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康三世

✍ dations ◷ 2025-08-26 08:14:19 #哈康三世

哈康三世·斯韦雷松(古诺斯语:Hákon Sverrisson;挪威语:Håkon Sverresson,1170年代-1204年1月1日),在挪威内战时期曾成为挪威国王(1202年-1204年)。

哈康三世出生时是未当上国王、只是法罗群岛的冒险家的斯韦雷的第二名私生子。历史学家P. A. Munch认为哈康三世的母亲可能是法罗群岛主教罗埃(Roe)的女儿阿斯特丽德·罗埃斯多塔(英语:Astrid Roesdatter),但后来的历史学家并未对此说法表示支持。

挪威历史上的内战期间从1130年持续到1240年。在此期间,有几个不同规模和强度的互相连锁冲突。这些冲突的背景是由于不明确的挪威继承法,社会条件以及教会与国王之间的斗争而成。有两个主要政党,首先以不同的名字或根本没有名字,但最终以牧杖党(英语:bagler)和桦树皮鞋党(英语:Birkebeiner)两派为名。其中一派会因为出现一位王子,或者是因为他们的追随者声称自己是国王的私生子而集结,令现任的国王地位不稳,以反对国王统治而打击敌对派系。斯韦雷和哈康三世都是桦树皮鞋党的领导者。

哈康于1197年在与奥斯陆的牧杖党战斗中,首次被提及作为他父亲军队的领导人之一。随后,他多次被提及参加他父亲对牧杖党的战争。在他的父亲斯韦雷于1202年3月9日临终时,他宣称哈康是他唯一还活着的儿子。他还给哈康写了一封信,建议他解决与教会长期存在的争执。当斯韦雷去世的消息传到哈康与桦树皮鞋党当时聚集在尼达洛斯,首先哈康三世被桦树皮鞋党视为领袖。同一个春天,他在尼达罗斯的议会中被拥立成为国王

同年春天,流亡在瑞典和丹麦并支持牧杖党的挪威主教返回挪威,并与哈康三世达成和解。他似乎很可能满足了他们的大部分要求。本来挪威在斯韦雷统治时期被置于禁令之下现时被取消。据说哈康三世与农民和普通民众保持着友好关系,牧杖党很快失去很多支持。1202年秋天,牧杖党国王英格·马格努森被奥普兰当地的农民杀害,挪威国内的牧杖党被迫解散。一个新的牧杖党拥立的敌对国王埃林·斯泰因维格很快出现在丹麦,但他拒绝重新开始战斗,因为他认为此时没有机会成功对抗哈康三世。因此,哈康三世便成为挪威无可争议的统治者。

哈康三世似乎与他父亲的嫡妻玛格丽塔·埃里克斯多塔有着混乱的关系。在斯韦雷去世后,玛格丽塔试图和她与斯韦雷的女儿克里斯蒂娜一起回到她的家乡瑞典。哈康三世的军队强行将她与女儿分开,因为他想把她留在他的宫廷里。随后,玛格丽塔似乎与哈康三世定居并前往他的王庭。1203年的圣诞节期间,哈康三世在放血后生病,并于1204年1月1日死亡。他的死被怀疑为中毒,他的继母玛格丽塔被怀疑是行弑者。最后,她让她的手下为了为证明她自己无罪而接受神明裁判,但这名手下被严重烧伤。这被视为她有罪的证据,她不得不逃回瑞典。

哈康三世并没有结婚,在他去世时,并没有继承人。因此,他的4岁侄子古托姆·西居尔松接替他成为国王。但在他去世后,一位名叫瓦尔特格的英嘉(英语:Inga of Varteig)于1203年曾纳为妾侍,并在桦树皮鞋党的王庭上出现一名婴儿,她声称婴儿便是哈康三世的儿子。在假定的父亲去世后,这个孩子出生在今天的东福尔。这个男孩在父亲之后被命名为哈康,后来成为国王哈康四世。1218年的夏天,英嘉在卑尔根经历一场成功的审判(钻孔铁),以显示她儿子的亲父关系。

在哈康三世的短暂统治期间,他设法将挪威从教会的禁令中取消,并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结束内战。如果他并没有去世,和平是否会长期持续是可能的。事实证明,他的早逝导致战斗的重新启动,因为牧杖党的国王埃林·斯泰因维格在几个月内聚集一支军队并前往挪威夺取王位。

哈康三世被埋葬在卑尔根旧教堂(英语:Christ Church, Bergen)里。大教堂于1531年被拆除,现在该遗址以纪念碑为标志。

我们对哈康三世了解的主要来源是斯韦雷萨迦(英语:Sverris saga)和牧杖党萨迦(英语:Bagler sagas),这些都是在13世纪事件发生后不久写成的。

相关

  • smallL/small-肉碱肉碱 (carnitine),或音译卡尼丁,是一种类氨基酸,属于季铵阳离子复合物,可以透过生物合成方法从离胺酸及甲硫胺酸两种氨基酸合成产生。肉碱存在有两个立体异构:包括有生物活跃的L-
  • 秘鲁洋流洪堡凉流,也称秘鲁寒流,南太平洋东部凉流,是一个低盐度的洋流,沿南美洲西岸从智利南端伸延至秘鲁北部,于南纬10°以北偏向西行,构成南太平洋南赤道海流的补偿流。在北端可伸延至离
  • 载沣载沣(拼音:zài fēng,注音:ㄗㄞˋ ㄈㄥ;满语:ᡯᠠᡳᡶᡝᠩ,穆麟德:Dzai Feng,太清:Zai Feng;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爱新觉罗氏,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朝摄政王,末代
  • 及耳及耳(gill,读音为 i/ˈdʒɪl/))为英制及美制的体积度量单位,等于1/4品脱。及耳只用在蒸馏酒的体积量测中,其他日常应用不会用到及耳这个单位。英制1及耳合0.1421升;美制1及耳合0.
  • 唐毅 (1903年)唐毅(1903年11月17日-1973年6月30日),生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公元1903年11月17日),名化润,更名毅,字令果,号野涵。四川省定远县复兴乡(德清里一甲宋家坝)人。曾任四川省警
  • 珍妮·芭蕾珍妮·芭蕾(法语:Jeanne Baret,1740年7月27日-1807年8月5日)是全球第一位完成环游世界的女性。1766年至1769年,其跟随路易斯·安托万·德·布干维尔环球航行。当时珍妮·芭蕾是博
  • 卡勒姆·艾洛特卡勒姆·艾洛特(英语:Callum Ilott,1998年11月11日-),是一名英国赛车手。从2021年起担任一级方程式法拉利车队的测试车手。他在2019到2020年曾参加国际汽车联合会二级方程式锦标赛
  • 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Hamilton-Jacobi-Bellman equation,简称HJB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是最佳控制的中心。HJB方程式的解是针对特定动态系统及相关成本函数下,可以有最小成
  • 上里夫尔山坐标:47°7′23″N 12°39′58″E / 47.12306°N 12.66611°E / 47.12306; 12.66611上里夫尔山(德语:Hohe Riffl),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中部,处于克恩顿州和萨尔茨堡州接壤的边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第二次鼠疫大流行(英文:Second Plague Pandemic),是指从欧洲黑死病开始的世界上一系列重大鼠疫疫情,大约从14世纪起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