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静

✍ dations ◷ 2025-07-26 20:48:58 #406年出生,477年逝世,南北朝道士,吴兴人,陆姓

陆修静(406年-477年),字元德,谥号简寂先生,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出身士族,著名天师道道士。

陆修静幼习儒术,早年就弃家,入云梦山修道,后来游历名山,“冥搜潜衡、熊湘,暨九嶷、罗浮,西至巫峡、峨眉”遍访仙踪,收集道书。

元嘉年间(424年-452年)宋文帝刘义隆闻其名,请他讲经说法。太后王氏更是执门徒之礼。后因避太初之乱南游。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年)在庐山东南瀑布岩下建道观(后称“简寂观”)隐居修道。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年)被皇帝召到建康,在北郊天印山筑“崇虚馆”住下。陆修静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并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

陆修静是天师道道士,自称“三洞弟子”,在宋齐两代“祖述三张、弘衍二葛”。他弘扬灵宝经道法,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又曾整理和传授上清经,因而受元代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其门徒孙游岳为上清派的代表人物陶弘景之师。

元徽五年(477年)卒于建康,其弟子奉葬于庐山。谥曰简寂先生。诏其庐山旧居曰简寂观。北宋宣和年间,封为丹元真人。

陆修静著作丰厚,但亡佚甚多,少部分存于《正统道藏》中,如《陆先生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等,某些著作则散见于《无上黄箓大斋成立仪》等科仪书中。

陆修静见当时传世之《灵宝经》,真伪混淆,颠倒舛错,遂考校其篇目卷次,于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撰成《灵宝经目》。

又在泰始七年(471年)上呈《三洞经书目录》,该书着录南朝初期江南流行的三批道经群:“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文,这是道教史上第一部道藏目录学著作。

陆修静主张“斋直是求道之本”,创设道教的斋醮科仪。他据灵宝经中所载科仪,建立传授符箓的仪轨范本,使后世可为依循,被奉为“科教三师”之首。

此外,陆修静撰写《道门科略》作为革新天师道的措施。反对当时淫祀之风,主张维护天师正教,遵守清约。又禁止道官自行署职,要依功受箓,恢复天师道按级晋升的制度。并提出要整顿天师道的组织系统,健全“三会”和“宅录”制度,加强对道民的户籍管理。

相关

  • 后转录修饰转录后修饰(RNA修饰,或称修饰RNA)是真核细胞中,将初级转录RNA转化为成熟RNA的加工过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前mRNA转化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发生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前。这
  • 评剧评剧发源于中国唐山一带,特点是念白和唱词口语化,非常容易听懂,因此很受观众的欢迎。1910年代,成兆才将说唱曲艺艺术莲花落结合蹦蹦戏,并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的一些表演方式和音乐
  • 狐(学名:Vulpes),常俗称狐狸,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目前人工主要饲养的有银狐,为赤狐的一个亚种。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毛长,耳尖,腿相对较短,吻独狭长,似体型中
  • 释奠典礼释奠佾舞简称佾舞,又称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佾舞。依不同编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释奠典礼的祭礼中所表演的舞蹈, 是东亚世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南朝
  • 罗西尼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意大利语: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年2月29日-1868年11月13日),意大利作曲家,他生前创作了39部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和室内乐。罗西尼的父母都是音乐
  • 博尔济吉特氏寿康太妃(1599-1665年),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显示她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卜图哈萨尔的后裔。科尔沁左翼前旗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纳穆赛之孙女。清太祖之
  • 米罗斯拉瓦乡 (雅西县)坐标:47°09′N 27°31′E / 47.150°N 27.517°E / 47.150; 27.517米罗斯拉瓦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Miroslava, Iași),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东北部,由雅西县负责管辖,面积83
  • 阿尔泽比塔·巴索娃阿尔泽比塔·巴索娃(捷克语:Alžběta Bášová,1993年10月22日-),捷克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3年8月,阿尔泽比塔·巴索娃参加中国广州举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与雅各布·比特曼出战
  • 潘鸿鼎潘鸿鼎(1865年-1913年),字铸禹,江苏宝山县人。清朝政治人物。潘光旦之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进士馆优等法政毕
  • 樊臣樊臣(?-?),字以忠,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江西乡试第六十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七名,登第二甲第七十三名进士。曾祖樊仕贯,赠礼部郎中;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