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

✍ dations ◷ 2025-02-23 02:24:23 #沙丁鱼
沙丁鱼(学名:Sardina pilchardus),又称萨丁鱼、鳁和鰯,是沙丁鱼属的唯一物种,属于鲱形目鲱科,本种小者长二寸,大者尺许,下颚较上颚略长,齿不显,背苍腹白,肉美,多用来制为沙丁鱼罐头。葡萄牙有“沙丁鱼罐头王国”的美称。最初在意大利萨丁尼亚捕获而得名,古希腊语称其“sardonios”意即“来自萨丁尼亚岛”。本属归类被于鲱形目、鲱亚目、鲱科、西鲱亚科,近缘类群有西鲱属(Alosa)、油鲱属(Brevoortia)及拟沙丁属(Sardinops)。一般通称的沙丁鱼不是单指一种鱼,而是泛指被做成罐头的海洋表面活动的小型鱼。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订立国际食品标准,世界上共有二十一种可以称做沙丁鱼的鱼类,包括寿南小沙丁鱼、鲱鱼、大西洋鲱鱼、皮尔撤德鱼、油鲱、小鲱鱼、南美拟沙丁鱼等,最远横跨了不同的属别。然而生物学上只有学名“Sardina pilchardus”的鱼类才是真正的“沙丁鱼”,于贩售时也能单纯称作“沙丁鱼”而不需加上秘鲁等地域名称。沙丁鱼属集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沿岸。沙丁鱼又分2亚种,即欧洲沙丁鱼,头长为体长的20%至23%,见于欧洲沿海和非洲西北岸。地中海沙丁鱼,头长为体长的18.5%~21%,见于地中海、黑海沿岸。拟沙丁鱼属集群性洄游鱼类。分布于东太平洋美洲沿岸、西太平洋亚洲沿岸及非洲南部沿海,有5种。常见有远东拟沙丁鱼,产于日本、朝鲜、中国、俄罗斯堪察加沿海。加州拟沙丁鱼,产于北美太平洋沿岸。南美拟沙丁鱼,产于南美秘鲁与智利沿海。南非拟沙丁鱼,产于南非及纳米比亚沿海。澳洲拟沙丁鱼,产于澳洲南部及新西兰。沙丁鱼属的鳃盖骨上有显著放射状隆起线,小沙丁鱼属的鳃盖骨上则无隆起线,但肩带前方具两个皮质突起。臀鳍最后二鳍条扩大或稍扩大。沙丁鱼属体侧圆鳞大小不一,下鳃耙在鳃弓弯曲处长度一致,不形成短鳃耙,上颌骨不伸达眼中央下方。拟沙丁鱼属体侧圆鳞大小一致,下鳃耙在鳃弓弯曲处有若干根,很短小,上颌骨向后伸达眼中央下方。沙丁鱼含有丰富的DHA,能预肪胆固醇过高及心脏病、血栓病。

相关

  • 色矛纲色矛纲(学名:Chromadorea)之下只有色矛亚纲(学名:Chromadoria)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下列八个目:原来的蛔虫目(Ascaridida)及旋尾目(Spirurida)已被分别降为蛔形下目及旋尾下目。
  • 神的存在性神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存在)问题是指西方哲学和神学中对神(上帝,God)是否存在的疑问和探讨。西方社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有关神是否存在的辩论。数千年中,许多神学家、哲学家与科学
  • 牙龈牙龈(又称龂;俗称牙床、牙花子;客家话称牙舷肉),牙龈由软组织构成。牙龈位于牙齿根部(称为牙根)周围。护理牙龈与护理牙齿一样重要。是人或动物口腔内的粘膜组织,下接牙槽骨的骨膜,向
  • 化学能化学能是内能的一种,指一些需要经由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例如煤的能量是由燃烧(与氧反应)释放出来的,贮存于煤里面的能量即称为化学能。电池里的化学物质,是借着化学变化而产
  • 应用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唇形科唇形科(学名:Lamiaceae),过去也称作唇形花科(Labiatae)是被子植物中次于菊科、兰科、豆科、茜草科 、禾本科的第六大科,双子叶植物中第四大科。有237个属7173种,广泛分布于全球,是干
  • 爱因斯坦综合征爱因斯坦综合征(Einstein syndrome)指智力超常的儿童说话能力形成明显晚于正常儿童这一现象,是由托马斯·索维尔提出的概念。以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因爱因斯坦具有
  • 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英语:Polyimide,PI)是一类具有酰亚胺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具有适用温度广、耐化学腐蚀、高强度等优点。1961年杜邦公司首次推出聚酰亚胺的商品。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
  • 洛歇L-1049超级星座式洛克希德L-1049超级星座式(Lockheed L-1049 Super Constellation),是洛克希德公司在1951年到1958年生产的飞机。1950年首飞。这款飞机也为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生产。洛克希德
  • 视错觉视错觉(英语:Optical illusion),是指通过几何排列、视觉成像规律等手段,制作有“视觉欺骗”成分的图像进行眼球欺骗,引起的视觉上的错觉,达到艺术或者类似魔术般的效果。视错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