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

✍ dations ◷ 2025-09-18 20:53:53 #儒家,中国哲学,思想史,天人关系

天人感应学说是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依据,同时也是儒生集团制衡君主的一个思想工具。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洪范》。《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董仲舒在这个理论基础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作为非人格、类似宇宙根本法则,天意会具体显示于种种自然现象中:204。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天”所决定的。而人的生理构造,思想、感情、道德品质也是“天”按照自己的特点塑造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的。

进一步,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的代表,受命于天。当天子行王道、施善政时,自然就会表现得风调雨顺,四季分明,一切变化顺畅:204。尤其是当新天子诞生或好天子出现时,天会显现龙凤麒麟等想像中动物等祥瑞来表示嘉许:204。天现祥瑞是在表彰帝王;灾异则是谴责之意,而施政过失是产生灾异之根本原因。当天子背离王道施行恶政时,天就会以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示警,进而予以惩戒:204。中国天人感应说独特于其结合五行思想:204。

一旦出现灾情,如地震或久旱不雨,皇帝必须发表“罪己诏”,自称无才无德,要避殿、减膳、罪己、求言,或赦免罪犯,诏求直言无隐,以补过失。

中国学者萧瀚统计显示,汉朝15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其中汉宣帝下罪己诏8次,汉元帝13次,汉成帝12次。

萧瀚根据《二十五史》进行的统计显示,共有79位皇帝下过罪己诏。例如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六月,发生日蚀,曹丕下诏罪己。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闰九月,有大雷。丙申,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大旱,皇帝命令相关单位祈雨,宰相等高官上表待罪。又召翰林学士党怀英起草“罪己诏”。北宋末年,金兵兵临城下,宋徽宗也发过“罪己诏”:“言路蔽塞,谄谀日闻,佞幸专权,贪官得志。赋税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

胡适认为天人感应此套理论是源自墨家中的“天志论”。

相关

  • 军夫军夫或者军伕可以指:
  • 四氟化铀四氟化铀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UF4。有放射性。可溶于草酸铵溶液,在盐酸或硝酸中溶解性较差。四氟化铀的化学性质并不活泼,在800℃才能和氧反应:它在高温下水解:此外,它和氯无
  • 阿凡达2《阿凡达2》(英语:)是一部预计于2021年上映的美国史诗式科幻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制片和编剧。本片为2009年电影《阿凡达》的续集,由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斯蒂
  • 阿敏塔斯一世阿敏塔斯一世 (希腊语:Ἀμύντας Aʹ,约前540年-前498年)为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乃阿尔塞塔斯一世之子。他与一名唤作欧律狄刻(Eurydice)结婚并育有儿子亚历山大。 阿敏塔斯为波斯
  • 上川阳子上川阳子(日语:上川 陽子/かみかわ ようこ ,1953年3月1日-),日本女性政治家,自由民主党党员。出身于静冈县静冈市。众议院议员(当选5期),在自民党内属于宏池会(岸田派)。她曾历任第三次
  • 希拉库德希拉库德(Hirakud),是印度奥里萨邦Sambal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639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6397人,其中男性13752人,女性12645人;0—6岁人口3159人,其中男1597人,女1562人;识字
  • 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版)《安提戈涅》(古希腊语:Ἀντιγόνη)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该剧在剧情上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但是
  • 宗璞宗璞(1928年7月26日-),原名冯锺璞,女,祖籍河南,生于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宗璞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为《野葫芦引》前两部(《南渡记》、《东
  • 车恩泽车恩泽(韩语:차은택,1969年12月16日-),韩国导演,被称为“鬼才导演”、“文化界皇太子”。因卷入崔顺实事件而被捕,并被检方起诉。车恩泽于1997年出道,此后转入幕后,以MTV导演的身份逐
  • 桓伟桓伟(?-?),字幼道,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大司马桓温之五子。桓熙、桓济、桓歆、桓祎之弟,桓玄之兄。桓伟性格平厚笃实,在藩国中深受士人和庶民所敬重。后来任使持节、都督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