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STAR
✍ dations ◷ 2025-04-25 10:30:51 #KSTAR
KSTAR(Korea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Advanced Research)是韩国大田研究基地国家聚变研究所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被称为“韩国太阳”,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的一部分。KSTAR是世界上首一个采用新型超导磁体(Nb3Sn)材料产生磁场的全超导聚变装置,磁场强度是使用铌钛系统核聚变装置的3倍多。核聚变相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大,而且放射性污染几乎为零,其原料可以直接取于海水,是理想的能源方式。KSTAR的成功为韩国的利用核聚变发电奠定了基石。韩国计划在以后30年左右开始利用核聚变发电。在2012年,它成功地维持高温等离子体(约5000万摄氏度)17秒。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小规模的实验室等离子实验。70年代晚期,韩国大学先后建造了SNUT79、KAIST、 KT 1、HANBIT等托卡马克装置。1995年,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TARA串级磁镜,建造并安装了中型装置HANBIT。KSTAR由韩国政府1995年投资3090亿韩圆(25亿人民币)建造,2007年9月14日竣工,2008年投入运行并成功产生初始等离子体。2009年12月,KSTAR在1000万摄氏度的温度下成功获得了电流为320千安的等离子体放电,持续时间约3.6秒。2010年11月8日,KSTAR提前一年首次成功实现了等离子体约束状态的H模式。这是世界首次用超导热核实验装置实现H模式,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的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012年11月,KSTAR成功验证了ITER CODAC(Control, Data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对托卡马克实施控制的能力,证明ITER CODAC适用于托卡马克设备控制,CODAC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KSTAR由内室部件、真空室、热屏蔽、超导磁体系统、低温恒温器和辅助系统组成。真空室是双层壁结构,外形呈D形。超导磁体系统包括16个环向场(TF)线圈和6对极向场(PF)线圈,具有强变形的等离子体横截面和双零偏滤器。等离子体加热和电流驱动系统包括可以用于灵活剖面控制的中性束、离子回旋波、低杂波和电子回旋波。等离子体控制和特性计算采用了全套诊断设备计划,以增加科研人员对物理学的了解。
相关
- 日本汉方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日本汉方医学,是日本的传统医学之一,其
- 样品样品或样本,可以指:
- 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英语: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这是古希腊青铜器时代
- 8人类的8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含有大约155百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4.5%到5%。该染色体有两条臂,分别命名为8p和8q。其
- 光谱学光谱学(英语:Spectroscopy)是研究物质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声或粒子来研究物质的方法。光谱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历史上,光谱学指用可见光来对物
- 病变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米氮平米氮平(英语:Mirtazapine),商品名为乐活忧(港台)/瑞美隆(中国大陆)(Remeron),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 (NaSSA) ,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米氮平也经常被用作抗焦虑
- 46Brodmann 46区(简称BA46)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BA46在后侧毗邻Brodmann 45区,在前侧毗邻Brodmann 10区。它的背侧与Brodmann 9区相邻。在人类,其位置大约包括额
- 细胞迁移细胞迁移,与细胞移动同义,与细胞运动义近,指的是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浓度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移动过程中,细胞不断重复着向前方伸出突触/伪足,然后牵拉后方
- 罗曼式风格罗曼式建筑(英语: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译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征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征的哥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