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奴役之路
1956年殷海光译繁体版
1985年张尚德译繁体版
1990年殷海光译注繁体版
《通往奴役之路》(英语:)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知名著作,自1944年第一版起,该书成为了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这本书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累计销售量超过二百万本(截止2010年),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之一,并常被当今的许多评论家所引用。
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哈耶克对实行政府管控的计划经济发出警告,认为此举必将导致集权暴政。他进一步论证,若抛弃个人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将导致自由丧失、社会压迫、独裁暴政以及个人被奴役。哈耶克对当时英国学术界认为法西斯主义(包括纳粹主义)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抵抗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认为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社会主义拥有诸多共同点,比如都实行中央经济调控、都将国家的地位凌驾于个人之上,等等。
这本书最早于1944年3月由劳特里奇出版社在英国出版,同年9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世界范围内,《读者文摘》在1945年4月也出版了稍微减缩的版本,《展望》杂志在1950年左右出版了加上图片的版本,后来又由通用汽车公司以小册子形式大量发放。哈耶克称要将这本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该书的第50周年纪念版本则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芝加哥经济学派领军人物、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撰写序言。
哈耶克在20世纪30年代曾向时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事威廉·贝弗里奇写了一则备忘录,以反驳当时一个流行的观点,即法西斯主义是失败的资本主义体制垂死挣扎的表现。之后这则备忘录被扩充为一个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哈耶克将这个手册写成了一本书,即《通往奴役之路》。本书主要写于1940至1943年间,关于书名,哈耶克自述:“灵感来自托克维尔的著作The Road to Servitude(通往奴役之路),我本来想直接用它,但觉得听起来不好听。于是,我把'servitude'换成了现在的'serfdom'(农奴制),纯粹是为了发音的原因。”
这本书最初于1944年3月在英国由劳特里奇出版社出版。哈耶克又把手稿寄给了三家美国出版社,但都遭到了拒绝。最终,在美国经济学家、法学家亚伦·戴雷科特的努力下,该书于1944年9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预计这本书的销量在900到3000本之间,但最初印刷的2000本很快就销售一空,6个月内就卖出了30000本,至2007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估计销量超过35万册。
这本书的20页版本随后发表在1945年4月的《读者文摘》上,出版量达到几百万册。1945年和1946年还出版了95页的删节本。1945年2月,Look杂志出版了一本图画书,后来制成小册子,由通用汽车公司分发。这本书已被翻译成大约20种语言,并献给"所有政党的社会主义者"。50周年纪念版的序言由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撰写。
本书初次中译,是黄尚仁节译,以《统制与自由之辩》为名,在江西《民国日报》于1946年1月10、11日和14日、15日分期连载。
本书有五个中文译本出版: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到斯大林的共产主义,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哈耶克认为,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民主国家“逐步放弃了经济事务中的这种自由”,威胁到了个人的政治自由。社会错误地试图通过中央计划来确保持续繁荣,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极权主义。“我们实际上承诺摒弃那些产生不可预见结果的力量,用所有社会力量的集体和‘有意识’的方向来取代非个人的、匿名的市场机制,以达到有意选择的目标。”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虽然被视为确保平等的一种手段,但它是通过“约束和奴役”来实现的,而“民主在自由中寻求平等”。“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
哈耶克主张,自由市场的竞争优于强制性的规划,因为自由市场是唯一可以协调人类活动而同时免受权威强制或任意干预可以调整的手段。实行中央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这个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资源需求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或起码维持一个保守稳定的状态。哈耶克进一步主张,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集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哈耶克主张,在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一个国家将会无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
不过,哈耶克在书中也提及了:“对于那样的计划经济的批评,是不能与完全教条式的自由放任态度混为一谈的。”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的确支持政府对于邮政、道路、污染、和工厂噪音等的管制。哈耶克提出,“即使是市场正常运作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即防止欺诈和欺骗(包括利用无知),也提供了立法活动的一个巨大而绝非完全完成的对象”。他也认为,“国家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帮助建立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为那些很少有人能够提供充分保障的共同的生命危险提供保障”,并且指出“在任何可以合理辩护的制度中,国家都不会袖手旁观”。
哈耶克的对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读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后评论道:“就我来看这是一本伟大的书……在道德上和哲学上我都不由自主地同意了书中几乎所有论点:不只是同意之,而是深深地被其说服。”依据麦美伦的描述,温斯顿·丘吉尔在读完这本书后“更加忧心工党政府上台的后果”。他并且在1945年的选举广播中提出警告,称社会主义政府“将会变成某种形式的盖世太保”。丘吉尔的对手克莱门特·艾德礼则在选举广播中反击丘吉尔所说的只不过是“奥地利教授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二手学术观点”。当时还处于战时物资匮乏的状态,但保守党的竞选总部仍特地调出1.5吨的宝贵纸张以印制更多的《通往奴役之路》。
米尔顿·弗里德曼称赞“《通往奴役之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的著作是最伟大的,我只有赞美。我确实觉得,《通往奴役之路》让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天职——自己恰当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