞相。

万彧早年经历不详,在孙休时期曾担任乌程令。期间与居住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的乌程侯孙皓相识,彼此交好。后来,万彧被提拔为左典军。

永安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孙休托孤于丞相濮阳兴后逝世。在孙休死后,濮阳兴并未遵从他的意愿立太子孙�为帝。当时吴国内忧外患,大臣们考虑著拥立一位较年长的君主。万彧便趁机向濮阳兴和另一位权臣左将军张布极力推荐孙皓,称孙皓英明果断,有长沙桓王孙策的风范,并且行事遵守法度,成功将两人说服。后由濮阳兴与张布出面,劝朱太后将孙皓迎立为帝。

孙皓即位后,万彧被任命为散骑中常侍。不久,孙皓开始显露出骄奢淫逸的一面,当初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私下表露出后悔拥立他的意思。万彧听说后,将此事秘密向孙皓告发,结果两人被处死并灭门。当时与万彧一同被任命为散骑中常侍担任这一职务的还有王蕃、楼玄、郭逴。万彧与楼玄关系较好,但与王蕃关系很差,他认为王蕃觉得他是因为与孙皓有私交才被提拔而轻视自己,便与孙皓的另一位宠臣中书丞陈声多次向孙皓说王蕃的坏话,孙皓也因王蕃不顺从自己而对他早就有所不满。后来,王蕃因为酒醉失态惹孙皓不满,被处死。

王蕃死去的同一年,即宝鼎元年(266年,晋泰始二年),孙皓分置左、右丞相,万彧作为孙皓的亲信出任右丞相,以制衡担任左丞相的老臣陆凯。次年春,万彧奉命接管原由陆凯镇守的军事重镇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

宝鼎三年(268年,晋泰始四年),孙皓向晋国开战,万彧与左大司马施绩负责荆州方向的攻势,万彧负责攻打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后被晋将胡烈击败。建衡元年(269年,晋泰始五年)冬十一月,左丞相陆凯病逝。翌年春,万彧被征召回朝。其间曾推荐楼玄主持宫禁。

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正月,孙皓不顾众人反对,用车载着自己后宫上千人,率大军从牛渚(今安徽省当涂县)西进伐晋,结果途中被大雪所阻,士兵们怨声载道,甚至还出现倒戈的传言,因此孙皓只好下令还师。孙皓还师前,万彧与右大司马丁奉、左将军留平曾私下商议先自行回去,后被孙皓得知,介于三人都是重臣并没有马上处置。当年,丁奉病逝,家属被孙皓流放。翌年,孙皓试图用毒酒杀死万彧,因为传酒的人私下减少了毒药的分量,万彧侥幸未死,但最后还是在苦闷之下自杀,一个多月后,留平也愤懑而终。在万彧死后,他的家属被孙皓流放到庐陵(郡治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北)。

相关

  • 月球距离月球距离 (LD) 是天文学上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 (238,856英里)。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运动,实际的距离随时都在变化著。高精准的月球距离
  • iEcoRIEcoRI(“I”是“1”的意思)是一种核酸酶,来自某些特定品系的大肠杆菌(E. coli,也是其名称由来),是此种细菌体内参与限制修饰系统的酵素。在分子生物学或其他分子层次的生物学研究上
  • 谐谑曲诙谐曲(Scherzo),是一种快速,节奏强烈的器乐曲,一般为三拍子,有令人惊奇、幽默的特点,是从小步舞曲中发展出来的,原文是意大利文意思是“玩笑”。海顿首先在写作奏鸣曲时用诙谐曲代
  • 夏克提夏克提(梵语:शक्ति,转写:Śakti,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艾莉森·理查德艾莉森·费蒂斯·理查德女爵士,DBE(Dame Alison Fettes Richard,1948年3月1日-)生于英格兰的肯特郡,2003至2010年任剑桥大学的校长,她是剑桥大学首位女性校长。.理查德教授本科就读
  • 艾玛·荣格艾玛·荣格(Emma Jung,(1882年3月30日-1955年11月27日)),原名艾玛·劳珍巴克(Emma Rauschenbach),瑞士荣格心理学家及学者。艾玛是著名心理学家暨分析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的妻子。Cat
  • 戴可师戴可师(9世纪-869年),唐末军事人物。以勇悍嗜杀著称,人称“狼帅”。咸通十年(869年),爆发桂林戍卒起义。唐朝廷派遣名将康承训为主将,并以王晏权、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为南北两
  • 辛亥革命 (电影)《辛亥革命》(英语:)是一部2011年上映的中国电影。本片是中国大陆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由英皇影业有限公司、寰亚电影有限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联合上海电影
  • 钦定平定教匪纪略《钦定平定教匪纪略》,为清朝官方所修纪事本末史书,记录自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二日至二十一年(1816年)六月初三日之间,天理教起事反清后,清军平乱的过程以及事后清查、审判的详
  • 1840年海事法院法令《1840年海事法院法令》(英语:Admiralty Court Act 1840;3 & 4 Vict c 65)是英国国会的一项法令,旨在扩大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海事法院的司法管辖权。 PGNC 99; PNGLR 80 (28 February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