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一月事件

✍ dations ◷ 2025-10-21 15:00:06 #拉脱维亚一月事件
路障事件(拉脱维亚语:Barikādes)指的是1991年1月13日至27日期间拉脱维亚独立运动人士与苏联军队对抗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此次事件的得名于拉脱维亚人在各处设置的路障。翌年前,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通过了《重建独立的拉脱维亚共和国(英语:On the Resto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Latvia)》这一法案,并预料到苏联军队会试图用武力重新控制拉脱维亚。在1月初苏联的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袭击里加以后,拉脱维亚政府号召人民建立路障来保护可能被攻击的目标(主要在首都里加以及附近的Ulbroka、库尔迪加和利耶帕亚。六人在后来的冲突中被杀,数人因苏联特别用途机动单位枪击或殴打而受伤。: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阿努阿尔别克·阿利姆扎诺夫(俄语:Алимжанов, Ануарбек Турлыбекович) ·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 ·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 · 根纳季·布尔布利斯(英语:Gennady Burbulis):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 维托尔德·帕夫洛维奇·福金: 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 · 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英语:Vyacheslav Kebich)

相关

  • 平流层平流层(英语:Stratosphere),旧称同温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上
  • 莫里斯莫里斯或莫瑞斯可以指:
  • 冷泉港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缩写CSHL),又译为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是一个非营利的私人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位于美国纽约州长岛上的冷泉港,此机构的研究对象包
  • 柴可夫斯基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语: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作品有民族乐派特征,但仍以浪漫风格为基准。其风
  • 加龙河加龙河(法语: Garonne)又译加伦河、加隆河,是位于欧洲西南部,穿越法国和西班牙的一条河流,是法国五大河流之一。加龙河的法语名称Garonne的古代写法是“Garumna”,这个词包含两个
  • 梅尔罗斯梅尔罗斯(英语:Melrose)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的一座城市,属于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一部分。2010年时的人口为26,983人。市名“梅尔罗斯”来自苏格兰的梅尔罗斯市。梅
  • apoptosis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集体集体智能(英语:collective intelligence),也称集体智能、群智等称,此术语中intelligence即为智力、智能。(注意,有几个英文单词都有“群”的含义,当前大陆科技论文中,一般“群体智能
  • 日置益日置益(1861年12月21日-1926年10月22日)日本伊势国(三重县)人,日本明治、大正时期外交官。日置益于文久元年十一月二十日(1861年12月21日)生于日本伊势国(三重县)。明治21年(1888年)从东
  • 蜀语蜀语,又称为巴蜀语、蜀方言,是西汉至元代流行于巴蜀地区(现中国四川省及重庆市一带)的主要语言,是古汉语的分支之一。由于明初与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使巴蜀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