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糯米肠
✍ dations ◷ 2025-11-23 04:59:13 #糯米肠
糯米肠(台湾闽南语:秫米肠),或简称为米肠,是一种米类小吃,见于台湾、广东潮汕地区、朝鲜半岛等地,将调味后的糯米塞入洗净后的猪大肠,成为携带方便的糯米肠。台湾亦称为米肠、大肠等。维吾尔族与锡伯族人也喜欢糯米肠,但不一定用猪肠。在闽南或台湾,由于处理的过程,可能将米肠或香肠类食物的称呼为灌肠。糯米肠隶属于广义的香肠,内馅以糯米为主。生的长糯米经过浸泡后调味,成为糯米内馅。之后再将糯米内馅灌入处理过的猪大肠中。台湾闽南语,对糯米肠仍以台湾闽南语发音的“大肠”称之,多会加入花生或皇帝豆,然后再予以蒸熟,便可食用。早期一条糯米肠长度约为15至20公分,直径则在3.5公分至4.5公分之间,以秤重计。在90年代经济不景气时期,也曾出现过缩小版的小型糯米肠(长度约10公分,直径约3公分),而且为了降低成本,小型糯米肠里面没有加花生。糯米肠会先初步蒸过,食用前再调理一次,常见调理方式如下:潮汕的糯米肠会加入腊肉,先将猪大肠洗净,并用盐除去异味,然后腊肉粒、香菇粒、虾米、红葱头等爆香,再加上五香粉与糯米混和,填入大肠内,用绳或线扎紧两端。烹调法有煮和蒸。煮是用煮猪肉的水把酿好的猪肠煮熟,切件上桌,淋上潮式甜酱油。蒸是把酿好的猪肠放入蒸笼,以中小火蒸35~40分钟。韩语称为순대,以大肠的最末端做表皮,比起小肠来要厚。先将肠子在粗盐水中反复清洗去除腥味,把糯米煮熟后,放入猪血,再把调好味道的糯米和其他馅料如蘑菇、白菜、大蒜、大葱、辣椒、冬粉、洋葱等灌进猪肠中所做成,再切片。吃的时候沾特制的盐或虾酱。糯米肠在纳西语称为“麻补”,做法是把蒸到半熟的大米或糯米趁热拌上鲜猪血或蛋清以及各种香料,并灌入洗干净的猪大肠内封好口蒸熟即成。因制作的方法不同,用鲜血的叫黑麻补,用蛋清的叫白麻补。食用时需切成圆片,或用油煎炸,或用甑蒸热。
相关
- 50S亚基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超自然超自然(Supernatural)又称灵异现象,包含了超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即无科学根据而所谓在自然界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
- 品质保证品质保证(又称品质确认,英语:Quality Assurance,简称QA),是利用品质管理的方法,整合制造、设计与品管等品质活动之总体成绩,也指负责品质保证的职务和部门等。品质保证主要目的在于
- 卡图萨县卡图萨县(Catoosa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421平方公里,县治灵戈尔德。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3,282。卡图萨县成立于1853年12月5日。历史 | 经
- 色界色界(梵语:rūpa-dhātu),或称色界天,又称色地(rūpa-bhūmi),佛教术语,世界的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之一。据佛典说法,此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天人,仍保有色身(物质身),而已无欲乐,故
- N0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6(精神兴奋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美国环保署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英语: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缩写:EPA),简称美国环保署,是美国联邦政府一个独立行政机构,负责维护自然环境与保护人类健康不受环境危害及污染影响。EP
- 动物囤积症动物囤积症(英语:animal hoarding)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囤积了超过一般常见数量之动物,却没有能力安置照料这些动物。这种囤积症为虐待动物之行为,但更精确来说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病的
- 加拉帕戈斯板块加拉帕戈斯板块(Galapagos Microplate)是南美洲西岸海域的小型板块,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在纳斯卡板块、科科斯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个大型板块间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北面的更小型
- 斯蒂芬·金斯蒂芬·埃德温·金(英语:Stephen Edwin King,1947年9月21日-),美国畅销书作家,编写过剧本、专栏评论,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作品多产、屡获奖项。斯蒂芬·金作品销售超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