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新伪蕈甲属()为伪蕈甲科下一已灭绝的属级分类元。目前仅知有始祖白垩新伪蕈甲一种。
本属可借由下列特征与其他伪蕈甲科属级进行鉴别:身体小型、双眼毗邻。触角细长,延伸至具翅鞘基部1/3处,每节触角小节明显长大于宽。前胸背板前缘突起,后缘有一明显中叶突(mesal lobe)突起。翅鞘长,上有密集纲毛。足修长。身体梭状小型,全身被覆纲毛。眼睛大且表面粗糙,背面观非常接近,无额楯缝,唇横向。触角丝状,11节,基部可由顶端观得。前基节横向,后基节斜向。前足及中足跗节皆有五节,后足仅有四节。
本属根据形态可分入伪蕈甲科优伪蕈甲亚科,同时拥有优伪蕈甲亚科两个族的特征优伪蕈甲族(Eustrophini)及全伪蕈甲族(Holostrophini)的特征,因此暂时归类于族级未定。
现生所有的优伪蕈甲亚科成员触角较为短,触角小节3-7节短而膨大,然而本属成员的触角细长,触角小节修长,早期优伪蕈甲亚科成员的触角形式可能较现今更多样化。
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助理教授蔡晨阳,发表了一件未描述过的伪蕈甲科的缅甸琥珀化石物种,命名为始祖白垩新伪蕈甲。并确认其无法归入已描述过的属级分类元,故同时描述此一独立新属。
本属根据其模式种始祖白垩新伪蕈甲的生存年代晚白垩世命名。前缀“Creto-”来自拉丁文“白垩纪”(Cretaceous)一词,“Synstrophus”则来自现生属级分类元新伪蕈甲(西班牙语:Synstrophus)的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