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角

✍ dations ◷ 2025-04-02 16:54:23 #球面天文学,天体力学,角

距角是一个天文名词,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时,行星和太阳之间分离的角度。

当一颗内侧行星在日落后能看见时,它通常是接近东大距,而在日出之前能看见时,则是接近西大距的时候。大距(东大距或西大距)的数值,对水星是在18° 和28°之间;对金星则是在45° 和47°之间。这个数值的变化是因为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完美的圆型的缘故。

参考天文历表和网站,像是www.heavens-above.com,可以查到行星下一次达到大距的时刻。

在2008年,金星没有大距 - 无论是东大距还是西大距,金星上次是在2007年10月26日西大距,要到2009年1月17日才会抵达东大距的位置。

在2008年,水星在1月22日、5月14日和9月11日东大距(然后是2009年1月4日);西大距则在3月3日、7月2日和10月22日。

行星的最大距角会周期性的出现,在西大距之后跟随的是东大距,反之亦然。周期依据从太阳观察的地球和行星相对的角速度来决定。这个完整的周期在天文学上称为行星的会合周期。

令T代表周期(例如,两次东大距之间的时间间隔), ω {\displaystyle \omega } ,也就是到达冲的位置,也就是对应于以太阳为中心的状态是合。

所有的外侧行星在冲的时候都是最容易观测的,不仅是最接近地球,而且整夜都在地平线上可以见到。越靠近地球的行星,视星等受到距角变化的影响越大,越远就越小。火星的视星等受到距角变化的影响最大:在远日点的合时,视星等会低至+1.8等可以,但是在罕见的大冲时可以量达-2.9等,或是比最暗时亮了75倍。再往外移动一颗行星,距角造成的光度变化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对木星来说,最亮和最暗的差异只有3.3倍。至于天王星 - 太阳系内肉眼可见距离最远的天体 - 的变化就只有1.7倍了。

因为小行星是相对的小天体,因此它们的光度变化与矩角的关系就较大。虽然有一打以上在主带的小行星可以用10X50的双筒望远镜在冲的平均位置上被看见,但只有谷神星(矮行星)和智神星即使在矩角很小时仍能维持+9.5等以上的亮度,能经常使用双筒望远镜看见。

相关

  • 模型在数学学科模型论中,语言 L {\displaystyle {\mathcal {L}}} 的结构
  • 雀形目雀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样性非常高,有5400个种左右,占鸟类种数的一半。雀形目的鸟类鸣肌鸣管发达,多啼声婉转,通常所说的鸣禽就是指这一目的鸟。雀形目鸟
  • 赖因哈德·根策尔赖因哈德·根策尔,ForMemRS(德语:Reinhard Genzel,1952年3月24日-),出生于巴特洪堡,德国天体物理学家。
  • 布鲁托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布鲁图(英语:Pluto)是迪士尼经典动画角色之一,是一只土黄色
  • 亚洲新湾区亚洲新湾区(英语译名:Asia New Bay Area)是台湾高雄市的新兴中心商业区,位于高雄多功能经贸园区的核心区。亚洲新湾区是高雄产业转型最重大的建设,现在朝着港市合作方向进行,目标
  • 硫酸钾硫酸钾(化学式K2SO4)是硫酸根离子与钾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其固体为无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丙酮和二硫化碳。具有苦咸味。硫酸钾在
  • 理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物理治疗(英语:physical therapy,或作phy
  • 苏发努冯亲王苏发努冯亲王(老挝语:ສຸພານຸວົງ;1909年7月13日-1995年1月9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及老挝人民军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首任老挝国家主席(1975~1991)。巴特
  •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马太效应典
  • 约翰·科斯特利茨约翰·科斯特利茨,FRS(英语:John Kosterlitz,1943年6月22日-),英裔美国凝聚体物理学家,现任布朗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与戴维·索利斯以及邓肯·霍尔丹因“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