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粒陨石

✍ dations ◷ 2025-09-10 08:21:27 #行星科学,陨石类型,无粒陨石

无粒陨石是没有球粒的一种石陨石 。它包含的成分与地球上的玄武岩或火成岩相似,并且曾在流星体母体内或本身经过不同程度的熔化和再结晶的地质分异作用。因此,无粒陨石有不同的纹理和火成岩过程的矿物学特征 。但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无粒陨石与地球岩石,使它们被发现的机会大为减少。

无粒陨石占所有陨石约8%,大部分(占2/3)相信为源自灶神星的HED陨石,其它种类的无粒陨石包括火星陨石、月球陨石、以及几种相信源自灶神星之外,其它未被辨认出的小行星陨石。无粒陨石按其铁/锰比例和17氧/18氧同位素的比例来区分。这两个比例仿如指纹,每个母天体都是不同的。

无粒陨石可分为以下几种:

原始无粒陨石也称为PAC群,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成分是的,在意义上感觉它是相似的陨石,但其纹理是火成岩,是熔化过程的指标。属于这群的有:

小行星的无球粒陨石也称为进化的无粒陨石,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的母体是源自不同的小行星,这意味着它们的矿物和化学成分经过熔化和再结晶的过程。它们可以分成几个群:

月球陨石也称为Lunanites,是源自于月球的陨石。

火星陨石是源自于火星的陨石。它们被分成4个子群:

相关

  • 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亦称: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芳基硫酸酯酶A缺乏症<Arylsulfatase A deficiency/ARSA deficiency>、Greenfield's
  • 双鞭毛生物无根虫门 Apusozoa 泛植物 Archaeplastida 有孔虫界 Rhizaria 囊泡藻界 Chromalveolata双鞭毛生物是其真核细胞具有两个鞭毛的一种生物,是真核生物的两大类群之一。双鞭毛生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雌四醇雌四醇(英语:Estetrol 或 oestetrol,缩写E4)是一种较弱的雌激素,只在怀孕期间能被探测到,是由胎儿肝脏产生的。雌四醇和雌三醇结构上类似,都是较弱的雌激素,且都在孕期高表达。Note:
  • 亚甲基-咪唑啉结构· cytoplasm· biosynthetic process组氨酸解氨酶(英语:Histidine ammonia-lyase,或称为组氨酸氨裂解酶或组氨酸酶)在人体中是一种由HAL基因编码的酶。组氨酸解氨酶将组氨酸转
  • 次声波次声波(英文:Infrasound)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
  • 烦恼 (佛教)烦恼(梵语:क्लेश,Kleshas,kleśa,巴利语:kilesa,藏文:nyon mongs),佛教术语,除了一般所谓的俗事烦恼之外,佛教认为人心中所有会带来痛苦的负面情绪,以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都被总称为
  • 分司厅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坐落于北京东城区小经厂胡同与分司厅胡同交界处,故得名“分司厅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为北京市著名的乒乓球示范校。
  • 华世奎华世奎(1863年-1942年),字启臣,号璧臣,祖籍江苏无锡,世居于天津,中国书法家,天津“八大家”之一。1864年,华世奎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16岁时,中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19岁时中举人,自
  • 卓克华卓克华(1882年12月10日-1962年9月17日)又名卓凯华,本名莫勒斯旺·拉姆昌德拉·卓克(Moreswon RamChandra Cholkar),出生于印度浦那,印度医生、胸外科专家,曾为印度援华医疗队副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