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胡斯

✍ dations ◷ 2025-09-09 01:03:27 #1372年出生,1415年逝世,捷克基督徒,被处决的捷克人,布拉格查理大学校友,被火刑处决者,新教改革者,被处决的哲学家,因异端罪名被处决者

扬·胡斯(约翰·胡斯,捷克语:Jan Hus;1371年捷克胡西内兹 - 1415年7月6日德国康斯坦茨),也译作胡司,捷克基督教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胡斯思想上受到威克里夫很深的影响,是宗教改革的先驱,认为一切应该以《圣经》为唯一的依归,否定教皇的权威性,更是反对赎罪券,故被天主教会视为异端,将他处以破门律,又将他诱捕,以火刑烧死。他的追随者被称为胡斯信徒,胡斯信徒导致了胡斯战争的爆发。

胡斯因殉道留名于世,也是捷克民族主义的标竿。1999年,罗马天主教会正式为胡斯之死道歉。

胡斯是胡西内茨 (Husinec)的一个农家子弟, 1390年进入布拉格大学,1401年成为波希米亚布拉格大学神学部主任,最后1409年成为校长。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布拉格大学教书,还有在学校附近的伯利恒礼拜堂讲道,他也是深受捷克人爱戴的传道者,并创造了新的正字法,为捷克语的书面语言奠定了基础。

胡斯深受威克里夫的著作影响,虽然布拉格大学攻击威克里夫的45项见解,但是胡斯却把威克里夫的许多作品翻译成捷克语,使捷克的信徒能更广泛的接触神学有关的思想。再加上他在讲道中,对教士的道德生活要求非常严谨,务必过圣洁的生活,导致许多对他的仇视。早在胡斯出生前波希米亚早就已经发展出一股强烈反罗马教会的意识。

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他的许多言论,为后来的新教所接受。他对整个欧洲各国和马丁·路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胡斯一生有多部著作,在捷克文学历史上贡献卓越。胡斯认为圣经至上,耶稣基督的话才是信徒的依归,而非教皇或其他神职人员所订的规条,强调教会的主权属基督,为了此种意念及想法于是撰写了《论教会》(,1413)一书,甚至大肆批评教皇等人已偏离基督真道,贪爱钱财及滥权等等,是宗教改革的先驱之一。

他不赞成威克里夫“仍存论”,但他顺应捷克人的要求,平民信徒是可以领受圣杯的。“杯的改革”成为胡斯派的表征,要求让平民在弥撒中也能领圣杯。可是当时的教会规定只有神父可以领圣杯,因为怕笨手笨脚的平民会使“基督的血”溢出。

当时教会正值“天主教会大分裂”(1378-1417)的状况:天主教会枢机团会议前后所选出的两个教宗,分别是罗马教廷的教宗额我略十二世及阿维尼翁教廷的敌对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若望二十三世为了对罗马教廷支持的那不勒斯王国国王拉迪斯劳发动十字军,肆无忌惮贩卖赎罪券敛财筹措军费。身为信众,胡斯过去曾花大把银子购买赎罪券,但如今胡斯洞察这种敛财动机之后,大大地谴责此种违反《圣经》教导的作法,于是约翰二十三世将胡斯处以破门律,开除教籍,尽管他当时带有皇帝敕令的安全通行证旅行,还是锒铛入狱,受到教会审判,以异端名义将他禁锢,胡斯受到监狱内的折磨,病苦不堪,教廷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判他有罪,把他绑在城门口的火刑柱上烧死示众。这导致支持他的地方贵族及信众起兵,和胡斯所在地波希米亚的罗马天主教会,以及支持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中央政府对抗,爆发了胡斯战争。胡斯的信众展开了一场场的战役,直到十五世纪才结束。后来因此在波希米亚建立了胡斯派教会,直到1620年哈布斯堡王朝征服了捷克之后,才恢复了罗马公教。

如今,大多数捷克人都自认为无宗教信仰,就算是捷克有宗教信仰的人之中,天主教信徒一样远多于胡斯派信徒,但胡斯仍然几乎被不分信仰的所有捷克人认为是民族英雄。今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旧城广场设有胡斯雕像,以供凭吊。胡斯逝世的7月6日被称为胡斯日,是捷克的公共假期。

2005年6月捷克票选“最伟大的捷克人”中,他排名第七。

相关

  • 提睾反射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是指轻轻抚摸男性大腿内侧上方皮肤,可以引起同侧提睾肌(cremasteric muscle)收缩使睾丸上提的反射。提睾反射产生的机制是:当抚摸大腿内侧,由L1和L2
  • 隐性隐性遗传(Recessive trait)是一种基因遗传中的情况,表现为在遗传过程中,某个基因的性状并不显现出来,而有可能“隐藏”于基因内,除非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都给子代遗传了此基因的
  • 布鲁克纳安东·布鲁克纳(德语:Anton Bruckner 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盟军统治时期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德语:Besetztes Nachkriegsösterreich)指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奥地利实施的分区军事占领。1945年德苏两国在维也纳发生8天的激烈
  • 理查德·寇蒂斯理查德·柯蒂斯,CBE(英语:Richard Whalley Anthony Curtis,1958年11月8日-)是一位于新西兰出生的英国电影和电视编剧、音乐制作人、演员和导演。他的作品包括爱情喜剧电影(包括《四
  • 皖系皖系是北洋军阀的派系之一,主要人物是段祺瑞、徐树铮、卢永祥、吴光新、曾宗鉴、倪嗣冲、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等。皖系领袖段祺瑞原籍安徽(皖),皖系故以此得名。段祺瑞一度曾
  • 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运动会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运动会(英语:Central American and Caribbean Games)是一个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首届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运动会于1926年于墨西哥的
  • 超峰寺坐标:22°31′N 120°12′E / 22.51°N 120.20°E / 22.51; 120.20大岗山超峰寺,位于台湾高雄市阿莲区,是佛教名寺,主奉观音菩萨、善财和龙女,原由浙江普陀山奉迎来台的观音菩萨
  • 苕酥苕酥是大宜昌、鄂西、重庆一带的小吃。由四川小吃苕酥糖演变而来。“苕”在四川、湖北的方言中是指红薯的意思,苕酥是以红薯为主料,加入部分糯米,制成微小颗粒,由鸡蛋浆粘合在一
  • 三船敏郎三船敏郎(Toshiro Mifune)(1920年4月1日-1997年12月24日),出生于日本租借时期的中国青岛,是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日本电影演员。在2016年,三船敏郎获好莱坞星光大道追颁名人之星,以表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