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柏林危机 (德语:Berlin-Krise)发生于1961年6月4日至11月9日,这是冷战中最后一次关于德国首都柏林及其邮政地位的重要政治军事事件。柏林危机始于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武装部队撤离柏林,包括西柏林的西方武装部队。这场危机最终导致该城市实际上与东德竖立了柏林墙分隔开来。
1961年柏林危机期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在二战结束前苏联占领东欧之后,一些居住在东欧集团新获得地区的人渴望苏联人离开。东欧人利用相对自由地进入西德的便利,前往西德申请移民。尽管具体数字饱受争议,有学者认为在1945年至1950年间有约150万人离开东欧。
到1950年代初,包括东德在内的大多数东方集团开始效仿苏联控制人口流动、限制移民的方略。
1958年11月,赫鲁晓夫作出决定,要求在六个月内将把与西柏林的所有通讯线路的控制权移交给东德。这意味着只有在东德允许的情况下,西方才能进入西柏林。作为回应,美国,英国和法国明确表示了坚决决心保留并维护其自由进入西柏林的合法权利。
随着紧张局势的加剧,美国,英国和法国组成了一个秘密小组,下令计划对西柏林的任何侵略作出最终反应。 该计划小组被命名为LIVE OAK,这三个国家的工作人员制定了陆上和空中计划,以确保进出西柏林。
苏联于1959年5月撤回了要求。三个月的四国外长会议后,他们没有达成任何重大协议。赫鲁晓夫1959年9月访问美国。访问结束时,他宣布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共同肯定看全面裁军的重要。柏林的状态“不应以武力解决,而应通过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戴维营会议期间,艾森豪威尔说:双方都非常清楚如果实施该要求会发生什么。赫鲁晓夫回应说,他不理解美国为何将和平条约视为对和平的威胁。艾森豪威尔认为柏林的局势是异常的,“人类事务有时会很纠结”。
赫鲁晓夫认为有可能在柏林达成协议。但是,柏林问题巴黎会议因为侦察飞机事件而取消了。
1961年6月4日,赫鲁晓夫会见美国总统肯尼迪时,再次发出苏联最后通牒,要求其与东德签署单独的和平条约,从而终止四国协定。西方进入西柏林和东柏林的权利将由苏联军队负责。他宣布1961年12月31日为最后期限。三国做出回应,任何单方面条约都不会影响其在西柏林的责任和权利。
在对柏林地位的日益激烈的对抗中,肯尼迪在1961年6月默认了柏林的现实。这与他后来更加自信的公开声明对苏联而言明显不同。
随着柏林对抗的升级,肯尼迪在华盛顿发表电视讲话,并在美国全国播放。他在讲话中重申,美国不想武力解决
据报导,赫鲁晓夫在黑海度假胜地索契度假,对肯尼迪的讲话感到愤怒。肯尼迪的裁军顾问约翰·麦克洛伊(John Jay McCloy)当时恰好在苏联。赫雪晓夫派人对麦克洛伊说,肯尼迪的军事集结威胁到战争。
美国国务卿迪安·鲁斯克致信美国指挥官卢修斯·克莱将军。克莱认为,让美国坦克使用推土机来推倒隔离墙的某些部分,将在不引起苏联军事反应的情况下,结束这场危机。弗雷德里克·肯佩(Frederick Kempe)认为,鲁斯克的看法以及相应的证据表明,苏联可能会在此行动后退缩。
克格勃间谍格奥尔基·博尔沙科夫(Georgi Bolshakov)成为主要的沟通渠道,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同意通过撤回坦克来减轻紧张局势。美国检查站通过电话向驻柏林的美国军事特派团总部派遣了一名宪兵,后者随后与白宫进行了沟通。苏联检查站直接与苏联陆军高级司令部的阿纳托利·格里科夫将军进行了直接通信,后者随后通向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