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牙形石纲
✍ dations ◷ 2025-04-04 06:42:43 #牙形石纲
牙形石(Conodont)又称牙形刺,旧称牙形虫、牙形类、锥齿、锥齿类。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海生的、游泳的、两侧对称的、相对原始的脊椎动物头部的微体骨骼化石。外部形态可分三大类:单锥型、复合型和台型。主要功能为捕捉、切割、研磨、过滤、吞咽食物颗粒。牙形刺内部构造极其复杂,根据组织学研究可把牙形刺划分为三大类:原牙形、副牙形和真牙形。从寒武纪开始出现,几经盛衰,绝灭于中生代三叠纪末期,其演化历程达3亿年。牙形石的生物分类位置问题争论了140年。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有鱼牙说、虫颚说。80年代后,又有牙索动物说、触手环动物说。1995年,产自苏格兰和南非的化石表明牙形刺是一大类没有骨骼和上下颌的鱼形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无颌类。这类动物体长一般可达5厘米,其中美丽普罗米桑牙形石(英语:Promissum pulchrum)体长可达40厘米,是大型牙形石之一。看起来像长着凸出的大眼睛和一条尾鳍的鳗鱼。每个鱼形动物的头的底部都有许多种牙形刺。牙形石化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由磷酸钙组成,一般呈琥珀光泽,浅褐黄、灰白色。化石大小一般在0.1~4毫米之间,属微体化石,牙形石的化石在各种沉积岩中分布甚广,灰岩和页岩中最多,白云岩、燧石次之,但是牙形石仅限于海相沉积物,非海相沉积物中至今尚未见到。牙形石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出现,几经盛衰,绝灭于中生代三叠纪末期,其演化历程达3亿年。牙形石在这个期间演化十分迅速,使得它成为标准化石,有效地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牙形石形体很小,在钻探工程中的少量岩芯和岩屑中同样可以采集到,这是大化石所不及的。所以在地层划分和对比中,尤其是井下地层的划分对比中,牙形石正日益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
- 麻醉剂麻醉药(英语:anesthetic、或anaesthetic)是一种麻醉学所用的麻醉药品,可暂时、可逆性的使人丧失知觉。麻醉药分为两大类:全身麻醉药导致可逆的意识丧失;局部麻醉药导致身体的有限
- 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英语:SGLT2 inhibitors,简称SGLT2抑制剂,或称列净类药物(英语:Gliflozin))是一种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肾脏内重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的抗糖尿病药。 其原理
- 胰岛素疗法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arbohydrate counting,或carb counting)是糖尿病患者制订饮食计划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计算一日正餐和点心中的碳水化合物克数或食物份数大小的方法
- 多卤代化合物多卤代化合物(Polyhalogenated compounds)简称PHC,是指其中有许多卤素取代基的化合物。因为这类化合物容易在人体内累积,而且其中有许多有毒及致癌的化学物质,因此格外受到关注。
- 时间逻辑在逻辑中,术语时间逻辑被用来描述为表现和推理关于时间限定的命题的规则和符号化的任何系统。它有时也被称为时态逻辑,这是 Arthur Prior 在1960年代介入的基于模态逻辑的特殊
- 族群选择族群选择是演化的一种机制,是指天择作用在族群而非个体的层级上,主要用在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的演化。依据天择演化,因为利他行为会造成个体的适应度下降,这类行为在族群内的频率
- 海因里希·罗雷尔海因里希·罗雷尔(德语:Heinrich Rohrer,1933年6月6日-2013年5月16日),出生于圣加仑,瑞士物理学家,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3年逝世于沃勒劳(英语:Wollerau)。1901年:伦琴 / 1902年
- 太空飞行器航天器又名太空载具、航天器或航天器,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
- 石墨烯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从前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
- 尼纳纳尼纳纳(英语:Nenana),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城市。该市的人口在2000年为402人,2010年有378人。人口在阿拉斯加州排行第74。1924年底至1925年初,诺姆爆发白喉疫情,为控制疫情,在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