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11-29 02:49:26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Francisco de Vitoria, Francisci de Victoria,(1480年-1546年))西班牙神学家,萨拉曼卡学派始祖。
  • Netscape网景通信(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以前称为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大部分通常被简称为网景(Netscape)。网景曾经是一家美国的电脑服务公司,以其
  • 成br /铁br /纪成铁(Siderian,符号PP1)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0百万年(Ma),结束于2300±0Ma。成铁纪的名称来自于希语sideros“铁”,因这个时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铁矿田,出现
  • 滨州家纺文化节滨州家纺文化节又称家纺节,创办于2003年,于每年10月在被誉为“中国纺织之都”的滨州举行。重点纺织企业风采展,纺织、家纺、服装服饰等名优产品成果展,中国家纺精品展和家纺产业
  • 中央省厅再编中央省厅再编(日语:中央省庁再編/ちゅうおうしょうちょうさいへん Chūō Shōchō Saihen)指的是日本国中央省厅的机能与组织的再统合,一般特指日本政府于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
  • 全海澈全海澈(朝鲜语:전해철/全海澈 ,1962年5月18日-),大韩民国自由派政治人物,第19到21届国会议员。
  • 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法语:Institut français de recherche pour l'exploitation de la mer;缩写作IFREMER )是法国的一个海洋学研究的政府服务组织。这个公共工业和商业(EPIC)的
  • 黎良明黎良明(Lê Lương Minh,1952年1月1日-)是一名越南政治家和外交家,现任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长
  • 黄美菊黄美菊(1973年9月-),生于浙江温岭,中国越剧女演员,擅长小旦,一级演员。黄美菊师承金采风,为嵊州市越剧团演员。代表作有《貂蝉与吕布》(饰演貂蝉)《碧玉簪》(饰演李秀英)《金殿认子》(饰演李氏)《红楼梦》(饰演王熙凤)《盘夫索夫》(饰演严兰贞)《五女拜寿》(饰演杨三春)《花中君子》(饰演陈三两)等。2004年3月16日,获得第21届梅花奖。
  • 8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