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狄盖特

✍ dations ◷ 2025-05-02 21:56:35 #1848年出生,1932年逝世,法国作曲家,法国革命家

皮埃尔·狄盖特(Pierre Degeyter,1848年10月8日-1932年9月27日),法国共产主义者,工人作曲家,家具制作工人。《国际歌》作曲者。

皮埃尔·狄盖特生于比利时根特城的工人家庭,后全家移居法国北部工业城里尔。他曾在里尔的音乐学校夜校学习两年,和弟弟阿多尔夫经常有手风琴沿街演唱募捐支援罢工工人。后来成为工人党里尔支部的《工人之声》合唱团指挥。

1888年6月工人党里尔支部负责人要求他在欧仁·鲍狄埃的《革命歌集》中选一首谱曲,他立即被诗篇《国际歌》所吸引,在一夜之间为《国际歌》谱好曲,第二天为副歌配好合唱,经听取工人意见,反复修改,于6月23日在卖报工人纪念会上第一次演唱。《国际歌》是一首不朽的无产阶级战歌,表达了世界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音乐庄严雄伟,气势磅礴。

1894年《国际歌》公开出版,但为了使作者免遭政治迫害,只署名“狄·盖特”。1920年法国社会党分裂,皮埃尔·狄盖特加入同年成立的法国共产党,他的弟弟阿多尔夫参加了右翼社会党,由于《国际歌》在工人运动中影响极大,社会党宣称曲谱为阿多尔夫所做,并在1917年逝世的阿多尔夫墓碑上题词“《国际歌》作曲者阿多尔夫之墓”。皮埃尔和法国共产党经过18年诉讼,最后根据阿多尔夫去世前写下的遗书,说明其受社会党负责人之骗的经过,1922年9月23日法国巴黎高等法院判定皮埃尔·狄盖特为歌谱作者。1928年应邀访问苏联,并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1932年9月27日逝世,遗体由国际工人组织及法国共产党葬于巴黎近郊的圣丹尼区。

狄盖特的代表作品还包括《前进! 工人 阶级》、《巴黎公社》、《起义者》,以及自己作词的《共产党之歌》、《儿童支部》、《红色圣女》等歌曲。

相关

  • 澳大利亚大陆澳大拉西亚(拉丁语:Australasia)一般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一词是由法国学者布罗塞(法语:Charles de Brosses)于1756年
  • 埃尔温·薛定谔埃尔温·鲁道夫·约瑟夫·亚历山大·薛定谔(德语: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奥地利一位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
  • 肠易激综合症大肠激躁症(英语: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称为大肠躁郁症、肠躁症、躁性大肠征候群、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为没有任何肠胃道疾病损伤下出现腹痛及排便型态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
  • 大蝙蝠亚目狐蝠科(学名:Pteropodidae),哺乳纲翼手目的一科,狐蝠科所属的动物有利齿狐蝠属(神女利齿狐蝠)、菲果蝠属、番果蝠属、豕果蝠属等。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
  • 列氏温标列氏温标,代表符号为为°Ré、°R或°R,由法国科学家列奥米尔于1731年提出。水的冰点被定为列氏0度,而沸点则为列氏80度。因此,如欲将列氏温标表示的温度转为摄氏温标,须把列氏乘
  • 客家话拼音方案客家话拼音方案是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9月公布的广东拼音方案之一,以广东省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的梅城口音为标准,以拉丁字母拼写语音,以右上方标数字表示声调。拼音采
  • 马约拉纳费米子马约拉纳费米子(英语:Majorana fermion)是一种费米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1937年,埃托雷·马约拉纳发表论文假想这种粒子存在,因此而命名。与之相异,狄拉克费米子,指的是反粒子与自
  • 果奴果奴(Applave),网络词汇,意为“苹果产品的奴隶”;最初指因食品价格上涨而自称吃不起水果蔬菜的人,含戏谑色彩。 果奴(Applave)广义指盲目消费苹果产品的人; 果奴(Applave)狭义指没有充
  • 今川氏真今川氏真(1538年-1615年),为日本战国大名,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初期人物,尽管并非末代家督,却为今川氏末代大名。父为今川义元,母为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正室为早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