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原可硕

✍ dations ◷ 2025-07-22 12:17:38 #1698年出生,1776年逝世,江户时代围棋棋手,井上家,伊予国出身人物

相原可硕(1698年-1776年),为日本江户时代围棋棋士,生于伊予国,棋力上手(七段)。

年幼拜于井上道节因硕门下,十二岁受幕府将军德川家宣召见,赐予切米(日语:蔵米)一百五十俵(日语:俵 (単位)),成为御家人并拜领芝三田处的宅邸。1710年琉球国再次派遣使节前往江户幕府,琉球围棋国手薛以恭与之同行,并于琉球国上属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中对局;薛以恭与本因坊家家督道知让三子对弈,另有二琉球棋士与坊门门人对局;而在岛津家要求下,当时十三岁三段的相原可硕与岛津家茶人儿玉可俊让先对局,可硕获胜。另薛以恭败于道知,薛要求再弈一局,道节认为让三子并非必胜,输了有失日本国面子,因而改推派相原可硕与之不让子对局,相原可硕持白二目胜。

1719年道节去世,遗嘱交待名人碁所由道知继承,但至1720年各家毫无动作;相原可硕成为道知与各家质问、下挑战书的使者。道知去世后,本因坊家连续三世家督均为年少继承并早逝,相原可硕与此三世交往甚密,被称作坊门衰退时的支撑者。1735年与井上春硕因硕一同升上上手。活至1776年去世,享寿79岁。

由于相原可硕非一家之家督或迹目,其棋谱分散在多部打谱集中,共计七十三谱;遗谱年代断断续续,自十三岁与琉球国手对弈后,至三十四岁间的棋谱全无遗下,并间断的纪录至六十六岁时与坂口仙徳(日语:坂口仙徳)对弈,为最后的纪录。其对弈纪录中与春硕因硕对弈次数最多,另有与本因坊道知、知伯、秀伯、伯元四代对弈棋谱,以及与林因长门入、安井春哲仙角等家督的对局。另外,大斜定式中的大斜最早出现于道知的棋谱,但尚未成为定式;最早出现大斜定式的棋谱,则出现在相原可硕的棋谱中。

此为1710年相原可硕十三岁与琉球国手薛以恭的对局,相原可硕持白。此局薛以恭至终盘都保持着优势,但于第211手(图黑1)误认为上边黑棋有手段而黏,希望白补一手,但实际上无棋,薛以恭因此落后手而被白2抢到大棋,情势逆转;黑3以下至白24为实战进行,可见黑并无手段,最后黑只能黑25回手挡,但已经无法挽回。最后相原可硕白二目胜。

此局为1739年相原可硕七段持白对上六段的新安井家家督春哲仙角。此局由于黑棋下得不佳,至图中尚未下黑1(第119手)前,黑已败定;但是黑棋仍厚著脸皮从一线爬至右上角接回,虽吃到右下角九颗白子作活,但交换为右侧黑地与七子送给白棋,此交换黑棋并没有得到便宜;最后相原可硕白十一目胜,由于在一线连爬为很罕见的情形,因此成为名局。

相关

  • 序数原子序数(英语: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电中性时的核外电子数。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通常原子
  • 克里特克里特岛(希腊语:Κρήτη,转写:Kriti;古希腊语:.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EB Garamond","EB Garamond 12","Foulis Greek",Cardo,"
  • 团体旅游旅行团是一种旅游的模式,先付款、后消费。旅游团的价钱包括了交通、三餐、旅馆住房、观光景点的入场费等,而导游、车长及领队的建议小费则另计。当中的交通包括飞机票及游览车
  • 1806年1806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光微粒说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
  • 克利青克劳斯·冯·克利青(德语:Klaus von Klitzing,1943年6月28日-),德国物理学家。他因于1980年2月5日在格勒诺布尔高强度磁场实验室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冯·
  • 后三国br /时代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后三国(892年-936年)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高丽史》开篇即定后三国之
  • 加兹尼王朝加兹尼王朝(963年-1187年),讹称伽色尼王朝,由突厥裔萨曼王朝原奴隶将军阿尔普特勤之女婿苏布克特勤(“可爱的王子”)创建(他是葛逻禄部奴隶),因都城加兹尼而得名。马默德苏丹(又译马哈
  • 努曼西亚努曼西亚(西班牙语:Numancia)是一座消失了的凯尔特伊比利亚城市。遗址位于如今的西班牙索里亚省以北的加拉伊穆尔拉山(el Cerro de la Muela)。努曼西亚因其在凯尔特伊比利亚战争
  • 场址效应场址效应(英语:Seismic site effects)是一种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又称盆地效应,当震源的地震波传到地表时,因地表表面的地下介质(地盘)的软硬程度而影响此地的烈度大小。原本离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