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伏隔核
✍ dations ◷ 2025-11-12 01:18:55 #伏隔核
伏隔核(拉丁语:nucleus accumbens,简写记号:NAcc),台湾译依核,也被称为依伏神经核,是一组波纹体中的神经元。在大脑的奖赏、快乐、笑、成瘾、侵犯、恐惧及安慰剂效果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大脑的每侧半球各有一个伏隔核,它位于尾状核头部、壳核的前部,侧面与透明隔相接,伏隔核与嗅结节组成了腹侧纹状体,也是基底核的一部分。伏隔核可以分作两部分:伏隔核的核与伏隔核的壳。两个结构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伏隔核的基本细胞类型是中型多棘神经元,这类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是γ-氨基丁酸 (GABA),一种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些神经元也是伏隔核的主要投射或者称输出神经元。隔核的95%神经元是中型多棘GABA能投射神经元,其它类型神经元还发现有无棘胆碱能中间神经元。伏隔核的输出神经元发出的轴突投射到苍白球的腹侧对应部分,称作腹侧苍白球(VP),腹侧苍白球再投射到背侧丘脑的背内侧核。背内侧核在投射到前额皮质和纹状体,伏隔核其它输出连接还有投射到黑质与桥脑网状结构。伏隔核的主要输入包括前额皮质相关神经元,杏仁体基底外侧核,以及通过中脑边缘通道联系的腹侧被盖区(VTA)的多巴胺神经元。因此,伏隔核经常被描述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的一部分。从VTA的多巴胺能输入被认为调节伏隔核神经元活动。这些神经末梢是高成瘾性药品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的作用区,能引起伏隔核多巴胺浓度的大量增加。其它娱乐性药物也是在伏隔核增加多巴胺浓度。另外一大类输入是从大脑海马的腹侧下托及CA1区到伏隔核背内侧区域。海马的神经元显然与伏隔核细胞的轻微去极化相关,使得伏隔核细胞更为正电性因而更容易激发。与海马关联的伏隔核的激发态中型多棘神经元细胞由海马下托与CA1区共享。海马下托神经元能超极化(增加负电性)而CA1神经元振荡(> 50 Hz)以完成启动。1950年代,James Olds与Peter Milner在大白鼠的隔区植入电极,发现大白鼠选择按压一个刺激该电极的开关。大白鼠持续选择此操作甚至停止了吃喝。这暗示此区域是大脑的欣快中心,然而隔核并不直接连通到伏隔核。虽然伏隔核传统上被研究在成瘾中的作用,但它在奖赏系统如食物和性等的也有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伏隔核涉及由音乐调节情绪, 可能是它调节多巴胺释放的结果。伏隔核对音乐的神经认知中的节奏定时有作用,并被认为在边缘-运动界面(Mogensen)有关键作用。2007年4月,两个研究队伍报告通过在伏隔核插入电极以使用脑深层刺激治疗几种临床抑郁。2007年7月, Jon-Kar Zubieta报告伏隔核是安慰剂效应的机制中心。2012年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神经经济学教授瓦西里·克卢恰廖夫研究发现:人类在进行一项决策并选择从众的时候,会激活伏隔核,使其呈现出“欢呼雀跃”的状态。
相关
- 夫西地酸夫西地酸(英语:Fusidic acid)是一种甾类抗生素,通常局部用于面霜和眼药水,也可作为片剂或注射剂全身使用。在全球范围内,细菌抗生素抗药性的提高引起了人们对其使用的新兴趣。多可
- 蕨类真蕨纲(Polypodiopsida),又称为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是植物界中真叶植物下的两个演化支之一,是种子植物的姊妹群。真蕨纲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
- 库迈库迈(Cumae) (義大利文: Cuma, 希臘文: Κύμη 或 Κύμαι) 为一古希腊屯垦区,位于那不勒斯西北。库迈是希腊在意大利本土的第一个殖民地。据信此屯垦区是由来自于希腊埃
- 苔藓学苔藓学(英语:Bryology, 来源于希腊语 bryon,苔藓,地钱)是一个关注苔藓植物(苔藓,地钱门,和角苔门)科学研究的植物学分支。 苔藓学家是积极关注观察,记录,分类,或研究苔藓植物的人 。苔藓
- 钨4f14 5d4 6s22, 8, 18, 32, 12, 2蒸气压第一:770 kJ·mol−1 第二:1700 kJ·mol主条目:钨的同位素钨(IUPAC名:tungsten ),化学符号:W(德语:Wolfram ),是化学元素,原子序数是74,是非常硬
- Berners-Lee, Tim蒂莫西·约翰·伯纳斯-李爵士,OM KBE FRS FREng FRSA FBCS(英语: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昵称为蒂姆·伯纳斯-李(英语:Tim Berners-Lee),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是
- 再加热在物理宇宙学中,宇宙暴胀,简称暴胀,是早期宇宙的一种空间膨胀呈加速度状态的过程。:198:9 暴胀时期在大爆炸后10−36秒开始,持续到大爆炸后10−33至10−32秒之间。暴胀之后,宇宙
- 天气纪录列表天气纪录列表纪录了不同项目的极端天气现象。各项记录采取的是特定监测标准,像是表面温度、风速等,以保持数据外部影响的一致性。标准测量状况是将仪器架设高于地面2米,并搭配
- 夜叉夜叉(梵语:यक्ष,转写:Yakṣa;巴利语:यक्ख,转写:yakkha),又译为药叉,本义“以鬼为食的神”,佛教中属于鬼道,意译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等。女性夜叉,称夜叉
- 南澳州南澳大利亚(英语:South Australia,缩写为SA),简称南澳,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与澳大利亚大陆的其余四州及北领地接壤,是澳大利亚联邦的一州,其下划分为69个地方政府区域。南澳大利亚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