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04-02 08:27:43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萧邦 (消歧义)萧邦(Chopin)可以指:
  • 安德鲁·卡内基安德鲁·卡内基(英语:Andrew Carnegie,1835年11月25日-1919年8月11日),20世纪初的世界钢铁大王。生于苏格兰,父亲是纺织工人。12岁时因生活太过艰难,随家人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
  • 卡苏姆巴赫河坐标:52°5′57.76″N 8°14′45.31″E / 52.0993778°N 8.2459194°E / 52.0993778; 8.2459194卡苏姆巴赫河(德语:Casumer 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
  • 丹麦的路易丝 (1875-1906)路易丝公主(1875年2月17日-1906年4月4日),丹麦公主,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八世的长女、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妹妹,也是奥拉夫五世的姑姑,全名为路易丝·卡罗琳·约瑟芬·索菲·赛拉·
  • 天野久吉天野久吉(1877年1月30日-1936年7月30日),日本厨师,为台湾台南市莺料理的创办人。他在日治时期的台湾据说有“台湾第一刀”的美誉,并曾为来台的日本皇族供餐。此外他也跟永野鹤太郎
  • 霸州市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廊坊市代管,位于冀中平原东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时期为
  • 贝比·鲁斯小乔治·赫曼·“贝比”·鲁斯(英语:George Herman "Babe" Ruth, Jr.,1895年2月6日-1948年8月16日),是美国职棒史上1920、30年代的有代表性的二刀流选手,同时担任外野手及投手,带领
  • 太平山 (台湾)太平山隶属台湾宜兰县大同乡太平村(其实该地区分属大同乡与南澳乡,户政上隶属大同乡),标高1950米,自日治时期开始,便与阿里山、八仙山并称台湾三大重要林场,主要的树种为铁杉、台湾
  • 2011年告示牌百强单曲榜冠军单曲列表告示牌百强单曲榜将在美国销售最好的单曲分为等级的榜单。榜单数据由《告示牌》出版,数据来源于尼尔森销量统计系统(英语:Nielsen SoundScan),其计算了每张单曲每周的实体CD和数
  • 萧普达萧普达(?-1044年)字弹隐。辽国官员。统和初年为南院承旨。开泰六年,任乌古部节度使。次年,敌烈部叛乱,萧普达镇压有功任乌古敌烈部都监。萧普达派敌烈骑兵到北阻卜取名马献给朝廷,因此受诏褒奖。重熙初年,改任乌古敌烈部都详稳,攻打诸蕃有功。萧普达深练边界事物,使用人还能让对方喜悦。所有战利品都分给大家,所以得人心。后任西南面招讨使。辽国党项人叛逃西夏,萧普达讨伐时中流箭,牺牲。皇帝觉得可惜,厚赏。1045年6月追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辽史 卷九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