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悖论

✍ dations ◷ 2025-11-23 17:26:38 #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英语:Allais Paradox)是决策论中的一个悖论,由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在1952年提出。阿莱设计出这个悖论,来证明预期效用理论,以及预期效用理论根据的理性选择公理,本身存在逻辑不一致的问题。丹尼尔·卡内曼与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确定性效应,来解释阿莱悖论形成的原因。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

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

而由【2】式得:

【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

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险喜好者应该选择B和D。然而实验中的大多数人选择A和D。

出现阿莱悖论的原因是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人在决策时,对结果确定的现象过度重视。

相关

  •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又称实验设计,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涉及“用何方法可更好的设计一个实验”,属于方法论的范畴。由于任何实验都会受到外来环
  • The World Factbook《世界概况》(英语:The World Factbook,又译作世界各国纪实年鉴)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出版的调查报告,发布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概况,例如人口、地理、政治及经济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因
  • 艾氏剂艾氏剂(Aldrin)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化学式为C12H8Cl6,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在1970年前广泛使用作为种子及土壤的杀虫剂。目前它在大部分国家被禁止。它及相关的环戊二烯类杀虫
  • 顺化战役南越军11个营美军2个营美国海军陆战队3个营北越军及越共10个营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顺化战役是越南战争中最为血腥与漫长的战斗之一。越南共和国军(南越军
  • 迪纳纳加尔迪纳纳加尔(Dina Nagar),是印度旁遮普邦Gurdas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14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1494人,其中男性11279人,女性10215人;0—6岁人口2381人,其中男1322人,女1059
  • 严士健严士健(1929年-),男,湖北麻城人,中国数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 李令仪李令仪(?-519年3月26日),南赵郡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是北魏南赵郡太守李叔胤与其夫人崔宾媛的长女,嫁给了姨表兄弟卢元礼。李令仪个性极尽孝道,在本州出名
  • 老莱河老莱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西部,是讷谟尔河右岸的一条支流。河名源自满语“俄佛罗”(满语:ᠣᠸᠣᡵᠣ,转写:),意为隘口,因下游流经的青山嘴子(喀穆尼喀俄佛罗)而得名。老莱河发
  • 克劳斯·约翰尼斯克劳斯·沃纳·约翰尼斯(Klaus Werner Iohannis,罗马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
  • 神武东征神武东征乃日本神话中,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自日向(今九州宫崎县)出发,向东征服大和的故事。根据《日本书纪》记载,神日本磐余彦天皇(カムヤマトイワレビコ,即神武天皇)45岁时向诸皇兄及其子手研耳命表示自天祖降迹已一百七十九万二千四百七十余年,但东部犹未沾于王泽;加上盐土老翁曾曰东有美地青山,欲前往建立都城,遂兴起东征之念。其年冬十月丁巳朔辛酉天皇亲自率军东征,至速吸之门有一乘艇而至的渔夫名曰珍彦,替天皇做前导开路,故赐名椎根津彦(乃倭直部始祖)。大军耗时半年途经筑紫国菟狭(今大分县宇佐市),菟狭国造祖菟狭津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