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氦核作用
✍ dations ◷ 2025-07-18 11:00:46 #氦核作用
氦核作用 (或α作用、α反应)是两种核聚变的类型之一,能将恒星的氦转换成重元素,另一种即是3氦过程(3α反应)。
当3氦反应进行时只需要氦的参与,而一旦有一些碳产生,能消耗氦的其他反应也会发生:反应的过程是:氦-4 → 铍-8 → 碳-12 → 氧-16 → 氖-20 → 镁-24 → 硅–28 → 硫–32 → 氩–36 → 钙–40 → 钛–44 → 铬–48 → 铁–52 → 镍–56其中从氦-4开始到硅-28的反应过程叫氦聚变,从硅-28开始至镍-56的反应过程叫硅燃烧过程。所有这些反应在恒星内部发生的比率都不高,因此对于能量的贡献并不大;比氖(原子量 > 10)重的元素,由于库仑障壁的增加,因此不太容易产生。所谓的α作用元素 (或α元素)是质量为氦核(α粒子)整数倍的同位素,它们的丰度是最高的。α元素的原子序数≤ 28:He、Be、C、O、Ne、Mg、Si、S、Ar、Ca、Ti、Cr、Fe、Ni。它们在II型超新星的硅融合过程中经由α捕获而形成,镍-56是大质量恒星以核聚变能产生的最后一种元素。硅和钙是纯粹的α作用元素,镁可以由氢核捕获的燃烧过程中产生。至于氧,有些人认为是α作用元素,但也有人认为不是,在金属量低的第二星族星中,氧确实是α作用元素;其他的在第二型超新星中产生的α作用元素,它们增加的质量都和氦的质量有很好的关联性。有时候碳和氮也会被视为α作用元素,因为它们是经由α捕获所形成的元素。在恒星内的α作用元素丰度通常都以对数的形式来表达:此处
N
α
{displaystyle N_{alpha }}
和
N
F
e
{displaystyle N_{Fe}}
分别是每单位体积内α作用元素和铁原子的数量。理论的星系演化模型预测在宇宙的早期,相对于铁有更多的α作用元素。第二型超新星主要合成的元素是氧和α作用元素(氖、镁、硅、硫、氩、钙和钛),而Ia超新星在铁峰顶产生元素(V、Cr、Mn、Fe、Co和Ni)。The Age, Metallicity and Alpha-Element Abundance of Galactic Globular Clusters from Single Stellar Population Models
相关
- 展青霉素ClairforminClaviformExpansineClavacinClavatinExpansinGigantinLeucopinPatuline展青霉素(英语:Patulin)是一种有毒的真菌代谢产物,它是一种神经毒物,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很多
- β2微球蛋白1A1M, 1A1N, 1A1O, 1A6Z, 1A9B, 1A9E, 1AGB, 1AGC, 1AGD, 1AGE, 1AGF, 1AKJ, 1AO7, 1B0G, 1B0R, 1BD2, 1C16, 1CE6, 1CG9, 1DE4, 1DUY, 1DUZ, 1E27, 1E28, 1EEY, 1EEZ, 1EFX
- 毛细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髋骨髋骨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分为髂骨、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
- 爱德华氏症候群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爱德华氏综合征(亦称18-三体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疾病,是(所
- 话语卷轴话语卷轴(speech scroll),又称语音卷轴、飘旗(banderole)或经符(phylactery),是艺术史上一种通常用来表示人物语音的绘画形式。有时候也用来表示其他种类的音响,如歌曲。话语卷轴曾出
- 老后老年(英语:old age),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
- 沃尔顿·李拉海克拉伦斯·沃尔顿·“沃尔特”·李拉海(英语:Clarence Walton "Walt" Lillehei,1918年10月23日-1999年7月5日),美国外科医生,心内直视手术的先驱开创者之一,被称作“心内直视手术之
- 英国人英国人(British people)是指持有英国国籍的人或英国公民。 不列颠人(Britons)最初是指原居于不列颠群岛的凯尔特人,后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所使用而转为大不列颠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 颠茄颠茄(学名:Atropa belladonna)是一种茄科草本植物。原产于西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移植到北非、西亚、北美等地,中国也有引进栽培。原产地为山地背阴潮湿地带,在富含石灰质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