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04-03 11:04:58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美国黑人非裔美国人 42,020,743其他美国黑人列表(英语:Afro-American peoples of the Americas) 美洲裔利比里亚人 · 塞拉利昂克里奥尔人 Black Nova Scotians(英语:Black Nova Scotia
  • 朱生豪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学名
  • 卡斯泰克章克申卡斯泰克章克申(英语:Castaic Junctio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卡斯泰克章克申的座标为34°26′35″N 118°36′39″W / 3
  • 陈官俊陈官俊(18世纪?-1849年),字伟堂,山东潍县人。清朝官员。嘉庆十三年(1808年)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赞善。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入直上书房。宦海沉浮多年。道光十九年(1839
  • 亚历山大·恰亚诺夫亚历山大·恰亚诺夫(А.В.Чаянов,1888年-1937年),苏联经济学家,“组织—生产”学派主要理论家。生于莫斯科。1905年起成为民粹派思想家,加入社会革命党。十月革命后支持苏维埃
  • 循环再造标志循环再造标志(Unicode码为 ♲ 或 U+2672)是国际上普遍通用的标志,标示出物料为循环再造。图案为三个互相承接的箭头组成的莫比乌斯带。在1969年和1970年初,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 斯哈哈巴德阿奇奇斯哈哈巴德阿奇奇(Shahabad ACC),是印度卡纳塔克邦Gulbarg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97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974人,其中男性3626人,女性3348人;0—6岁人口605人,其中男333人,女27
  • 敦克尔克狂欢节敦克尔刻狂欢节(法文:Carnaval de Dunkerque)是一个位在法国诺尔省敦克尔克的嘉年华活动,由敦克尔克以及周围的几个小城市共同组成,通常为期一至二周。最早的敦克尔克狂欢节于167
  • 滨崎博嗣滨崎博嗣(1959年12月30日-),日本动画导演、动画师、作画监督、人物设计师、演出家。福冈县出身,血型为A型。福冈县立西福冈高级中学毕业。毕业后,加入了龙之子Production辖下的研
  • 汝南公主墓志《汝南公主墓志》,中国著名书法文物,相传此帖为初唐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作,现藏上海博物馆。全帖为纸本,纵25.9厘米,横38.4厘米,有行书18列,共计222字,无款。内容为唐太宗女汝南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