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

✍ dations ◷ 2025-11-09 03:03:52 #帧中继
帧中继(frame relay)是于1992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公用数据网通讯协议,1994年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帧中继是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它可以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中快速而低廉的传输数位信息。它可以使用于语音、数据通信,既可用于局域网(LAN)也可用于广域网(WAN)的通信。每个帧中继用户将得到一个接到帧中继节点的专线。帧中继网络对于端用户来说,它通过一条经常改变且对用户不可见的信道来处理和其他用户间的数据传输。主要特点:用户信息以帧(frame)为单位进行传送,网络在传送过程中对帧结构、传送差错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出错帧直接予以丢弃,同时,通过对帧中地址段DLCI的识别,实现用户信息的统计复用。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通信网络,一般用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中的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永久虚拟电路PVC是用在物理网络交换式虚拟电路(SVCs)上构成端到端逻辑链接的,类似于在公共电话交换网中的电路交换,也是帧中继描述中的一部分,只是现在已经很少在实际中使用。另外,帧中继最初是为紧凑格式版的X.25协议而设计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是用来标识各端点的一个具有局部意义的数值。多个PVC可以连接到同一个物理终端,PVC一般都指定承诺信息速率CIR和额外信息率EIR。帧中继被设计为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由于绝大多数的客户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数据服务,因此允许可以给电信营运商的客户提供超过供应的数据服务。正由于电信营运商过多的预定了带宽,所以导致了帧中继在某些市场中获得了坏的名声。电信公司一直在对外出售帧中继服务给那些在寻找比专线更低廉的客户,根据政府和电信公司的政策,它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帧中继正逐渐被ATM、IP等协议(包括虚拟私人网络)替代。

相关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涉及物质的性质及其在各个科学和工程学领域的整合应用,是一个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跨领域学科。涉及的理论
  • 蟠尾丝虫症蟠尾丝虫症或蟠尾丝虫病(拉丁语:Onchocerciasis),又名河川盲、河盲症(river blindness),是一种因感染蟠尾丝虫引起的疾病。病状包括严重搔痒、皮下肿块,以及失明。是全球仅次于沙眼
  • 硫血红蛋白血症硫血红蛋白为一种血红蛋白的变体,本身呈绿色,当它形成后便不能转回正常的血红蛋白。即使很少分量的硫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存在,亦会造成发绀。其出现是罕见的现象,硫化氢(或硫离子)和
  • 瓦登伯革氏症候群瓦登伯革氏症候群(英语:Waardenburg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首次发现于1951年。常见病征为不同程度的耳聋、两眼眼距较宽、鼻根宽阔、头发中杂有一撮白发,以及出现虹膜
  • 现在时现在时(Present tense),也常称为现在式,是一种时态,用于说话时点所正在发生事件的语法意义。这种语法意义还能表示:有二种共同的类型现在时被发现在多数印欧语系:现在时和现在虚拟
  • 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委员会(瑞典语:Nobelkommittén för fysiologi eller medicin)是推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由卡罗琳学院的50人机构卡罗琳学院诺贝尔大会
  • 褐孢霉黄枝孢霉(学名:Mycovellosiella fulva)属于一种真菌,是引发叶霉病的病原菌。2006-2007年,在西班牙东南部城市阿尔梅里亚的温室中爆发了番茄叶霉病。这是西班牙东南部地区首次发现
  • EPAS11P97, 2A24, 3F1N, 3F1O, 3F1P, 3H7W, 3H82, 4GHI, 4GS9· DNA binding · signal transduce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 histo
  • 王爷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王爷千岁信仰属于人鬼崇拜之类,是台湾及福建闽南地区最为盛行的民间信仰之一,也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一大特色。“王爷”是对亲王、郡王的尊称,其位阶仅次
  • 对流抑制指数对流抑制能 (Convective inhibition, CIN or CINH) 是气象学名词,其意义为阻止气块自地面上升至自由对流高度的能量大小。地面气块需要突破负浮力区所造成的对流抑制能,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