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族诛
✍ dations ◷ 2025-09-29 17:29:24 #族诛
族诛是一种将受刑人连坐其族处以死刑,为古代社会的残酷刑罚。而族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合称。此刑法亦针对以家庭为本位传统社会,例如古时的中国。当其中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敌叛国、欺君犯上、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当权者为免除后患、斩草除根就会对犯事者施行此严刑以巩固自身政权。与中国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朝鲜、日本和越南,亦曾使用这一种刑罚。而朝鲜制度中对“族”的定义与中国制度中的定义是几近一样。在中国历史中,族诛始于商朝。当时被称为劓殄,乃族诛的初形,斩杀犯罪者及其后代之刑。秦朝时发展为诛三族、五族、七族。隋朝时被隋文帝废除,但在隋炀帝复行并扩至诛九族。或曰“夷三族”。而对于三族的说法,亦有不同。有说,父母、兄弟、妻子是三族;另说,则以父、母、妻为三族;亦有以父、子、孙为三族的说法。而于秦末时期被处以诛三族的丞相李斯和赵高就是史例之一。在越南,1442年七月,黎太宗阅兵到至灵县,顺路前往探望阮廌宅邸,见其妻(或称小妾)阮氏路有姿色,令随驾伺候。不料太宗突然暴毙。阮廌受诬陷遭到处死,并被夷三族。九族有不同说法。汉代儒家则有二说:在朝鲜,真平王元年(579年,正值中国南北朝),新罗国,就曾有伊阿湌柒宿和阿湌石品,二人因为谋反,于东市被处以诛九族。史上唯一一次“诛十族”的记载发生于中国明朝。明成祖朱棣诛方孝孺十族事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其侄子明惠帝的天子宝座,入主金陵。朱棣登基,命忠于皇室的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不但宁死不从,更予以辱骂,于诏书上写上“燕贼篡位”四字。朱棣怒以诛九族威吓之。方却讪笑似地说:“便十族奈我何!”朱棣便把其门生朋友归入第十族,连同原来九族一并诛杀。最终共诛杀八百七十三人,因此事下狱及被流放、充军者亦数以千计。方孝孺诛十族一事见于《明熹宗实录》、另外明遗民谈迁所撰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国榷》亦有记载,并举列所诛门人。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考证此事并撰写论文认为诛十族仅是一个传说,不能将其视为史实。然而其考证文章忽略了《明实录》和《国榷》等文献的记载。御史大夫景清欲刺杀明成祖朱棣为明惠帝报仇不成,遭磔刑。朱棣又下令诛其九族,并将景家祖坟全部破坏;又把景清家乡的居民全部杀光,使其村落成为废墟。最后凡是跟景清有任何辗转相系关系的人都受到株连,称为“瓜蔓抄”。
相关
- 印第安战争法兰西王国 (1622–1763)英格兰 (1622–1707)大英帝国 (1622–1867)美国 (1783–1924)北美印第安战争(英语:American Indian Wars)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用来描述一系列的美国和加拿
- 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或包含体,是无定形的蛋白质的聚集,被膜所包围。细胞破碎后,包涵体呈颗粒状,致密,低速离心就可以沉淀。包涵体难溶于水中,在变性剂溶液(如盐酸胍、脲)中才能溶
- 伦巴底伦巴底可以指:
- 罗洛·梅罗洛·梅(英语: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是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69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
- 物种面积曲线物种面积曲线,或种数-面积曲线在生态学上是在某一地区内,物种数量与栖息地(或部分栖息地)面积的关系。当面积越大时,物种的数量也倾向较多;实验显示两者的关系依循一套系统数学关
- Cusub2/subS硫化亚铜,分子式为Cu2S,在自然界中形成辉铜矿。硫化亚铜有很窄的化学计量变化范围: Cu1.997S至Cu2.000S。Cu2S可由热的铜在硫蒸气或H2S反应制得。铜粉在熔融的硫中快速反应生成
- 小头症小头畸形(Microcephaly),又称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头围相对于其年龄与性别的平均值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状况。小头畸形可能是
- 环法大赛环法自行车赛(法语:Le Tour de France)是一个每年举办的多赛段公路自行车赛,主要在法国进行,但有时也出入周边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自从1903年开始以来,每年于夏季
- 凿凿子是一种具有尖端的工具,通常搭配槌子使用,用以雕刻或挖削硬质材料如木材、岩石、金属。使用时一般单手握凿,另一手持槌,将施力借由更小的接触面积转化为强大的压力破坏物体表
- 火灾旋风火灾暴风(英语:Firestorm),又称火风暴或火灾风暴,是大范围火灾本身所创造和维持的风力系统,是严重野火或山火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也会用来描述一般的巨型火灾 ,火灾风暴的确定特征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