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者日记

✍ dations ◷ 2025-07-14 21:57:58 #1996年电影,英语电影,雷神之锤系列

《露营者日记》(英语:,缩写DoaC,中文又译《婊人日志》、《龟公日志》)是一部发行于1996年的美国机造视频,该片是利用id Software所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雷神之锤》的引擎而制作的。该部电影由当时一群著名的游戏玩家所组成的“游骑兵”游戏战队下属分支“联合游骑兵影业”所制作。该片在互联网首次发行时是以一种非互动游戏演示文件格式散播。一般认为,该动作片是目前所知最早利用机造视频──即一种利用即时、虚拟三维环境、常常利用游戏引擎担纲来创作动画片的技术──制作的电影。该片故事围绕着一位形单影只的露营者(即描述那些不寻求积极的战斗,而躲在战略位置龟缩的玩家,中译龟公一词即因此而来)而展开,他透过以尽可能杀死更多对手的死斗模式,迎战5位游骑兵战队成员。

虽然在此前玩者已可以录下游戏进行的片段,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适用于死斗模式以及另一种以尽快完成某地图为目标任务的竞速通关(Speedrun)模式。《露营者日记》是第一个以内含文字对话旁白的演示片,这不同于以往仅仅显示游戏进程的短片。

《露营者日记》的故事背景全部取自《雷神之锤》DM6地图(黑暗地带)。在探索了DM6的一些区域后,游骑兵小队集结并决定指派两名成员:斯芬克司(Sphinx)和派佛连(Pyoveli)去侦察位于地图上层的房间。在他们进入房间后不久,就被等候在那里的露营者射杀了(内容由显示在游戏画面中的文字消息得以确认)。剩下的3位游骑兵成员──ColdSun、ArchV以及一位不知名的成员──意识到队友已经牺牲,于是远远的开火还击,一阵扫射后杀死了露营者。查看过露营者的尸体后,他们辨认出对手就是约翰·罗梅洛。

《露营者日记》是利用游戏内建录像功能创造的。这种功能首先在1993年id Software的电子游戏《毁灭战士》中出现。透过此功能,玩家可以有效地录下游戏事件,而非游戏成像后的影像,以留待日后透过游戏引擎以即时模式重播。《毁灭战士》的继任者《雷神之锤》提供了游戏元素与开放自定义等两种新特色,同时保留了录影的功能。在《机造视频》一书中,凯兰、莫里斯、与劳埃德指出多人游戏日渐普及,几乎可与运动相提并论,对战演示文件都有纪录作研究。机造视频艺术与科学学院执行董事保罗·马力诺打了个不同的比方:“玩者以更具电影风味的方式录下死斗……玩家视角便转化成导演视角。”

以其游戏技巧与对游戏模组编程能力出名的“游骑兵”战队,在1996年8月开始构思利用《雷神之锤》来拍片并于同年10月26日释出《露营者日记》。他们拍的新演示短片由于将游戏开拓至不同领域而让雷神之锤社群深感惊讶。根据亨利·罗沃德(Henry Lowood)所言,《露营者日记》包含了先前游戏录像留下的动作与血块,不过它是在一个简单故事脉络下而非一般没头没脑的死斗模式下发展。一篇《商业周刊》的文章将该片发生的事件拿来与那些一般死斗模式做了比较。与许多其他之前视频类似的是,《露营者日记》是在《雷神之锤》网络多人死斗模式下录制,不过“它标志着从运动赛事录影过渡到电影拍摄。玩者们如演员般照精心设计的情节动作,……以纯文字方式说出其对白……”罗沃德表示,“《露营者日记》打破过往演示录影仅作为一种游戏记录的传统”因为观众视角是独立于“任何参与游戏的玩者/演员;该短片不是从射手的第一人称观点所‘拍摄’的。”罗沃德强调透过把参考者(如露营者)包含进游戏进行中,使得该片可称作是:“从竞争性比赛转变到……最小程度的戏剧性演出”。

在《露营者日记》发行前,德国博士候选人乌韦·居李察(Uwe Girlich)在注解《雷神之锤》演示文件格式时表示:“玩者座标与摄影机位置可以不同。”他补充说:“对有太多空闲时间的人来说,《雷神之锤》可以取代完整的三维建模系统”。不过,“游骑兵”战队在所有市面上演示视频编辑工具软件公开释出前就开发出了《露营者日记》;由于没有手头现成工具,战队成员艾力·“ArchV”·富勒自己写工具程序做为替代品,这让他可以改变摄影机位置及接合录像。如同所有的联合游骑兵影业所出品视频一样,由希斯·“ColdSun”·布朗担任编剧,而马特·“无名战士”·云斯卡拉则是导演。在发行记录中,布朗把荣耀归功于战队成员基斯·“斯芬克司”·伯肯及在富勒协助下担任“视频包装”的穆特。

《露营者日记》和其他受启发的电影最早皆被称作“雷神之锤电影”;后来“机造视频”一词于1998年创造,以回应日渐增多、使用其他游戏引擎拍的片子。一开始人们对是否将《露营者日记》追列为第一部机造视频而犹豫不决;然而在2000年1月一篇由Machinima.com发表的文章开头提到:“要确认哪部片是第一部机造视频有点困难。短片如《毁灭战士》竞速通关、《特技岛》录像片与《展景》皆有权竞争此资格。然而,要确认第一部以三维引擎拍摄的电影却容易的多,那就是:《露营者日记》。”马力诺表示,机造视频艺术与科学学院在2002年审慎地定义了机造视频为“在实时虚拟三维环境下拍摄的动画片”以将机造视频从其创造世系中分离。借由将机造视频从展景与早期的演示录像分离,他定义了《露营者日记》是第一部机造视频。罗沃德还对照了该片与较早期“游戏纪录片”的录制。

尽管《露营者日记》对机造视频的建立来说很重要,不过评论家对此部视频的实际内容颇有微词。马力诺认为剧情“简单”;同样的,凯兰、莫里斯、与劳埃德均认为:“这部片情节称不上是个故事。”,而罗沃德则写道:“该剧情仅仅提供比一组短篇游戏内部开发笑话集稍稍多一点点笑料而已。”在主流雷神之锤电影评论网站中,网站“雷神之锤电影图书馆”的罗杰·马修认为电影:“比死斗模式外加个摄影镜头多不了多少。”在网站“Psyk's Popcorn Jungle”的保罗·科茨写道:“这部电影挺单~调~,不是非常有趣。”网站“电影院”的史蒂芬·卢姆说该片有着“怪诞的幽默感。”

虽然《雷神之锤》电影评论家们指出了《露营者日记》的不足,也亦赞赏其新颖意念和其他优点,不过,其最终评价却各不相同。马修写道:“摄影机镜头工作得很好,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卢姆则给予电影在创新/创意部分完美的10分“因为开始了《雷神之锤》的电影热。”在诸多主流雷神之锤电影审查网站中,只有The Cineplex给予《露营者日记》很好的总体评价,在10分里给了7.5分。马修和科茨则分别只给了100%中的20%以及10分中只给2分。后来,科茨更新了其评论,他说:“我感到我过去对DoaC陈旧不堪的事实反应过度。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雷神之锤》电影。我必须给予游骑兵战队很大的赞誉……不过,以今天的标准来说,评价似乎合适。”

由于《露营者日记》的重要性,人们在许多机造视频简报会上仍然继续介绍它。它是许多第一个列入Machinima文件馆作品中的一部。Machinima文件馆是介于斯坦福大学、互联网文件馆、机造视频艺术与科学学院和machinima.com间的合作机构。在2005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活动中,《露营者日记》也与后来的机造视频作品一同展示,如红对蓝。同样地, 澳洲动画图像中心在2006年7月16日结束的机造视频展览中展出了《露营者日记》。

相关

  • 西柏林西柏林(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领区,此地区在其存在期间行
  • 萧齐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样滑冰比赛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花样滑冰比赛,是由国际滑冰联盟(ISU)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联合主办、各成员国(或地区)的业余运动员参加的花样滑冰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常在北半球的一月或二
  • 溥佺二等镇国将军溥佺(1913年11月22日-1992年),字雪斋,现代著名书画家。恭恪贝勒载瀛第六子,母侧室张氏,其父为张瑞,惇亲王载津支系第三代。民国二年十月(1913年)出生,民国四年二月(1915年)过
  • 威利·赫罗德威利·赫罗德(Willi Herold,1925年9月11日-1946年11月14日),也被称为“埃姆斯兰执行官”,是德国战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赫罗德(Herold)离开了德国军队,假扮成德国空军队长,随后
  • 神代知衣神代知衣(日语:神代 知衣,1960年10月17日-),日本资深女性配音员、旁白。出身于山口县。81 Produce所属,以前经历江崎Production(现改名Mausu Promotion)、Production baobab。身高159
  • 周济 (消歧义)周济可以指:
  • 锡谢尔巴赫贝肯湖坐标:51°19′3.2″N 9°22′42.2″E / 51.317556°N 9.378389°E / 51.317556; 9.378389锡谢尔巴赫贝肯湖(德语:Sichelbachbecken),是德国的水库,位于该国中部,由黑森州负责管辖,处
  • 去往第九王国《去往第九王国》(德语:,英语:)是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1986年创作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德国斯洛文尼亚混血的奥地利人前往共产主义南斯拉夫寻找自我的故事。《纽约时报》的戴
  • 霍恩霍恩(?-1511年),字天锡,直隶易州(今河北易县)人。明朝官员。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正德年间,任河南上蔡县知县。当时流寇四起,中原郡邑,大多残破。正德七年(1512年),刘六、刘七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