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兵制
✍ dations ◷ 2025-10-21 23:01:39 #世兵制
世兵制为魏晋南北朝通行的一种强制部分国民世代当兵的制度,世兵制亦称为军户制或士家制。创立于三国时期,盛于西晋,在东晋南朝时逐渐衰弱,北朝后期,世兵制逐渐为府兵制所取代。所谓的世兵制,意旨将士兵全家从普通百姓身份中抽取出来,且担任士兵的人终身为兵。世兵制的士兵会被强制脱离民籍,改为军籍,其家人也需改为军籍,若士兵死亡,其妻子家产皆会分配至士家。春秋初期可被视为世兵制的萌芽期,齐国管仲要求士农阶级的人,平时务农习武,战争时出兵打仗,而国家会赠与这些人土地做为俸禄。三国时期战争量较大,士兵需求日增,但土地非荒废,便是被地主大量兼并。如此的情况下,需有一个募兵制度,来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恢复发展生产,三国曹魏变实施了“世兵制”,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不准更改。西晋时期延续了三国曹魏的世兵制,并加以完善。西晋武帝伐吴时,除了17岁以上的男丁为士兵,12、13岁或15、16岁的男丁,有时也会被强制入伍,有时甚至发奴为兵,以补世兵之不足。东晋时期由于长时间的内战,导致军役劳役负担庞大,世兵大量逃亡,世兵制便开始走向衰亡。北魏基本上实施世兵制,原先多以鲜卑部族兵为编入军户的主要来源,但随着鲜卑族日益加深的封建化,归附的士兵,甚至叛逃者、罪人及其家属被强制编入军户,军户的社会地位因此日趋下降,军户要免除军籍为民,必须经皇帝诏书允许。元朝,凡是列为军籍的家户就是军户,世代服兵役。军户的家人、财产皆注明在军籍中,并加盖官印,没有“还为民户”的命令便不得更改。在明朝,则是沿用元朝的军民分籍制(世兵制的另一种称呼),军户由卫所分别管理,并随营屯戍。清朝,鸦片战争爆发后,八旗、绿营兵制败坏,招寡士兵不再世袭,中国历史上辗转实行的世兵制(军户制)也走到了尽头。世兵制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创造,是在天下残破、户又锐减、征募都难以规模实行的困难条件下诞生的新制度。士家当兵是世袭职业,作战经验丰富,作战技能提高,有较强的战斗力。世兵制通过以众将部曲的家属为人质,加强了对众将的控制,抑制了军中豪强拥兵割据的倾向,保证了军队的集中统一,对于结束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鼎立和全国统一,起了一定作用。但世兵制逐渐全面边缘化,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失去了应该有的合理定位,世兵制在接下来的漫长帝制社会中不但没有随着朝代更替而有过多的改变,还从法规制度层面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因此,世兵制军人地位实现机制,是造成我国传统社会中军人相对地位较低、生活穷困的重要制度渊源。http://www.twwiki.com/wiki/%E4%B8%96%E5%85%B5%E5%88%B6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70361.aspx
相关
- 桥脑脑桥(拉丁语: Pons)是人和两足动物小脑腹面的特有构造。脑桥在延髓的上方和小脑前方,它位于延髓与中脑的大脑脚之间,前后缘有横沟为界;外形呈白色弓状的横隆凸;内部有大量的横走的
- 深圳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医学部成立于2008年12月。医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大学医学中心、医学人文中心、校医院等。
- 维蒂希反应维蒂希反应(Wittig反应)是醛或酮与三苯基磷
- 二二第八第十埃及第二十二王朝是古埃及第三中间时期的一个王朝,其法老都来自布巴斯提斯这座城市,因此又被称为布巴斯提斯王朝。第二十二王朝与第二十一王朝、第二十三王朝、第二十
- 南高加索地区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又称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大约指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所在地区。外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1
- 法裔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法语:Canadien français,英语:French Canadian,加拿大英语及法语也使用Canadien)一般指十七和十八世纪到达新法兰西的法国殖民者的后代。现今,法裔加拿大人构成加拿
- 西番莲果西番莲(学名:Passiflora edulis),又名百香果、热情果、鸡蛋果,产于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原产于巴西,巴拉圭,1610年间传入欧洲,当时西班牙传教士发现其花的形状极似基督之十字架
- 孝淑睿皇后孝淑睿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ᠨᡝᠮᡤᡳᠶᠠᠨ ᠰᡠᠩᡤᡳᠶᡝᠨ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 nemgiyan sunggiyen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nemgiyan su
- 心理依赖心理依赖(英语:Psychological dependence),亦称精神依赖,指的是在停药、停止某项活动时因情感产生的依赖导致的戒断症状(如烦躁、失乐、焦虑等)。心理依赖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成瘾症状
- 光电子光电效应(英语:Photoelectric Effect)是指光束照射物体时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物理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1060-1063:1240-12461887年,德国物理学者海因里希·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