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之争

✍ dations ◷ 2025-08-22 04:57:27 #语言学之争

语言学之争是美国生成语言学派内部一场漫长的学术争论,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源于诺姆·乔姆斯基与早期同事和博士生之间的思想分歧。这场争论始于1967年,当时语言学家保罗·波斯特(英语:Paul Postal)、“哈吉”·罗斯(英语:John R. Ross)、乔治·莱考夫和詹姆斯·麦考利(英语:James D. McCawley)(他们自封为“启示录中的四骑士”)提出了生成语义学(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的替代理论,该理论从本质上颠覆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认为乔姆斯基所提出的深层结构概念,其基础是语义而非文法。乔姆斯基和其他生成语法学家认为句子的意义是源于句法,而生成语义学家则认为句子的句法源于意义。

最终,生成语义学(英语:Generative semantics)催生了另一种语言学范式“认知语言学”,它试图将对语言的理解与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如记忆、知觉和分类。生成文法学家的操作前提是,心灵有个独特且独立的模块来负责语言习得,而认知语言学家则否认这一点。相反地,他们断言,对语言现象的处理是由概念的深层结构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用于处理这些资料的认知能力与其他非语言任务的认知能力相似。

《语言学之争》是兰迪·艾伦·哈里斯(Randy Allen Harris)在1993年所出版的书籍的名称。

它谈及了乔姆斯基和其他重要人物(莱考夫、波斯特等人)的争议议题,也强调了某些理论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们的哪些重要特征影响了现代语言学理论。

相关

  • 第一个三月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谷类谷物主要指禾本科粮食作物及其种子,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以及其他杂谷,如高粱、野米、燕麦、薏仁米等,其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主要是淀粉,其次是蛋白质,是许多地区人民的
  • 李门李门(1941年-),山东青岛人,中国京剧琴师,一级演员,在京剧音乐和京剧胡琴上有艺术贡献,曾任职中国京剧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国国家京剧院)。他是梅派名琴师李奘图的儿子,梅派名琴师李超
  • 哈利·贝克亨利·查尔斯·贝克(英语:Henry Charles Beck,1902年6月4日-1974年9月18日),通常称作哈利·贝克(Harry Beck),是一名英国的工程绘图师,因为于1931年时设计出了概略式的改良版伦敦地铁
  • 马樟花马樟花(1921年-1942年2月19日),原名马樟华,生于中国浙江省嵊县马家村,越剧女演员,擅长小生。1938年,参加电台越剧演唱,为越剧历史上首次。代表作有《梁祝哀史》、《珍珠塔》、《玉蜻
  • 两院制 (心理学)两院制(英语:Bicameralism)又称二分心智理论 (被划分为“两个议院”的情况),指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假设,该假设认为,人的心灵曾经以一种认知功能被分割的状态运作,一部分划分在似乎用
  • 范廷颂范廷颂枢机(越南语:Phạm Đình Tụng?,1919年6月15日-2009年2月22日),圣名保禄·若瑟(越南语:Phao-lô Giu-se),是越南罗马天主教枢机。1963年被任为主教;1990年被擢升为天主教河内总
  • 解析解解析解,又称为闭式解,是可以用解析表达式来表达的解。在数学上,如果一个方程或者方程组存在的某些解,是由有限次常见运算的组合给出的形式,则称该方程存在解析解。二次方程的根就
  • 王志发王志发(1953年8月-),男,汉族,黑龙江宾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曾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 吴世荣 (阮朝)吴世荣(越南语:Ngô Thế Vi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TH-Khaai-TP0","TH-Khaai-TP2","TH-Khaai-PP0","TH-Khaai-PP2","TH-Sung-PP0","TH-Sung-PP2","TH-Sung-TP0","TH-Sung-TP2","TH-Sy-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