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11-21 19:49:02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福山市福山市(日语:福山市/ふくやまし Fukuyama shi */?)是日本广岛县的中核市,位于广岛县东南部(备后地方),是福山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居于广岛县内第二位,中国地方第四位(次于广
  • 约翰·莱瑟姆 (鸟类学家)约翰·莱瑟姆(英语:John Latham,1740年6月27日-1837年2月4日)是一位英国医生、生态学家和作家,被认为是“澳大利亚鸟类学”之父,于19世纪初描述和命名了多种澳大利亚的鸟类。著有《
  • 傅维鳞傅维鳞(1608年11月14日(万历三十六年十月初七)-1667年7月10日(康熙六年五月二十)),原名维祯,字掌雷,号歉斋。灵寿(今属河北)人。清初历史学家。傅维鳞祖父为岐山县令傅铤,父亲吏部尚书傅
  • 唐·亨利唐纳德·雨果·亨利(英语:Donald Hugh Henley,1947年7月22日- ),昵称唐·亨利(Don Henley),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吉尔默(Gilmer),是老鹰合唱团的主唱和鼓手及创始团员之一。在老鹰合唱团
  • 阿杜拉阿尔卑斯山脉坐标:46°29′37″N 9°02′24″E / 46.493611°N 9.04°E / 46.493611; 9.04阿杜拉阿尔卑斯山脉(意大利语:Alpi dell'Adula),是中欧的山脉,位于瑞士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属于勒蓬廷
  • 十里河 (北沙河)十里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中部的一条河流,是北沙河左岸支流,发源于灯塔市柳河子镇红旗沟村东北的八盘岭,向西流经柳河子镇,于大河南镇营盘村起成为灯塔市与沈阳市苏家屯区
  • 奇莱北峰奇莱北峰,亦可称奇莱主山北峰、奇莱山北峰,位于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富世村,海拔高度3,607米,隶属太鲁阁国家公园管辖,因北、西、南三面为断崖,因此在台湾百岳名山之中被选为“十峻”
  • 韩可露韩可露(韩语:한그루,1992年5月29日-),韩国女歌手、演员,名字又译为韩琪露。2015年11月8日与大九岁的圈外男友结婚。
  • 倪塞伊得斯倪塞伊得斯(希腊文:Νυσειδες、拉丁文:Nyseides,又叫做倪西阿得斯、希腊文:Νυσιαδες、拉丁文:Nysiades)是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倪萨山上的宁芙仙女们。她们在倪萨山上抚养了幼小的狄俄倪索斯(罗马神话叫做巴克科斯),为了逃避天后赫拉的迫害,她们将狄俄倪索斯乔装打扮为女孩子的模样,好以掩人耳目。后来她们受到天父宙斯的嘉奖,把她们安置于群星星座之中。阿特拉斯的女儿—普勒阿得斯七姊妹和许阿得斯七姊妹也以倪塞伊得斯之名抚养过狄俄倪索斯。倪塞伊得斯姊妹的人数也不确定,时而5人或6人,也有的说是7
  • 治丧委员会治丧委员会(英语:Funeral committee)指的是为办理丧事而成立的单位,负责一切与丧事有关的事宜,一般也可以称为治丧小组或治丧办公室。设立治丧委员会的情况,通常是因为死者在某个团体、组织、圈子或公司之内,具有名望和声誉,由死者的圈内知交、好友、上司、同事、部属组成治丧委员会,讨论、协调及安排治丧的各项事宜。组成治丧委员会须拟定“治丧委员会名单”,委员须要是与死者有交谊并能到场执事者,否则不必列名,以免浮夸。当死者本身或子女当中具有崇高声望、社会地位或交际广阔者,死后通常由政、商各界联合组成治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