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

✍ dations ◷ 2025-04-26 19:00:03 #1902年出生,1978年逝世,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第一届正选监察委员,萧姓,徐州人,北京大学校友,江苏裔台

萧一山(1902年5月7日-1978年7月4日),原名桂森,字一山,号非宇,男,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人,中国历史学家。有“清史研究第一人”之称,与简又文、郭廷以并称当代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

1902年5月7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三十日)生于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一个书香世家,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以字行。先世系出兰陵(山东峄县东),其父萧文彬是一位塾师,略通经史以教读为业,并终身奉佛。萧一山从小即随父在私塾读书,得益于乃父教导甚多,他在幼年就对历史发生浓厚的兴趣,四书五经多能背诵,尤爱《资治通鉴》。1919年毕业于山东济宁省立第七中学,旋入山西大学预科。此时已开始研究清史。1921年春,萧一山在山西大学预科毕业,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与梁任公并无正式师生名分,实受教于明清史专家朱希祖、孟森等人, 并开始撰写《清代通史》。1925年北大毕业后,应聘到清华大学任教,课余埋首著作,发表《中国通史大纲》。

萧一山中学时即感于日人稻叶君山编写的《清朝全史》(1915年)“观点纰缪,疏舛颇多”,发愤撰写清代史。1923年出版《清代通史》上卷,当时萧仍只是一名大学生,二年后出版中卷,甚受梁任公及日人今西龙激赏,亲自为此书写序,称他“志毅而力勤,心果而才敏”、“非直识力精越,乃其技术亦罕见也”。朱希祖在序文中也说:“萧君年富力强,既以通史自任,则俟清史成后,尤深望其再作民国史,即所谓现代史;推而上之,继成上古、中古、近古诸史,以定成中国全部通史,其功德尤为无量。所以乐为之序,而馨香以祷祝者也。”但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夏鼐列出数十处错误,1932年萧一山曾与批评者陈恭禄进行激烈笔战,火药味甚浓,至1934年双方辩文陆续刊载于《大公报》。

对日抗战时期,任教于东北大学,撰写《清史大纲》、《曾国藩传》两书。胜利后出任李宗仁北平行辕秘书长。1948年冬天,萧一山携眷到达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逢甲工商学院董事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并与张其昀等主持“清史编纂委员会”,修订《清史稿》。1963年最终完成五卷本《清代通史》凡四百余万字。1978年7月4日病逝于台北。

萧一山先生的部分藏书后由北京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收藏。

相关

  • 变量在初等数学里,变量或变元、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值的符号,该值可以是随意的,也可能是未指定或未定的。在代数运算时,将变量当作明确的数值代入运算中,可以于单次运算时解出多个问题。
  • Boston新英格兰波士顿(英语:Boston)为美国马萨诸塞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U.S. state))首府,占地面积 48平方英里(124 km2),2018年居民总数为694,583位,是马萨诸塞乃至新英格兰地区人口最
  • 硅燃烧过程硅燃烧过程在天体物理的核聚变反应序列中是非常短暂的过程,它发生在质量至少是8-11太阳质量的恒星。对恒星而言,硅燃烧是大质量恒星长期以来以核聚变供应能量的最后阶段,是燃料
  • 合成气水煤气(英语:Syngas/synthesis gas)一般指一氧化碳与氢气混合的燃料气体(有时亦包含些许二氧化碳),一般为气化反应的产物,主要用途为发电。合成气是可燃的,并经常被用来作为内燃机的
  • 偶联偶联反应,也写作耦合反应、偶合反应或耦联反应,是两个化学实体(或单位)结合生成一个分子的有机化学反应。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形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
  • 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 (有时被用于贬义名称生产力决定论)是一个归类于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经济理论。生产力理论的重点放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以产生富足,支持该理论的学者认为,执行
  • 丹勒波埃利耶丹勒波埃利耶(法语:Dun-le-Poëlier)是法国安德尔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北部偏东,属于伊苏丹区。该市镇总面积22.56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476人。丹勒波埃利耶人口变化图示
  • 布林带布林带(英语:Bollinger Bands,略称:BBands)也称为布林通道、包宁杰带状、保力加通道或布历加通道,是由美国作家、金融分析师约翰·包宁杰(John Bollinger)在1980年代发明的技术分析
  • 瓶颈期瓶颈期为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因无法改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个停滞时期。这个时期或长或短,取决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可适用于组织和组织内的个体,以及可
  • 暗蛛科见内文暗蛛科(学名:Amaurobiidae)是蜘蛛中的一个科。它有643个种,分71个属。这个科中的蜘蛛的大小从数毫米到20毫米不等。它们的生态行为和生活方式也非常多样化。它们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