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2-23 20:32:18 #中国君主称谓,自称

朕是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或“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在中国古代专作皇帝自称,但在商周时代天子却多自称予一人。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穀”、“寡人”,称“王”者亦可自称“本王”,随着秦朝建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作为中国元首(即帝王)的自称,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帝制终结。《说文解字注》:“赵高之于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段玉裁:比附朕字本义而言之,遂以亡国,凡说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于天下。赵高,王安石是也。”《释诂》曰:‘朕,我也。’此如卬吾台余之为我,皆取其音,不取其义。其字义为:缝隙,《考工记图·函人注》:舟之缝理曰朕。《周礼·考工记》:视其朕,欲其直也。亦作征兆解,如《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鬼谷子》:变化之朕焉。故古有朕兆、朕垠、朕迹的写法。朕这字原从舟,篆文隶书化后才从月。关在甲骨字及金文,是双手掌一船舵或桨,篆文把舵桨写成火,隶书再简化成关。

“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例如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割据局面出现,曹操只是魏王,即使实际掌握军政大权,仍只能自称“孤”或“本王”;汉献帝才可自称为“朕”。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日本、大韩帝国、越南的皇帝也使用“朕”这个称呼,如终战诏书里面昭和天皇就自称为朕,大越史记全书里面越南各朝皇帝的文书也都自称为朕。不过现在的日本上皇明仁一直自称“私”(わたくし)。现代,有时翻译在其他外国君王(尤其是古代君主)的言论时,也会选用“朕”作为对应其自称的对应字,如法王路易十四世之名言:“朕即国家”。

相关

  • 基督教犹太教与基督教:犹太教是西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宗教,后来在犹太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基督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也有不同或相反之处。基督教借用了犹
  • 止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七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止部归于四划部首。止部通常是从上、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东哥德人东哥特人(Ostrogoths),港、台译作东哥德人,是哥特人的一个分支,3世纪时曾在黑海北边建立一个帝国。5世纪末在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自波罗的海地区向南扩张,建起一个其幅
  • 链佐星链脲佐菌素(英语:Streptozotocin或Streptozocin,简称STZ,又名链佐星、链脲霉素)是一种由链球菌产生的,对哺乳动物胰脏中产生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有着特异毒性的天然化合物。它被用于
  • 著作作品,亦称创作、创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创作性,并且可以通过某种形式复制的成品。著作权法保障了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作者。作品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作
  • 亚铁离子在化学中,亚铁(Fe2+)用于表示化合价为+2价的铁,区别于三价铁(化合价为+3价的铁)。这种用法已经过时,当前的IUPAC命名法使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化合价,例如氧化铁(II)表示氧化亚铁(FeO),而氧
  • 簪(注音符号:ㄗㄢ)(汉语:zān),又称簪子、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一般为单股(单臂),双股(双臂)的称为钗或发钗,形似叉。中国古时男女也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
  • 前273年
  • 巴慰祖巴慰祖(1744年-1793年),字隽堂,号予籍、子安。安徽歙县渔梁人。巴雪坪之子。乾隆九年(1744年)生,官候补中书。好篆刻,擅摹汉印,几可乱真,与程邃、胡唐、汪肇龙为“歙四子”,“皆宗秦汉”
  • 大花龙脑香大花龙脑香(学名:)是龙脑香科龙脑香属的一个分布很广的物种。大花龙脑香是个中型常绿乔木,可以生长到45米高,直径将近2米。无明显板根,树皮通常是平滑的,也是白色的。叶子是卵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