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Fesub3/sub(CO)sub12/sub
✍ dations ◷ 2025-07-18 08:26:09 #Fe<sub>3</sub>(CO)<sub>12</sub>
十二羰基三铁 (英语:Triiron dodecacarbonyl),分子式为Fe3(CO)12。它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金属-羰基簇合物。相比五羰基铁的化学性质更活泼,更易于分解为单质铁。十二羰基三铁为墨绿色晶体,真空下发生升华同时伴随明显的分解。溶于非极性溶剂形成深绿色溶液,在空气气氛下加热溶液会使十二羰基三铁分解形成铁镜同时溶液发生自燃。十二羰基铁的固体在空气中会缓慢分解,因此通常将其保存在低温惰性的气氛中。一种不常用的合成方法是可以通过五羰基铁的热分解得到:
3 Fe(CO)5 → Fe3(CO)12 + 3 CO 这种方法的产率低。但是光解五羰基铁得到的不是十二羰基三铁,而是九羰基二铁。有效合成十二羰基三铁的方法是以五羰基铁为原料的:
首先五羰基铁与有机碱反应:
3 Fe(CO)5 + (C2H5)3N + H2O → + 3 CO + CO2得到的金属羰基氢化物用酸氧化得到产物:
+ HCl + CO → Fe3(CO)12 + H2 + Cl最初合成十二羰基三铁的方式是由德国无机化学家瓦尔特·希贝尔(Walter Hieber)发现的。利用二氧化锰氧化-2价的羰基铁氢化物H2Fe(CO)4得到零价的十二羰基三铁:
3 - + 3 MnO2 → Fe3(CO)12 + 3 OH- + 3 MnO和大部分金属羰基配合物一样,十二羰基三铁可发生取代反应.比如 Fe3(CO)11{P(C6H5)3}就可以通过十二羰基三铁与三苯基膦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十二羰基三铁因其是一种易挥发性、可以释放出一氧化碳的零价铁化合物而具有危险性。固体的十二羰基三铁,尤其是细碎的固体粉末和反应后残余的十二羰基三铁可以发生自燃。
相关
- 身心病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身心医学(英语:Psychosomatic medicine),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英语:AC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指由冠状动脉阻塞所引起的任何类型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部有挤压般的疼痛,常放射至左臂或下颌角点(gonion),并伴有
- 库欣综合征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Adderall阿得拉尔或阿得拉(英语:Adderall、Adderall XR、Mydayis)是一种复方药(英语:combination drug),包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苯丙胺的两种对映异构体的四种盐类。阿得拉尔主要用于治疗注
- 胎膜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腭腭(英语:Palate,又称颚,但颚亦可指上下整体的解剖结构),又称为上颚,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口腔顶部。它将口腔和鼻腔分开。在这一点上,鳄目也有类似构造。但是绝大多数的四足类其他
- 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00年1月1日至前1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1世纪。
- 发明年表以下是以时间来排列各项发明:and MP3
- 丁基东莨菪碱丁基东莨菪碱(Hyoscine butylbromide),商品名补斯可胖(Buscopan),是一种用于治疗腹部绞痛、食道痉挛(英语:esophageal spasm)、肾绞痛,以及膀胱过动症的药物。本品也可用于临终(英语:End
- 舒伦克瓶舒伦克瓶(英语:Schlenk flask),也称舒仑克管(英语:Schlenk tube),是一种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舒仑克发明的可用于需要隔绝空气的化学反应的反应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