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族诛
✍ dations ◷ 2025-09-04 16:33:14 #族诛
族诛是一种将受刑人连坐其族处以死刑,为古代社会的残酷刑罚。而族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合称。此刑法亦针对以家庭为本位传统社会,例如古时的中国。当其中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敌叛国、欺君犯上、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当权者为免除后患、斩草除根就会对犯事者施行此严刑以巩固自身政权。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朝鲜、日本和越南,亦曾使用这一种刑罚。而朝鲜制度中对“族”的定义与中国制度中的定义是几近一样。在中国历史中,族诛始于商朝。当时被称为劓殄,乃族诛的初形,斩杀犯罪者及其后代之刑。秦朝时发展为诛三族、五族、七族。隋朝时被隋文帝废除,但在隋炀帝复行并扩至诛九族。或曰“夷三族”。而对于三族的说法,亦有不同。有说,父母、兄弟、妻子是三族;另说,则以父、母、妻为三族;亦有以父、子、孙为三族的说法。而于秦末时期被处以诛三族的丞相李斯和赵高就是史例之一。在越南,1442年七月,黎太宗阅兵到至灵县,顺路前往探望阮廌宅邸,见其妻(或称小妾)阮氏路有姿色,令随驾伺候。不料太宗突然暴毙。阮廌受诬陷遭到处死,并被夷三族。九族有不同说法。汉代儒家则有二说:在朝鲜,真平王元年(579年,正值中国南北朝),新罗国,就曾有伊阿湌柒宿和阿湌石品,二人因为谋反,于东市被处以诛九族。史上唯一一次“诛十族”的记载发生于中国明朝。明成祖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事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其侄子明惠帝的天子宝座,入主金陵。朱棣登基,命忠于皇室的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不但宁死不从,更予以辱骂,于诏书上写上“燕贼篡位”四字。朱棣怒以诛九族威吓之。方却讪笑似地说:“便十族奈我何!”朱棣便把其门生朋友归入第十族,连同原来九族一并诛杀。最终共诛杀八百七十三人,因此事下狱及被流放、充军者亦数以千计。方孝孺诛十族一事见于《明熹宗实录》、另外明遗民谈迁所撰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国榷》亦有记载,并举列所诛门人。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考证此事并撰写论文认为诛十族仅是一个传说,不能将其视为史实。然而其考证文章忽略了《明实录》和《国榷》等文献的记载。御史大夫景清欲刺杀明成祖朱棣为明惠帝报仇不成,遭磔刑。朱棣又下令诛其九族,并将景家祖坟全部破坏;又把景清家乡的居民全部杀光,使其村落成为废墟。最后凡是跟景清有任何辗转相系关系的人都受到株连,称为“瓜蔓抄”。
相关
- 兼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日本菜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饮食方式,又称日餐、和食(日语:和食/わしょく Washoku ?;此名称更侧重于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
- 硝酸硝酸(分子式:HNO3)是一种强酸,是三酸两碱其一,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纯硝酸为无色液体,沸点83℃,味苦,在-42℃时凝结为无色晶体,与水混溶,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其不同浓度水溶液性质有
- 脂肪酸脂肪酸(英语: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酸所构成。三个长链脂肪酸与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为脂肪的主要成分,归于脂类。饱和脂肪酸(Sa
- 仪式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具有一定的时段、特定的场合,与个人或团体判断有关;可以由个体、群体或团体组织主持和组织进行;个体的社会身份转变,如结婚,诞
- 蒸散作用蒸腾作用(英语:transpiration,或称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透过植物的水分运动和从植物的地上部分蒸发的过程,如叶,茎和花。水对植物是必需的,但只有少量的水被根吸收用于生长和新陈代
-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德语:Jack Steinberger,1921年5月25日-),生于德国巴特基辛根,德国裔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他与利昂·莱德曼和梅尔文·施瓦茨一起发现了
- 疾患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演讲演讲,又名演说、讲演,是指对公众发表的说话。根据个人风格,不少讲者喜欢原稿照读(英语:manuscript speech);另外有些喜欢即兴发挥 (粤语俗称“爆肚”,英语:impromptu speech);甚至有些不
- 国家档案馆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简称档案管理局、档管局)是中华民国的国家档案馆(英语:National archives),为中华民国政府档案之最高主管机关,隶属国家发展委员会,局本部位于新北市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