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陆军部

✍ dations ◷ 2025-09-11 07:42:41 #英国陆军部

英国陆军部(英语:War Office)是从17世纪到1964年为止,英国政府中负责管理英国陆军的部门。1964年后其责任转交给英国国防部。

英国陆军部也是原陆军部所在的建筑的名称。它位于白厅和近卫骑兵大道的交接处,位于伦敦市中心。2013年8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该建筑。

英国陆军部是从英格兰王国国王和他的高级军事长官在战时所组成的战争委员会演化来的。一些其它早先的局,比如从15世纪开始设立的军械局合并入英国陆军部。它和负责英国皇家海军的海军本部和后来设立的监督英国皇家空军的英国空军部并立。一般认为它的设立是威廉·布拉斯瓦特的功劳,布拉斯瓦特于1684年被任命为战时部长后大大扩张了其部门的范围来处理陆军的日常管理。

1722年陆军部搬到白厅的骑兵楼之前,在伦敦数次搬家。它在骑兵楼待到1858年。19世纪后半叶它搬到蓓尔美尔的坎伯兰楼。最后搬进了专门为它建造的陆军部大楼,楼名在陆军部解散后仍继续沿用。

陆军部的首长本来是查理二世设立的英国陆军司令秘书,也称战时部长。虽然布拉斯瓦特有两任前任,但是一般来说人们把他看作是第一任陆军部部长。不过当时的陆军部是一个很小的部,其作用主要在于行政管理,而不是战略编制。当时制定战略的是北方部和南方部(今天的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和内政部的前身)。

从1704年到1855年,陆军部部长虽然偶尔进入内阁,但是他是一个二级部长。1794年战争部长这个高级部长级产生后许多战时部长的责任转给了战争部长。1855年战时部长和战争部长的职位合并,1863年战时部长被废除。从1801年至1854年战争部长也负责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部设立后这个责任移予该部。

克里米亚战争的悲惨结局导致英国于1855年把所有部门的责任综合到了内阁阁员的战争部长职下。但其不是唯一对陆军负责的人。司令至少在级别上和他是同等级别的。1870年爱德华·卡德韦的改革把司令改为战争部长的下属,但是实际上从1856年至1895年任职司令的、特别保守的乔治亲王依然保持了很大的影响力。他对改革的反抗使得英国的军事效益大大地落后于其竞争者。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这一点变得非常明显。

直到1904年司令职完全取消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陆军总参谋长,1908年该职被帝国总参谋长取代。按照海军本部的榜样设置了军队委员会,战争部长为其主席,设立帝国总参谋部来协助陆军管理。

由于陆军部内文官派和军官派的不断冲突,陆军部的管理始终不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H·H·阿斯奎思任命赫伯特·基奇纳,第一代基奇纳伯爵为陆军大臣,试图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基奇纳成为唯一的一名军人大臣。但是此举的结果很糟糕。在基奇纳任内帝国参谋部实际上被取消。其角色实际上由1902年设立、讨论广义国防事务的帝国防务委员会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陆军部的重要性大幅度降低,在两战之间其职员数量大量减少。1920年4月1日它有7434名平民职员,1930年4月1日其数量减少到3872名。其责任和资金也减少。1936年斯坦利·鲍德温任命了一名组织国防的大臣,其办公室不在陆军部。1940年温斯顿·丘吉尔任首相时,他干脆绕过陆军部并自我任命为国防大臣(虽然到1947年为止英国没有国防部)。

1945年克莱门特·艾德礼上台后继续这个方法。1947年他任命了一名专门的国防大臣。1964年今天的国防部建立,合并了陆军部、海军本部和空军部。

陆军部的记录收集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其编号为WO。

1906年到1964年废除期间,陆军部位于一座1906年建成的新巴洛克建筑里。建筑位于伦敦市中心,近卫骑兵大道连接白厅处。它共有七层楼,约1000间房间,楼里的走廊共长2.5英里。建筑用了五年建成,建造费用是对当时来说巨资的120万英镑。

为了尽量利用形状不规则的地面它呈梯形。其使用四个不同的圆顶用来作为装饰,掩盖建筑的形状。

1964年后该建筑由英国国防部使用,不对公众开放。2013年8月英国政府宣布该建筑将在开放市场上出售,目标在于达到一亿英镑的售价。它可能改造为一座旅馆。

坐标:51°30′20″N 0°07′33″W / 51.50556°N 0.12583°W / 51.50556; -0.12583

相关

  • 单一性伴侣单一性伴侣指在当前状态下,只与固定一人有性关系。即只有一个性伴侣。与多重性伴侣相对。一般来说,单配偶制是透过法律或道德约束的方式维持单一性伴侣。
  • 蒙古人逐一击破中亚(花剌子模) – 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 – 伏尔加保加利亚(萨马拉弯 – 比拉尔) – 安纳托利亚(克塞山) – 欧洲(立陶宛(英语:Mongol invasions of Lithuania) – 罗斯 – 波兰
  • 谢心澄谢心澄(195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常州,凝聚态物理学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取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讲席
  • 稻草人《稻草人》(英语:Strawman)是一部于1987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王童担任执导。此电影的主要内容以描述日治时期台湾农村人民生活作为背景,细腻描述台湾人遭遇,是“台湾近代三部曲”之
  • 罗马桥 (特里尔)罗马桥(德语:Die Römerbrücke,又称: Alte Moselbrücke)坐落在特里尔的摩泽尔河上,是德国最古老的桥。1986年起罗马桥和特里尔主教座堂、圣母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
  • 玉堂街道玉堂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销中兴镇、玉堂镇,设立玉堂街道,以原中兴镇和原玉堂镇所属行政区域为玉堂街道的行政区域
  • 库马盎专区库马盎专区(IAST:Kumāū~ maṇḍala;ISO:Kumāūm̐ maṇḍala),原名俱利摩安遮罗(天城体梵文:कुर्माञ्चल;Kurmāñcala),是印度北阿坎德邦下辖的两个专区之一,下辖6个县:比托
  • 李文安李文安(1801年-1855年),又名文玕,字式和,号玉川,别号愚荃。安徽合肥县(今属合肥市)人。清朝官员,清末重臣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榜名李文玕。任刑部主事,历官员
  • 独占交易在竞争法中,独占交易(Exclusive Dealing)是指批发商与零售商达成协议,令供应商不会供应相关商品或原材料予其他零售商。纵向合并(英语:Vertical Integration)(Vertical Integration)
  • 杨廷和《古圣贤像传略》之《杨文忠像》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 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朝中期重臣、内阁首辅。杨廷和早年登进士,入翰林,参与修撰《明宪宗实录》、《大明会典》。正德年间,进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明武宗后期担任内阁首辅,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与刘瑾、江彬等宦官宠臣势力对抗,并逐步清除武宗时期政弊。武宗驾崩后无嗣,杨廷和与内阁大臣依宗法《皇明祖训》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