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文化

✍ dations ◷ 2025-08-13 06:28:38 #马桥文化
马桥文化,发现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被视为太湖流域(包括杭州湾地区)的一个典型遗存,因此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故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与越国历史重叠。马桥文化距今约3200-3900年历史,于1959年在原上海县马桥镇东俞塘村发现,1982年被命名。马桥文化来源于浙江西南与中原龙山文化后的岳石文化及二里头文化,覆盖范围小于或等于良渚文化的地域。从年代上来讲,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马桥文化的文化特征出现返老还祖现象。如在马桥古文化遗址中只发现了粗陋的陶器杂件,却并没有出土同时期其他文化已出现的,包括玉器,带细刻图案的陶器、象牙器等的精美物件。此外,作为马桥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结构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为简单。出现这种现象,考古界认为除社会发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石器仍然为主要的生产工具,重要的是出现刀、凿、镞等小件青铜器。虽未发现铸铜工具,但预示著古上海及长江下游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苗语族苗语支是组成苗瑶语系的两个语支之一。分布于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说苗语支语言的人大约650万人。苗语
  • 球茎球茎(Corm)是某些品种植物地下茎末端肥大变成球状的部分,是一种变态茎,为了适应储藏养料越冬。一般球茎植物的芽都是集生在球茎顶端,有明显的节,节上生有膜质的鳞叶,以及少数腋芽。
  • 二甲基砜二甲基砜(Methylsulfonylmethane),简称为有机硫 (MSM)其化学式为(CH3)2SO2、甲基硫酰基甲烷的砜类有机化合物。二甲基砜在常温下是无色固体,无化学活性。在一些植物中含有二甲
  • 称制临朝称制是指古代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君主制时代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朝鲜、越南、琉球等国称国王,日本称天皇)执掌国政。如果男性代理国政称摄政
  • 造山纪造山纪(Orosirian,符号P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0亿5000万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造山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造山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的上一纪
  • 王德宝王德宝(1918年5月7日-2002年11月1日),江苏泰兴人,中国生物化学家。194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51年获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博士学位。1951-1954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
  • 蛙生蛙粪霉蛙生蛙粪霉(学名:Basidiobolus ranarum)是属于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属的一种真菌,腐生在青蛙等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粪便或土壤等基物上。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非洲、美
  • 孝陵孝陵(满语:ᡥᡳᠶᠣᡠᡧᡠᠩᡤᠠ ᠮᡠᠩᡤᠠᠨ,穆麟德:hiyoošungga munggan)位于中国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是清世祖顺治帝及其后妃的陵墓。该陵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崩逝后
  • 洞爷湖町洞爷湖町(日语:洞爺湖町/とうやこちょう Tōyako chō */?)是北海道胆振综合振兴局西部的一个城镇,南临内浦湾。辖区内有多个北海道的著名旅游景点,包括位于洞爷湖岸边的洞爷湖
  • 沪尾湖南勇古墓沪尾湖南勇古墓为六座台湾清领时期隶属于孙开华麾下的“擢胜左营”兵勇的坟墓,这六位兵勇的祖籍为湖南善化和永定人,约在光绪七年(1881年)8月至11月间死亡,死亡原因不名,由于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