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寿桥

✍ dations ◷ 2025-04-20 23:59:15 #保寿桥

保寿桥(桥又作“硚”[1][2]),前身为玉麟桥[1][3],又名“裕麟桥”[4],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道的古桥,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5]。现为汉口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桥[6]。

保寿桥原在汉口长堤街保寿巷,最早时桥梁横跨玉带河[3],是汉口市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石桥[1][2][7]。桥洞为单券,桥梁由青石板铺砌,长一丈八尺,宽一丈两尺[注 1],两侧有石栏[9],石栏可分为三个部分:长方形石望柱、长方形石桥栏板、近似三角形的抱鼓石[10]。石板朝水一面刻有阴刻铭文[注 2][11]。

道光十四年孟秋月款立[注 3]
保壽礄
山陝水菸衆號建修

桥梁的前身为玉带河上的玉麟桥[3],该桥最早建于清朝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1]。

古时汉口地理为面对长江背对后湖的格局,夏季每遇大雨便成汪洋一片,是而明末修筑起了袁公堤(今长堤街)与内濠(玉带河)。此后,虽然高筑的堤坝一定程度上阻挡住了后湖的水患,但是玉带河南北居民又苦于河水阻隔。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玉带河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木桥用以渡河通行,诸如六渡桥[注 4]以及玉麟桥[12][9]。

道光十四年(1834年),山西和陕西的商人为方便民众过河,在汉口山陕西会馆背后修建东西两座石桥,东桥称延寿桥,西桥称保寿桥,其中保寿桥正对山陕西会馆的后门[11][9]。

……苦無渡船橋梁,鄉人憫之,於是我山陝兩省商人捐資造以石橋二孔。西曰保壽橋,正對會館之後門,係南北行;……

进入近代,同治三年(1864年)汉口修起了汉口城垣,此后张之洞又在玉带河之外修起京汉铁路,城垣又改筑为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汉口逐渐成为高埠[13]。因此玉带河及袁公堤作为汉口的防洪设施机能便在此过程中逐步丧失[1]。随着玉带河逐渐淤废,河上桥梁亦失去其作用,至1920年时,汉口玉带河上的桥梁相较于盛时已经湮没五至六成,但在彼时,保寿延寿二桥仍存在。[13]

此后两桥附近渐成居民区,形成的巷子因桥得名“保寿巷[注 5]”与“延寿巷[注 6]”[14]。据居民回忆,直到1949年时,保寿桥下仍有水存在[1]。然至1990年时,桥梁已经成为巷道的一部分,桥栏成为了附近居民楼的房基。[11]

21世纪10年代,当地对中山大道银丰片区进行旧城改造。2016年,经过局部发掘,保寿桥重见天日,除了桥身之外被发掘出来的还有4至6米宽的旧玉带河河道及驳岸。同年启动保寿桥的保护工作,为避免在新建筑施工时被损伤,以“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整体平移再迁回原位的方式进行保护,并在原址建设下沉式广场。2019年8月25日桥身修复工作完成后桥梁迁回原址,以桥梁的形式连接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的室内室外[1][2][7][6][15]。

1988年12月25日,被列为第三批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5]。

其作为文物的保护范围为:东、西面至桥栏板外十米;南、北面至桥端外二十米[16]。

有人认为保寿桥上刻着的“硚”字是硚口区的硚字之源[1]。然早在清中期秀才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已有“土墙买棹弯硚口,一路乘凉到小河”一句提及硚口一词;另外在清末玉带河上除保寿桥外还有其它石桥,彼时已经演化出大、小硚口的地名。[17]

相传清末汉口一名叫作沈元喜的富商,其独子沈腊狗不甚聪明。沈元喜在其生日送其金叶子希望用来经商,其却在黄鹤楼上将金叶子掷洒。沈元喜死前将财富用作善事,指望在其身故后街坊寺庙能照顾沈腊狗,但沈腊狗却在其死后讹诈街坊寺庙导致无人接济,最终散尽家财,被人发现冻毙于保寿桥下。武汉年长人常用此传说教育后人要自立自强。[18]

相关

  • 纳瓦萨岛纳瓦萨岛(英语:Navassa Island、海地克里奥尔语:Lanavaz)是加勒比海无人居住的小岛,是美国的非建制领土,海地亦宣称所有。纳瓦萨岛面积大约5.2平方公里(2平方英里)。岛的经度和纬度
  • 臬台提刑按察司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改称提刑按察使司)、清朝(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部门,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明清时是中央监察机关——都
  • 无文土器无文土器时代(韩语:무문토기 시대)或无文陶器时代是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边疆史前时代的一个考古时期,相当于朝鲜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朝鲜青铜器时代早期,约前15世纪至前3世纪。是中国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简称海军军医大学,对外又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翔殷路800号,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97年,第二军医大学成为国家“211工
  • 陈 (南朝)陈(557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由陈霸先代梁所建立,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国号陈。陈朝名称来自陈霸先即位前被封的陈公、陈王,但陈王的封号来源又有二说,一
  • 打卤面打卤面是面条的一种吃法,将面条煮好后,浇上卤汁。卤的做法多样,京津冀一带一般用黄花菜和木耳、肉片,一起炝锅加水煮,勾入水淀粉、盐,也可以飞入鸡蛋。也有的卤用鸡蛋和西红柿做。
  • 奥古斯塔·霍尔茨奥古斯塔·路易丝·霍尔茨(德语:Augusta Louise Holtz;1871年8月3日-1986年10月21日),美国超级人瑞,曾是人类史上最长寿者。1871年,霍尔茨生于德意志帝国波森省。2岁时移居美国,婚后
  • 张保熙张保熙(1884年-1935年12月2日),字叔滋,江苏省无锡县人,比利时岗省国立大学毕业,工科进士。
  • 海因茨·勃兰特海因茨·勃兰特(德语:Heinz Brandt,1907年3月11日-1944年7月21日),德国男子马术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获得团体场地障碍赛金牌和个人场地障碍赛第十六名。
  • 萧忽古萧忽古(11世纪-1077年),辽朝(契丹)军人,字阿斯怜,萧敌烈的族子。萧忽古性格忠直,腿脚敏捷有膂力。成人后,入禁军。咸雍初年,他在招讨使耶律赵三属下攻打反抗辽朝的番部。番部归降时,使者可以跃驼峰而上。耶律赵三为左右谁能如此,萧忽古穿着重铠,飞上驼峰,使者大惊。耶律赵三把女儿嫁给萧忽古。辽道宗听说,召为护卫。当时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专权朝廷,萧忽古藏在桥下,等耶律乙辛通过时,杀了他。当时暴风雨毁桥,暗杀计划不果。后想要在狩猎场杀他,被亲友阻止。太康三年(1077年),再想要杀死耶律乙辛和萧得里特,被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