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斯兰马

✍ dations ◷ 2025-02-24 07:51:05 #弗里斯兰马

弗里斯兰马(Friesian或Frizian)是一个马种,它起源于荷兰弗里斯兰省。弗里斯兰马的体型(英语:Equine conformation)类似于轻型挽马(英语:Draft horse),但该品种对于它们的大小来说,既优雅又灵活。人们认为,在中世纪,遍及欧洲大陆的弗里斯兰马的祖先都被视为战马。在中世纪前期和中世纪中期,它们的大小使他们能够驮动身穿盔甲的骑士。在中世纪后期,需要重型的、挽马型动物。尽管该品种不止一次几近灭绝,但如今弗里斯兰马的数量仍在增长,也越来越受欢迎,既被用于挽具(英语:Driving (horse)),又被用于鞍具。最近,该品种被引入盛装舞步领域。

弗里斯兰马通常以其黑色皮毛来辨识,但颜色并不是唯一的辨识特征;有些弗里斯兰马是栗色,因为某些血统确实携带“红色”基因。在1930年代,出现过栗色和枣色的。弗里斯兰马很少有任何白色标记;大多数注册管理机构在进行纯种注册时,仅允许在额头上有一个小白星。要被FPS(Friesch Paarden Stamboek,弗里斯兰马血统簿)所接受,种马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弗里斯兰马平均身高约15.3手距(63英寸;160厘米),但其马肩隆高度的范围可能从14.2至17手距(58至68英寸;147至173厘米)。而母马或阉马至少要达到15.2手距(62英寸;157厘米),才有资格获得“指定星级”血统簿。荷兰的评委通过检查来判断马匹,并决定马匹是否值得评定星级。该品种整体体型强健,骨骼结构良好,有时称之为“巴洛克”体型。弗里斯兰马的脖子呈长拱形,头的轮廓分明,短耳,是所谓“西班牙式”头。它们的肩膀和屁股强壮而倾斜,身体紧凑,肌肉发达,尾巴低垂,四肢短而结实。弗里斯兰马的鬃毛和尾毛长而浓密,通常呈波浪状,而“腿羽”(小腿上的丝状长毛)则故意不修剪。该品种以轻快、高步态的小跑而著称。弗里斯兰马被认为是踊跃、积极和充满活力的,但也柔和温顺。弗里斯兰马倾向于拥有重要的地位,并带有优雅的气息。如今,有两种不同的体型——“巴洛克”型和现代“运动马”型。巴洛克型像经典弗里斯兰马一样拥有较强壮的体格,而现代型的骨头则较细。两种类型都很常见,但现代型目前在演出圈比巴洛克型的弗里斯兰马更受欢迎。但是,正确的移动比体格类型更重要。

登记机构一般不接受栗色种公马登记,但母马和阉马有时则允许登记。栗色弗里斯兰马参与比赛则会有惩罚,但黑色皮毛因旧伤或日晒而褪色的则不会。弗里斯兰马确实存在栗色的等位基因,这是一种隐性遗传特征;1990年代,有两匹母马生下了栗色的小马驹。弗里斯兰马血统簿于1990年开始尝试培育栗色马,如今FPS在注册时,会通过基因测试,如果种公马含有栗色或“红色”基因,即使是杂合的并表现为黑色,都不允许注册。美国弗里斯兰马协会(American Friesian Association)并不隶属于KFPS,它允许注册带有白色标记的马,也允许注册栗色马,前提是可以证明其血统纯正。2014年,已知有八个种公马品系仍携带栗色基因。

业界公认有四种可能影响弗里斯兰马的遗传疾病:侏儒症、脑积水、主动脉破裂(英语:Aortic rupture)倾向和巨食道癌(英语:Megaesophagus)。前两种可以做基因测试。弗里斯兰马也是几种可能罹患马多糖贮积性肌病(英语:Equine polysaccharide storage myopathy)的品种之一。大约0.25%的弗里斯兰马受侏儒症的影响,这些马的头大小正常,胸部比正常的要宽,后背较长,而四肢很短。这是一种隐性疾病。另外,该品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比一般的要高,并且昆虫叮咬过敏的倾向较高。像其它一些挽马品种一样,他们容易得一种皮肤病,被称为疣状脚腕(英语:Pastern)皮肤病,并且可能容易有免疫系统损伤。弗里斯兰马产驹后保留胎盘的比例很高,为54%。一些正常大小的弗里斯兰马也有肌腱和韧带松弛倾向,这可能与侏儒症有关,也可能无关。相对较小的基因库和近亲繁殖被认为是造成大多数此类疾病的因素。

弗里斯兰马起源于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省,有证据表明,马在那里已经生存了数千年。

早在四世纪的历史中,就已经提到了弗里斯兰军队骑着自己的马匹。其中最知名的来源之一是一位名叫安东尼·登特(Anthony Dent)的英国作家,他写了关于在卡莱尔的弗里斯兰骑兵的文章。登特等人写道,弗里斯兰马是英国夏尔马和费尔矮马(英语:Fell pony)的祖先。但这仅仅是猜测。

直到11世纪,才出现了弗里斯兰马的插图。许多被发现的插图都描绘了骑士骑着类似该品种的马,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征服者威廉。

现代弗里斯兰马的这些祖先在中世纪被用来驮着骑士参加战斗。在12世纪和13世纪,一些十字军的东方马与弗里斯兰马交配。在16世纪和17世纪,荷兰与西班牙建立了短暂的联系,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和减轻,对重型战马的需求减少。安达卢西亚马与弗里斯兰马杂交,生出一种更轻便的马,它们摄入的食物较少,排出的粪便也较少,因此更适合用于城市马车。

历史学家安·海兰德(英语:Ann Hyland)写道:

该品种在18和19世纪特别流行,当时不仅拉车和农用有需求,而且当时流行的小跑比赛也有需求。弗里斯兰马可能已被用作德勒赫斯特马(英语:Dølehest)、诺福克快步马(英语:Norfolk Trotter)(哈克尼马的祖先)和摩根马这些品种的基础种群。在1800年代,为了小跑将弗里斯兰马培育得更轻更快,但这导致了一些马主和育种者将其视为劣种,因此在19世纪末产生了恢复纯种的运动。

1879年,弗里斯兰农场主和地主们聚集在一起,创建了一个血统簿协会,即弗里斯兰马血统簿(Fries Rundvee Stamboek,简称FRS)。1880年,《马匹血统簿》(Paardenstamboek)出版,最初注册的是弗里斯兰马和一些重型温血马(英语:Heavy warmblood)品种,包括东弗里斯兰马和老奥尔登堡马(英语:Ostfriesen and Alt-Oldenburger),统称为“上兰德马”(Bovenlanders)。当时,弗里斯兰马的数量正在下降,并且正在被更时髦的上兰德马所取代,既有直接取代,也有用上兰德种公马和弗里斯兰母马杂交的情况。实际上在1879年,该省大部分地区的纯正弗里斯兰马已经消失了,因此只好将上兰德马包括在内。通过该协会的工作,该品种在19世纪后期恢复了生机,但也导致了繁殖区许多最好的种马消失或被出售,弗里斯兰马的数量也减少了。到20世纪初,可用的种马仅剩三匹。因此在1906年,登记处的两个部分合并在一起,并在1907年将该血统簿重命名为弗里斯兰马血统簿(Friesch Paarden Stamboek,简称FPS)。

1913年弗里斯兰马(Het Friesch Paard)协会成立,以保护和推广该品种。到1915年,它已经说服FPS将注册分为两组。到1943年,非弗里斯兰马的育种者完全离开了FPS,并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协会,后来成为荷兰皇家温血马(英语:Dutch Warmblood)血统簿(Koninklijk Warmbloed Paardenstamboek Nederland,简称KWPN)。

农场上的石油驱动设备代替了牲口,这也威胁到了弗里斯兰马的生存。弗里斯兰马最后一次大规模用作挽马,是在农场上放牧奶牛。二战减缓了替换的过程,使该品种的数量和受欢迎程度得以反弹。在恢复该品种的初期,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斯特拉斯堡马戏团(荷兰语:Circus Strassburger)的家族。他们逃离纳粹德国前往低地国家,发现了该品种的表演才能,并在纳粹占领期间及之后证明了其在原始繁殖区域之外的能力。

在农业用途减少的同时,弗里斯兰马在休闲用途上却广受欢迎。今天,荷兰的马大约有7%是弗里斯兰马。

今天的弗里斯兰马既可用于挽具,也可用于鞍具,特别是在盛装舞步方面。用于挽具时,它们可单独或成组用于竞技和休闲驾驶。在某些赛事中,为弗里斯兰马设计的传统马车是一种高轮马车,称为sjees。弗里斯兰马还被用于各种活动中,例如在各种庆典活动中拉老式马车。

由于它们的颜色和醒目的外表,弗里斯兰马在电影和电视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品种,特别是在历史片和奇幻片中。在面对与制片相关的活动时,他们被认为较镇定,同时在镜头前也很优雅。

相关

  • 成人年龄成人年龄是属于在法律内,一种为了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分清楚界限的其中一种定义。这是从按时间顺序排列来说,当未成年人到达了不再具有法律条文被认定为是儿童,并承担了他们
  • 奇异果猕猴桃,又称奇异果、藤梨、毛梨、几维果、毛木果等,是猕猴桃属多种木质攀缘植物的可食用浆果。最常见的猕猴桃品种(Hayward)是椭圆形,大小约为一颗大型鸡蛋,长度为5-8厘米(2.0-3.1
  • 回雁峰回雁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境内。回雁峰海拔96.8米,总面积6.32公顷,是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故称南岳第一峰。回雁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区。古人认为雁到
  • 盖瑞·安德森盖瑞·约瑟夫·安德森(Garret Joseph Anderson,1972年7月30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为前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左外野手,被公认为是天使队史上最杰出的球员之一。安德森进入加州
  • 亚历山大·迈尔亚历山大·迈尔(Alexander Meier)是德国的一位足球运动员,在场上司职中场。现效力于澳超球队西悉尼流浪者。
  • 卡内皮乡坐标:57°59′8″N 26°45′34″E / 57.98556°N 26.75944°E / 57.98556; 26.75944 卡内皮乡(爱沙尼亚语:Kanepi vald),是爱沙尼亚的一个乡,位于该国东南部,由珀尔瓦县负责管辖,首
  • 肯尼斯·克拉克諾丁罕克拉克男爵肯尼斯·哈利·「肯」·克拉克,CH,QC,PC(英语:Kenneth Harry "Ken" Clarke, Baron Clarke of Nottingham,1940年7月2日-),英国保守党籍政治家,曾任下议院议员、以及
  • 贾姬·伊凡柯贾姬·伊凡柯(英语:Jackie Evancho,2000年4月9日-)是一位美国古典乐歌手。自2009年以来,已经发行迷你专辑和六张专辑,包括白金唱片、金唱片和三次告示牌200十大。2017年1月20日,在20
  • 冰灯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也是冰雕艺术的一种形式。黑龙江省是冰灯的发源地,早期的冰灯是松嫩平原的农民和松花江流域的渔民冬季的照明工具。主要的制作过程是,把水
  • 天主教克拉科夫总教区天主教克拉科夫总教区(波兰语:Archidiecezja krakowska;拉丁语:Archidioecesis Cracoviensis)是天主教会在波兰南部设立的一个总教区,教座设于克拉科夫的瓦维尔主教座堂。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于1964年1月13日至1978年10月16日当选教宗前担任该总教区的总主教。主历1000年,从波兹南教区分设克拉科夫教区。1925年10月28日,升格为总教区。总教区于2011年时有1,559,000名教友(占辖区总人口97.2%)、441个堂区、2,129名司铎、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