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决战 (电影)

✍ dations ◷ 2025-05-18 13:07:56 #1965年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同情德军观点电影,改编成漫画的电影,1960年代战争片

《坦克大决战》(英语:)是一部1965年上映战争片电影,导演是肯·安纳金(肯·安纳金),集亨利·方达、劳勃·萧、特利·萨瓦拉斯、劳勃·雷恩、达纳·安德鲁斯(英语:Dana Andrews)及查尔斯·布朗森多名明星演员。劳勃·萧饰演国防军装甲兵上校旅长带领德军反攻盟军,尤为此片灵魂台柱人物,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确有此人——武装党卫军约亨·派普上校.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部电影全球首映时是12月16日在加州好莱坞著名电影院全景圆顶剧院(英语:Cinerama Dome),为呈现数十辆坦克作战气势,该电影院用70 mm 伊士曼超大银幕(Ultra Panavision 70(英语:Ultra Panavision 70))放映。

好莱坞自突出部之役得到拍片灵感,但并不是那么忠于呈现事实,德军一个坦克旅,改编自一位德军英雄约亨·派普上校,即电影中的海斯勒上校(劳勃·萧演)率领,在冰雪冬天发动突击反攻盟军,这时盟军都驻守在阿登市茂密森林里,亨利方达演美国情报军官预先通知美军:“德军将反攻”但是没人信他,最后德军攻击导致美军伤亡惨重,德军最后还穿美军军服作战,意图暗杀统帅艾森豪威尔(狮鹫行动),另外电影里也有拍德军当时屠杀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惨案。

德军坦克一路攻打到安不列颠,日战的攻势无效,所以海斯勒上校决定发动夜战,和美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终于夺下安不列颠。最后美德两军在广大沙漠展开决战,美军几乎全军覆没,然而这是为了让德军缺乏燃料而设下的陷阱,海斯勒下令进攻美军油料库,但是美军一部分士兵识破了这行动,决定纵火烧毁德军坦克,海斯勒也在过程中殉职了。

与现代拍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电视系列剧《诺曼底大空降》比较,《坦克大决战》就不太依据史实拍摄。而劳勃·萧饰演的德军爱国上校则确有此人(约亨·派普上校),差别在:电影里他英勇阵亡;真实的约亨·派普上校则由于燃料不足而撤退,徒步回国。片中德军数部坦克作战前,车长们原地踏步德语唱德国坦克兵进行曲,雄壮威武,后成台湾部分大专院校德文系练习德文歌样本

片中德军使用的虎王坦克,实际是用美国冷战时期制造的M47巴顿坦克。

相关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俄语:Авария на Чернобыльской АЭС,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英语:Chernobyl disaster),或简称切尔诺
  • 胞质溶胶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台北水道水源地台北水道水源地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思源街1号,国立台湾大学水源校区对面,原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台北水源地唧筒室”,2002年2月5日公告更名,并将观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浑水抽
  • 尼纳奇尼纳奇(英语:Neenach)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尼纳奇的座标为34°46′33″N 118°34′06″W / 34.77583°N 118.56833°W /
  • 洋乳香洋乳香(希腊语:μαστίχα,英语:mastic)是从乳香黄连木提取的树脂,可作香料或供药用。在希腊也被称为希俄斯之泪,名字源自传统产地希俄斯。《回回药方》作麻思他其,《饮膳正要》
  • 联合航空232号班机空难联合航空232号班机(UA/UAL232)是联合航空一个定期自科罗拉多州丹佛飞往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班机。在1989年7月19日,一架飞行此班次的道格拉斯DC-10-10三引擎广体客机之二号引擎(
  • 珠光体铁素体(α-Fe) 针状铁素体(acicular α-Fe) 奥氏体(γ-Fe) 马氏体 珠光体(88%铁素体,12%碳化三铁) 贝氏体 粒滴斑铁(珠光体及渗碳体的共晶     混合物,含碳量4.3%) 碳化三铁(Fe3C) β
  • 张振富张振富(1940年8月9日-2000年),中国著名民族音乐歌唱家,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演员、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张振富1940年出生在中国天津,1959年应征参军,成为北京军区某炮兵团的侦察兵,后进
  • 石井萌萌果石井 萌萌果(石井 萌々果,2002年12月19日-)是日本的童星,同时为偶像团体Pocchimo(日语:Pocchimo)成员之一。BOX CORPORATION(日语:ボッ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所属(在2015年之前为中央儿
  • 尼尔斯-阿斯拉克·瓦尔凯亚帕尼尔斯-阿斯拉克·瓦尔凯亚帕(芬兰语:Nils-Aslak Valkeapää,1943年3月23日-2001年11月26日)是芬兰北萨米语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瓦尔凯亚帕出生于芬兰拉普兰区的埃农泰基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