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质理论
✍ dations ◷ 2025-11-27 20:21:38 #特质理论
在心理学中,特质理论是研究人类人格一个主要的方法。特质理论家主要的兴趣在于测量“特质”,这可定义为行为、思想和情绪的习惯性模式。特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相对稳定,个体之间是不同的(如有些人是外向,而另一些是内向的),并会影响行为。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是一位特质研究的早期先驱。在他的理论中,“核心特质”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是基本的,而“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是较为外围的。“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那些在一种文化内部和各种文化之间公认的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s)是其中那些使个体能被强烈辨识出来的特质。由于在奥尔波特的时代,特质理论家都更侧重于群体统计而不是单个的个人。奥尔波特将这两种分别称为“常规的”(nomothetic)和“独特的”(idiographic)。几乎有无限数量的潜在的特质可以用来描述人格。但是,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已经证明,特质的特定集群可靠地关联在一起。汉斯·艾森克建议,人格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特质。 其他研究人员认为,需要更多的因素,以充分描述人的人格。 目前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五个因素就足够了。在几乎所有的特质模型,甚至古希腊哲学中,都将外向性与内向性作为人格的一个核心特质。在几乎所有的模型里都能发现的另一个突出的特质是神经质(Neuroticism),或情绪不稳定性。
相关
- 菌毛线毛(拉丁语:fimbria,复数:fimbriae)是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附属物,比鞭毛细。通常直径3~10奈米,长度可达几微米。线毛可被细菌用于附着在物体表面上。一个细菌可以有上千条线毛
- 妊娠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神经病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带原者带原者指受到传染病的感染或带有隐性(recessive)遗传疾病的不正常基因,却不表现症状的人。即使不受到疾病或基因可感染到的影响,他们仍能够将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散播给其他个体
- 未来可能形成的超大陆(英语:supercontinent),一般定义为拥有一个以上陆核(continental core)或克拉通的大陆。以下为地质年代中曾出现与可能形成的超大陆,依照时间顺序排列:
- 奥林匹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运动和宗教性的庆典。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它一直在古希腊城市奥林匹亚举行,共293届。其中一个是珀罗普斯的故事。他是奥林匹亚的国王,也是以他
-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英语: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缩写为PNS),又称外周神经系统、周边神经系统、边缘神经系统或末稍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除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部分。脑
- 色盲色盲(英语:Color blindness),又称色觉辨认障碍(英语:Color vision deficiency),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
- 库施特语族库希特语族(Cushitic)又称作古实语族,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可以细分为约四个语支:“库希特”这名字源自《圣经
-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英语: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年3月20日-1990年8月18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汉纳,逝世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斯金纳是一位美国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