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

✍ dations ◷ 2025-10-22 09:53:11 #1975年出生,在世人物,龚姓,贵阳人,中国女高音,中国音乐学院校友

龚琳娜(1975年8月1日-),贵州贵阳人,中国民族音乐女高音歌唱家,曾获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2010年因演唱歌曲《忐忑》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2012年12月始推出新歌《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

龚琳娜5岁登台演唱;7岁时,随“贵阳苗苗艺术团”在全国巡演;12岁,即代表“中国少儿艺术团”赴法国演出。

1992年,龚琳娜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随后升入中国音乐学院。邹文琴的教学方法开明,允许龚琳娜保持真声,还学唱各地戏曲, 大学期间她获得了文化部“民歌状元”称号。

1999年大学毕业后,龚琳娜考入中央民族乐团,任独唱演员。2001年,出版个人首张专辑《孔雀飞来》。该专辑曾获“中国广播新歌金奖”、“中华民歌广播大擂台十大金曲”、以及“中国民歌排行榜第一名”。

据龚琳娜个人的说法,2002年因为不愿甘当“晚会歌手”,“千人一声”的模式和套路,也无法忍受国内音乐界浓重的假唱氛围,而离开中国前往欧洲发展。。此后,居住在德国的龚琳娜时常活跃在欧洲世界音乐的舞台之中。2002年至2008年,她与丈夫、对中国音乐颇有研究的音乐制作人、作曲家、德国人老锣合作,录制了《五行—琉璃光》(2004)、《走生命的路》(2005)、《静夜思》(2006)、《走西口》(2008)和《弦歌清韵》(2009)等五张唱片唱片。 在欧洲期间,龚琳娜曾受德国“TFF RUDOLSTADT”音乐节、芬兰民族音乐节、法国世界音乐节、比利时欧罗巴艺术节等国际音乐节邀请,举办过数场独唱音乐会。2009年,获得了欧洲“聆听世界音乐”最佳演唱大奖。评审会评价她是中国新艺术声乐的开拓者。

《忐忑》,是龚琳娜个人第四张专辑《静夜思》中的一首原生态歌曲。她在“2010年北京新春音乐会”上演唱该曲的视频,在同年5月被网友上传到人人网。视频中无歌词的咿呀演唱,和龚琳娜演唱时夸张投入的表情,使得它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并被网友封为“神曲”。 在此后的数月间,歌曲的视频被播放了不下10万次,还有无数网友、甚至一些名人争相学习和模仿。

凭借着歌曲《忐忑》,龚琳娜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一时间武汉、天津邀请他开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湖南卫视、山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邀请她出席演唱会。2010年10月,阔别中国8年的龚琳娜举家回国定居。

2012年至2013年新旧岁交替龚琳娜在跨年晚会的一首“神曲”《法海你不懂爱》,所出新歌因歌词及表演被指戏谑佛教,遭佛教界严正抗议及要求致歉,被称为法海事件。

2013年夏,龚琳娜参加音乐类节目《全能星战》。第一场演唱摇滚版的邓丽君、王菲名曲《明月几时有》受到热议和关注。 而在后几场中,龚琳娜依次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玛丽莲·梦露经典曲目《I Want Be Loved By You》、戏曲串烧《忐忑》、王菲《致青春》、周杰伦《双截棍》等曲目,直到2013年11月22日的节目中演唱原创作品《山中问答》和周杰伦《迷迭香》后遗憾淘汰。其中,《小河淌水》和戏曲串烧《忐忑》获得较大的关注与很多好评。

龚琳娜与最初来中国学习古琴的德国音乐人老锣(Robert Zollitsch,1966年4月9日-)于2004年2月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

自2001年龚琳娜发行了其个人首张专辑以来,目前已出版了七张专辑(统计截至2017年11月)。

相关

  • 英式英语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简写:BrE、BE、en-GB),又称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人的英语口音及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所有英国人认同英
  • 迪德夫拉雷吉德夫(或名拉迪耶迪夫,Radjedef;约公元前2528年-约公元前2520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是胡夫的儿子,卡夫拉的同父异母兄弟。一般人认为他因谋杀了他的哥哥卡瓦布,原来的王位
  • 硝普钠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简称SNP,又称亚硝基铁氰化钠(Sodium Nitroferricyanide),为强效血管扩张剂,可以用来降低血压。可于高血压急症(英语:Hypertensive_emergency)时用作降血
  • 利贝昆氏腺利贝昆氏腺是位于十二指肠壁和空肠壁的一种外分泌腺,在不同的位置,其功能不尽相同。
  • 普适计算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ubicomp)、pervasive computing),又称普存计算、普及计算、遍布式计算、泛在计算,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概念,其中的“计算”可以随时随地
  • 亨利·爱德华·阿姆斯特朗亨利·爱德华·阿姆斯特朗(英语:Henry Edward Armstrong,1848年5月6日-1937年7月13日),英国化学家。阿姆斯特朗在萘衍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都十分活跃,但他最为人所知的还是他有关科
  • 皮埃特罗·本博皮埃特罗·本博(意大利语:Pietro Bembo,1470年-1547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他出生于威尼斯,从事诗歌创作和文论写作,曾经参与16世纪初期语言之争,他建议将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托斯卡
  • 阿赫蒂·卡尔亚莱宁阿赫蒂·卡勒·萨穆里·卡尔亚莱宁(芬兰语:Ahti Kalle Samuli Karjalainen,1923年2月10日-1990年9月7日),芬兰政治家。农民同盟(后为中间党)成员,两次担任芬兰总理(1962-1963、1970-19
  • 阿尔贝·萨曼阿尔贝·萨曼(法语:Albert Samain, 1858年4月3日-1900年8月18日),法国象征派诗人。萨曼出生于里尔的一个佛拉芒家庭,父母是酒商。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他被迫辍学以
  • 浅羽金三郎浅羽 金三郎(平假名:あさば きんざぶろう、生年不详 - 1904年9月18日)为日本海军军人。最终阶级为海军大佐。功三级。日俄战争时,担任巡洋舰“平远舰”舰长,后随舰共亡。旧幕臣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