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厝社区

✍ dations ◷ 2025-10-21 01:26:58 #麦寮乡,台湾社区

杨厝社区(旧名为杨厝寮),位于台湾云林县麦寮乡的西北方,东与麦津村之保安林聚落及仑后村为邻,南与麦津村及本村的外湖寮(义和)相隔,西和同为海丰村之中溪(忠和)的杉仔脚为邻,北和后安村相邻。杨厝寮现有人口约五百余人,社区面积约近七万平方米约有九成以上人家皆务农。近年来由于人口外流,家乡只留老一辈人家。因地层下陷,田地种植不易,所以大部以种植绿肥为主,以领取政府的转作补助金。有近十户人家养猪,都是设有废水处理场的养猪户。

2013云林农业博览会期间获选为百大亮点。


麦寮乡昔日为洪雅族南社及猫儿干社的活动范围,汉人的开垦重心是海丰港,康熙年间该港已成沿岸贸易门户之一,因此乾隆年间建立一堡,称“海丰港堡”,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省略港字,简称“海丰堡”,杨厝寮地理位置即昔日的海丰港街郊。经乾隆及道光年间之洪水泛滥已不复旧貌,港口淤塞、海岸线西移,形成海埔新生地,先民就在这部落筑寮养牧羊群,故得“羊厝寮”一名。后来因时代变迁经口传及笔误才成今日之“杨厝寮”。

另一说法,当时还在海丰堡的时代,有一杨姓秀才居住于现今杨厝寮部落的地方,故有“杨厝寮”之称。

到了民国六十年代(1970年代)初,由部落内纪财老先生有鉴于地方派系之对立(林、许派)非常强烈,每遇大小选举都有仇恨之对立、甚至有流血事件发生,于是透过户政单位申请更改,为求地方能和谐,于是将地名改为“永和”,中溪部落改为“中和”,寮仔改“平和”,外湖寮改“义和”,沿用至今,但大家还是以旧地名称之,新地名只成公家机关及邮件之用。


杨厝社区原是民国62年(1973年)政府十年计划海丰社区的一部分,民众因鉴于十年计划社区规划工程的经费微少,且海丰村内地广人稀,居民分散,无法达到实际目标,故于民国75年(1986年)向上级有关单位极力争取,另规划成立一处新社区。当时省政府核准增列为民国77年(1988年)的新开发社区,并于民国76年(1987年)七月开始规划动工。

2005年4月,在麦寮乡农会的协助指导下,更受到云林县文化局的青睐遴选为云林县八个社区的总体营造点之一。

2013年,因旧名为“羊厝”,因此曾获得台北美术奖首奖的艺术家任大贤偕村民同心协力,将废弃的大理石创作为羊只的公共艺术品,借由彩绘之后装设在社区内各处成为景观。






相关

  • 治疗药物监控治疗药物监控(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是临床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检验药物血浓度以确保药效与预防毒性产生。治疗药物监控主要关注那些治疗浓度与毒性浓度非常接近的药物
  • 磺酸磺酸是含有磺酸基-SO2OH(-S(=O)(=O)-OH)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一般它们的酸性比相应羧酸强,可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紧密结合。在很多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和反应中间体。磺酸基与氢相
  • 中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俄语:Среднесиби́рское плоского́рье)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的一个火成岩(具体称为洪水玄武岩)高原,介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中西
  • 吉隆坡坐标: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 3.133; 101.683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
  • 西佛兰德西佛兰德省(荷兰语:Provincie West-Vlaanderen)是位于比利时(弗拉芒大区,弗拉芒社群)西部的一个省,首府布鲁日,人口1,178,996(2015年),面积3,144.3平方公里。安特卫普省 · 东佛兰德省
  • 全球最高电影票房全球最高电影票房是在全球上映的电影票房等相关列表。数字只包含影院票房收入,不包含其他营利方式的收入,(如光盘租售、电视播映等)。票房以美元为单位。更新日期:2020年3月25日
  • 樟脑丸樟脑丸(英语:Mothball),又称卫生球、卫生丸、防蛀球、臭蛋、臭丸,是一类用作杀虫剂、除臭剂的球状固体,主要用于用于防治衣物中的虫害(主要是衣蛾)和防霉。樟脑丸得名自樟树树干中含
  • 俾路支省俾路支省(乌尔都语:بلوچستان‎‎)位于巴基斯坦西部,是该国四个省份之一。西邻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北邻阿富汗,南邻阿拉伯海,东边是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属于俾路支地区。
  • 陈敬容陈敬容(1917年-1989年),原名陈懿范,原籍四川乐山,中国现代作家、诗人。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第一首诗
  • 姚爵姚爵(?-?),字汝修,陕西平凉府静宁州(今甘肃省静宁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进士。初授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转浙江司,进任郎中。正德十三年,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反对武宗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