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esub3/sub(CO)sub12/sub
✍ dations ◷ 2025-04-04 06:54:25 #Fe<sub>3</sub>(CO)<sub>12</sub>
十二羰基三铁 (英语:Triiron dodecacarbonyl),分子式为Fe3(CO)12。它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金属-羰基簇合物。相比五羰基铁的化学性质更活泼,更易于分解为单质铁。十二羰基三铁为墨绿色晶体,真空下发生升华同时伴随明显的分解。溶于非极性溶剂形成深绿色溶液,在空气气氛下加热溶液会使十二羰基三铁分解形成铁镜同时溶液发生自燃。十二羰基铁的固体在空气中会缓慢分解,因此通常将其保存在低温惰性的气氛中。一种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可以通过五羰基铁的热分解得到:
3 Fe(CO)5 → Fe3(CO)12 + 3 CO 这种方法的产率低。但是光解五羰基铁得到的不是十二羰基三铁,而是九羰基二铁。有效合成十二羰基三铁的方法是以五羰基铁为原料的:
首先五羰基铁与有机碱反应:
3 Fe(CO)5 + (C2H5)3N + H2O → + 3 CO + CO2得到的金属羰基氢化物用酸氧化得到产物:
+ HCl + CO → Fe3(CO)12 + H2 + Cl最初合成十二羰基三铁的方式是由德国无机化学家瓦尔特·希贝尔(Walter Hieber)发现的。利用二氧化锰氧化-2价的羰基铁氢化物H2Fe(CO)4得到零价的十二羰基三铁:
3 - + 3 MnO2 → Fe3(CO)12 + 3 OH- + 3 MnO和大部分金属羰基配合物一样,十二羰基三铁可发生取代反应.比如 Fe3(CO)11{P(C6H5)3}就可以通过十二羰基三铁与三苯基膦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十二羰基三铁因其是一种易挥发性、可以释放出一氧化碳的零价铁化合物而具有危险性。固体的十二羰基三铁,尤其是细碎的固体粉末和反应后残余的十二羰基三铁可以发生自燃。
相关
- 阿比朵尔阿比朵尔 (俄语:Арбидол,英语:Arbidol) 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开发,主要适应症是A类、B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同时对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
- 环孢素环孢素(英语:Cyclosporine、Cyclosporine A、Ciclosporin)也称为“环孢菌素”或“环孢霉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抑制剂。它借由抑制T细胞的活性跟生长而达
- 沃斯堡沃斯堡(或译渥斯堡,英语:Fort Worth;又名福和市)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第六大城市,塔兰特县的首府。位于达拉斯以西30英里,并与之构成全美大都会区。根据2000年的人口统计,人口有534,69
- 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又称兰氏细胞)是在皮肤和黏膜的树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其中含有称作伯贝克颗粒(英语:Birbeck granules)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层都有朗格汉斯细胞,不过主要是在棘状
- 设计保障安全设计保障安全(Safety by design)是一个概念及运动,鼓励营建管理者及产品设计者在设计开发阶段就将健康及安全风险纳入设计考量。此概念支持品质、程序及成本的观点,安全性在设计
- 50S亚基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海蜇海蜇(学名:Rhopilema esculentum),古称瑝鱼,又名红蜇、面蜇、鲊鱼,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钵水母纲动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在中国为可供食用的水母种
- 烟碱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约翰·道尔顿约翰·道尔顿(英语:John Dalton,/ˈdɔːltə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对色盲亦有研究。道尔顿生于坎伯兰郡伊格斯
-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法(英语:Spectrophotometry)是一门对光谱进行量化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涉及的电磁波谱范围是可见光、近紫外线与近红外线。这种方法不同于电磁波谱与时间分辨光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