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库兴

✍ dations ◷ 2025-10-20 00:17:43 #哈维·库兴
哈维·威廉斯·库兴(Harvey Williams Cushing,1869年4月8日-1939年10月7日)是美国的神经外科名医、美国陆军退役军医上校。他是脑外科学的先驱、最早提出库兴氏症候群的学者,后世称之“现代神经外科之父”。库兴医师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他的祖先是17世纪前往美国麻塞诸塞州欣厄姆市的清教徒。他的父亲柯克·库兴是一位内科医师。哈维·库兴是家中十个孩子中的幺子。哈维·库兴于1891年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期间,他是秘密社群“卷轴钥匙”(Scroll and Key)以及“ΔΚΕ”(Delta Kappa Epsilon)的成员。他随后于哈佛医学院习医,并于1895年获得医学士学位。哈维·库兴在哈佛医学院的附属医院麻州总医院完成实习。接着前往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在外科名医威廉·史都华·豪斯泰德的指导下接受外科住院医师训练。库兴留学英国,曾在伯恩接受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指导、在利物浦接受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指导开脑手术。他在科赫尔医师旗下工作时,首次发表库兴反射描述血压与脑内压的变化关系。随后他回到巴尔的摩开始独立行医。时年32岁的他,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外科副教授,并全权负责中枢神经系统的手术病人。他利用时间发表无数关于脑和脊随手术的论文。在巴尔的摩时,他开发了以局部麻醉进行手术的方法,他描述局部麻醉应用于疝气手术的论文也使他在欧洲享有盛名。1911年,他受聘为麻州布莱根妇女医院的外科部主任。并于1912年起担任哈佛医学院的外科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兴曾随美国陆军医务队(英语:Medical Corps (United States Army))派驻法国,担任英国远征军(英语:British Expeditionary Force (World War I))附设美国陆军基地医院院长,官至上校。库兴是普利策奖得奖名作《威廉·欧斯勒爵士的一生》(Life of Sir William Osler)的作者(牛津大学出版社1925发行)。威廉·欧斯勒医师是库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恩师。当他退休后,曾于1933到1937年间担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斯特林教席。库兴于1939年10月7日,因心肌梗塞的并发症逝世于康乃狄克州的纽黑文市。葬于克里夫兰的湖景墓园。他死后捐出大体供解剖研究,报告发现他的第三脑室有胶质状囊肿。在二十世纪初,他开发了许多开颅的基础手术技术与原则。这些超时代的贡献奠定了他在此领域的泰斗地位。在他的影响之下,神经外科在外科学领域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学门。

相关

  •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英语:immunocyte),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 超级细菌抗生素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抗药性的一种形式,借此特性,一些微生物亚群体,通常是细菌种,能够在暴露于一或多种抗生素之下得以生存;对多种抗生素具抗药性的病原体被视为
  • 鸡皮疙瘩鸡皮疙瘩(粤语地区简称“起鸡皮”)是人类在感到寒冷或恐惧等其他刺激下,其皮肤上出现的类似于鸡皮的小疙瘩,这种现象是立毛肌的收缩活动引起的。当立毛肌收缩,皮肤表面的体毛便会
  •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692年,即万历四十七年-康熙三十一年),湖广衡阳县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清初大儒。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晚
  • 筝族乐器是东亚地区一类半筒状箱型齐特琴类(box zither)拨弦乐器,上有可移动的弦柱(或称雁柱),移动雁柱即可调校音高,包括有中国的古筝(中国筝)、日本的和筝、朝鲜的伽倻琴、越南的弹
  • 车臣人100车臣人(车臣语:Нохчий)是北高加索地区众多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现代,所谓的车臣人有多种划分方法:比如,按照所生活的地域,可分为山地车臣人和平原车臣人或者用组成车
  • 感热纸热敏纸是一种特种高级纸,使用一种化学原料涂抹在纸上,使得纸张可因受热而改变颜色,不需要使用墨水或油墨。热敏纸可以使用于热感打印机,且特别使用在廉价且重量轻的设备,像是传真
  • 北隆达省北隆达省位于安哥拉东北端,与南伦达省及马兰哲省等省份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相邻。
  • 咪达普利咪达普利(英语:Imidapril)商品名:达爽,是一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高血压药物,在1993年由日本田边制药研制并投入市场。咪达普利口服后,在体内转换成活性代谢物咪达普利拉(Imida
  • 焦点《焦点》(德语:Focus)是德国的新闻周刊。它的出版商是慕尼黑的布尔达出版社(Burda-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