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义

✍ dations ◷ 2025-04-25 09:20:11 #粗野主义
粗野主义(英语:Brutalism,又称蛮横主义或粗犷主义)是建筑流派的一种,可归入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当中。主要流行的时间介于1953年到1967年之间,由功能主义发展而来。其建筑特色,是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的毛糙、沉重、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这一词汇最早由瑞典建筑师汉斯·阿斯普隆德所起,以描述乌普萨拉的建筑“Villa Göth”(1950年建成)。当时他所用的是瑞典语“nybrutalism”(新粗野主义),后来迈克尔·文特里斯等英格兰建筑师也埰用了这一名称。其概念在英国的史密森夫妇(Alison & Peter Smithson)手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筑评论家雷纳·班海姆在1966年出版《The New Brutalism: Ethic or Aesthetic?》一书,使得这个词汇流传开。勒·柯布西耶是粗野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马赛公寓和印度昌迪加尔法院。这些建筑用当时还少见的混凝土预制板直接相接,没有修饰,预制板没有打磨,甚至包括安装模板的销钉痕迹也还在。受“粗野主义”影响的还有英国的詹姆斯·斯特林爵士(莱汉姆住宅)、美国的保罗·鲁道夫(耶鲁大学建筑系馆)、美国的路易·康(李查医学研究中心)、德国的哥特弗烈德·波姆、日本的前川国男(京都文化会馆、东京文化会馆)及其学生丹下健三(山梨县文化会馆)等人。

相关

  • 萜烯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大使馆外交代表机构,通常称为领使馆、使领馆等,是一个国家驻外外交人员居住与工作的地方,可分为大使馆、公使馆、高级专员公署(西班牙语:Alto Comisionado)等种类。外交代表机构通常设在
  • 撞击在物理学里,假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造成能量与动量的改变与传输,则称这两个物体互相碰撞。假若,碰撞的时间很小,而互相作用的力很大,则称为撞击。在这撞击过程中,最初的接触点叫做弹
  • 植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是一个收集保存植物标本的地方,这些标本通常是干制、压制的腊叶标本。标本可存放在不同的建筑物,不仅是科学研究所,而是任何可用作研究这些标本的地方。一个植物标本
  • 所罗门·莱夫谢茨所罗门·莱夫谢茨(英语:Solomon Lefschetz,1884年9月3日-1972年10月5日),美国数学家。他在代数拓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将这方面的理论应用到代数几何及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研
  • 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学名:Eukaryota)是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而不包括细菌和古菌,因它
  • 保罗·里维尔保罗·里维尔(英语:Paul Revere;/rɪˈvɪər/,1735年1月1日-1818年5月10日)是美国麻塞诸塞州波士顿银匠、实业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名爱国者。保罗·里维尔是位杰出的军人,
  • 敦化南路敦化南路是台北市著名的林荫大道,属双向道路,北于八德路口接敦化北路,南抵基隆路,分为二段。敦化南路并不是1932年都市计划中的道路,因此开辟时遇上一些问题。敦化南路共分二段。
  •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本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左右各23个腧穴。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向上出于手
  • 苏联国旗苏联国旗的左上角绘有交叉的镰刀和锤子。镰刀和锤子象征组成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旗法》第一条中的规定,苏联国旗为“苏联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