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 dations ◷ 2025-04-25 01:01:14 #豆油
大豆油(英语:Soybean oil)又称豆油、常见者多为大豆色拉油 ,是从大豆中提取的植物油脂,日常食用油。常用的提取的方法有两种:压榨法和浸提法,有时二者兼用。大豆提取豆油之后的下脚料为豆粕,用于饲料和食品工业等,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一般加工生产多添加甲基硅树脂(英语:Silicone resin)(消泡剂,有机米糠效果同)、TBHQ(抗氧化剂)精制而成相关产品。 当为干性油用途,可作为打印墨(大豆油墨)和油彩的调制溶剂。大豆油是全世界产量第一位的食用油、也占美国食用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二。232 °C(450 °F)107 °C(225 °F)166 °C(330 °F)227 °C(440 °F)227 °C(440 °F)大豆色拉油,主要具有: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detail/TFNDD.aspx?f=0&pid=1459

相关

  • 厄瑞克忒翁神庙厄瑞克忒翁神庙(古希腊语:Ἐρέχθειον)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古雅典最为重要的神庙之一。神庙位于雅典卫城北侧,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公元前406年,采用的是爱奥尼亚柱
  • 鼻翼大软骨鼻翼大软骨(英语:greater alar cartilage)是一种较薄的软骨,位于鼻外侧软骨的下方。鼻孔上的内侧壁与外侧壁是鼻翼大软骨在鼻翼上以弯曲的形式所形成的。形成鼻孔内侧壁的部分松
  • 助动词助动词(英语:auxiliary verb、英文简称:.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 aux)是一种可以改变主要
  • 神经生物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科学(英语:neuroscience),又称神经生
  • 2012年现象2012年预言或2012年现象(英语:2012 phenomenon)是一个关于末世论的预言、信仰或传说、谣言,宣称美洲的玛雅文明中的玛雅历长达5,126年周期的结束,预言了地球、世界和人类社会在公
  • 冷冻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液态
  • 核壳层模型在核物理与核化学中,核壳层模型是一个利用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结构来描述的原子核的能量级别的一个模型。此种模型与电子轨域模型略不同:核子的角动量量子数可大于或等于主量子数
  • 朱利安·施温格朱利安·西摩·施温格(英语:Julian Seymour Schwinger,1918年2月18日-1994年7月16日),犹太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与理查德·费曼、朝永振一郎共获1965年诺贝
  • 尚·嘉宾尚·嘉宾(Jean Gabin)是一位法国演员,曾主演许多经典电影。尚·嘉宾出生于巴黎,双亲是玛德莲·普蒂(Madeleine Petit)与费迪南·蒙柯吉(Ferdinand Moncorgé)。
  • Foraminifera见内文有孔虫门(学名:Foraminifera),为变形虫状原生生物的大分类。它们拥有的网状假足及幼细线状细胞质会分散及融合而形成动态的网,它们会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室的外壳,部分在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