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犀牛

✍ dations ◷ 2025-05-16 06:31:39 #白犀牛
白犀(学名:Ceratotherium simum),又名白犀牛、方吻犀,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之一。有 北白犀 和 南白犀 两个亚种,分别栖息于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草原。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英语:Sudan (rhinoceros))”去世,目前仍确认存活的北白犀仅剩“Fatu”与“Najin”两头雌性,生活在肯尼亚的 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南白犀现有约两万头,是数量最多的犀牛。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白犀是陆地上体型第四大的动物,仅次于三种大象,与印度犀相当(印度犀更高而白犀更长)。北白犀重 1.4-1.6 吨,南白犀重 1.5-2.4 吨。角长可达 1.5 米。白犀牛并不好斗,但受威胁时还是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为食。一天中一半时间用于进食,三分之一的时间休息,剩下的时间则做其他的事情。和其他犀牛一样,它们也喜欢呆在泥浆中,以降低身体的温度。白犀以群居为主,它们会组成最多可达14头犀牛的群体,其中主要是母犀牛,未成年的公白犀会聚集在一起,跟着一头成年母白犀生活,公白犀则基本是独居,以粪便和尿液划分领域。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白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孕期约为16-18个月。每胎一子,出生时重量约为40-65公斤。断奶期为两个月到一年,出生后2-3年是比较不稳定的时间段。母白犀的性成熟期为4-5年,公白犀则需要10-12年。白犀的平均寿命一般为40-50年。

相关

  • 神经肌肉阻滞药神经肌肉阻滞药(Neuromuscular-blocking drugs)是可以阻滞神经肌肉接点神经传导的药物,会造成骨骼肌的瘫痪。可以透过在突触前(英语:Presynaptic)作用,抑制乙酰胆碱(ACh)的合成或是释
  • 矢量力学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宏观世界和低速状态下,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在物理学里,经典力学是最早被接受为力学的一个基本纲领。经典力
  • 贤者之石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或神话中的物质,其形态可能为石头(固体)、粉末或液体。它被认为能将卑金属变成黄金,或制造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万能药,又或者医治百病
  • 华丽细尾鹩莺壮丽细尾鹩莺(学名:Malurus cyaneus),又名华丽细尾鹩莺,是细尾鹩莺科的一种雀,分布在澳洲东南部。它们是留鸟及地盘性的,且有高度的两性异形:雄雀繁殖时前额、耳底、上背及尾巴呈鲜
  • 梅 宏梅宏(1963年5月-),生于贵州余庆,原籍重庆,中国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1984和1987年分别于南京航空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从北京大学博
  • 鞑靼鞑靼是明朝对北元灭亡后,由也速迭儿开始,达延汗统一的东部蒙古的泛称,也称蒙古本部,与西部蒙古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喀喇沁)、鄂尔多斯、阿速等部。鞑靼是明朝所
  • 利奥波德·莫扎特约翰·格奥尔格·利奥波德·莫扎特(德语: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19年11月14日-1787年5月28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奥格斯堡帝国自由城市(今德国),在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
  • 赫雷罗人赫雷罗人,是一个居住在非洲南部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纳米比亚,其余部分生活位于博茨瓦纳和安哥拉。2013年纳米比亚估计有250,000名赫雷罗人。他们的语言是赫雷罗
  • 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业活动的地理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领域内发展最早的分支学科之一。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贸易,就开始有关于商业方面的零星地理文字记载
  • 巴林中央银行坐标:26°14′35″N 50°35′13″E / 26.243098°N 50.586944°E / 26.243098; 50.586944巴林中央银行(英语:Central Bank of Bahrain,简称CBB),系巴林王国之中央银行,设立于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