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11-22 08:23:08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车臣汗部车臣汗部(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郭显德郭显德 (Hunter Corbett,1835年12月8日-1920年1月7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在中国山东度过了56年,步行千里,下乡布道与苦力贫民同眠共食,又广行善事。一生施
  • 凯洱凯洱(1980年-),本名Karl Dominik,他在中国,一个会说中文的外国演员。凯洱生于波兰,居住过很多的地方,英国伦敦,伯灵顿,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悉尼,日本筑波,东京,美国洛杉矶,中国上
  • 人巨细胞病毒人巨细胞病毒(英语: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或称人类疱疹病毒第五型(英语:Human betaherpesvirus 5,HHV-5),属于β疱疹病毒亚科,是巨细胞病毒(CMV)中以人类为宿主的一种DNA病毒。HCM
  • 黄煦黄煦,江西省南丰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同治四年(1865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光绪十四年八月初一(1888年9月6日),由湖广道监察御使调任广西学政。
  • 阿帕里西奥·门德斯阿帕里西奥·门德斯·曼弗雷迪尼(Aparicio Méndez Manfredini,1904年8月24日-1988年6月24日),乌拉圭律师、法学家、政治家,1976年至1981年间担任乌拉圭总统。门德斯出生北部城市
  • 两因素情绪理论两因素情绪理论沙赫特与辛格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即情绪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与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个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
  • 蒋阿炳蒋霭秉(1933年-),又名蒋阿炳,京剧琴师、作曲家,移民英国伦敦前是中国上海京剧院艺术系列正高级职称的一级演员,现在是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市戏曲学校毕,专业是京剧音乐,特别是
  • 径山法钦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 径山法钦禅师(714年-792年),俗姓朱。唐代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禅宗大
  • APLAPL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