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布洛赫

✍ dations ◷ 2025-07-12 12:51:52 #1886年出生,1951年逝世,奥地利作家,奥地利小说家,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古根海姆学者

赫尔曼·布洛赫(德语:Hermann Broch,1886年11月1日-1951年5月30日),奥地利作家,他把长年钻研的群体心理学和政治理论应用于文学创作,他在小说《梦游者》中反映了旧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其中各色人等的转型;在《维吉尔之死》中运用各种新式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如意识流、内心独白、梦幻、反射等,对二十世纪现代文学影响颇大:161-162。米兰·昆德拉将他与卡夫卡、罗伯特·穆齐尔和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列为中欧最伟大的四位小说家。

赫尔曼·布洛赫的父亲约瑟夫·布洛赫是从摩拉维亚的奥洛穆克来到维也纳的。他创办了自己的纺织厂,和一位犹太富商的女儿约翰娜·许娜伯尔(Johanna Schnabel)结了婚。赫尔曼·布洛赫是家中的长子,比弟弟弗里德里希·布洛赫大三岁。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03年从强调自然科学和法语教学的学校毕业之后,父亲就着意让他接受纺织专业的学习,以便接手自己在特斯多夫的纺织厂。布洛赫从此进入纺织技术学院就读,同时在维也纳科技大学旁听数学课程:14-18。

1906年,布洛赫从阿尔萨斯米卢斯的纺织学院毕业,成了一名纺织工程师,开始管理特斯多夫的纺织厂。他充分发挥自己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曾经对织机进行了技术改进,并申请了专利:16-17。1907年布洛赫在旅行中认识了弗朗西斯卡·范罗瑟曼(Franziska von Rothermann),陷入热恋之中。之后的一段时间,他继续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并写下了阅读尼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著作的笔记。双方家庭都对他们的恋情表示反对,布洛赫为此甚至于1909年改信了罗马天主教,最终得以和范罗瑟曼结婚。翌年他们唯一的孩子出生:50-51。

1912年,布洛赫在期刊《灯》(Der Brenner)上发表了文章《走向系统化审美的笔记》,编辑路德维希·范菲克将这篇文章分发给了莱纳·玛利亚·里尔克,布洛赫也通过范菲克认识了卡尔·克劳斯、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等众多年轻的文学家。之后的一两年,布洛赫参与了文艺圈里对康德和叔本华哲学思想的讨论,特别强调人的自我和孤独。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受卡尔·克劳斯影响较大的布洛赫主张国际和平,对越来越重的战争阴云、人民的狂热、群体性的歇斯底里表示忧心,他还曾为奥地利红十字会工作了一段时间。

一战结束后,他曾参与工会组织和政府部门,调节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关系。此时他目睹了奥匈帝国的解体、工人运动兴起,各地的革命与动荡、以及维也纳的地位的迅速衰落,种种新旧更替都让他思考:27-31。这种沉思导致了他从1918-1920年代中期基本没发表什么作品,也不再继续撰写哲学毕业和论文,期间他和罗伯特·穆齐尔、莱奥·佩鲁兹和弗朗兹·布雷等人保持着浓厚的友谊。1923年和妻子离婚。

1926年,年近四十的布洛赫决定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心理学和哲学,他自己后来回忆说这是为了弥补自己缺少的正规大学教育,希望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哲学老师是维也纳学派的奠基人石里克。在石里克的影响下,布洛赫期望用文学来解决科学和形而上学所遇到的困局。翌年,他以“经济形势不稳”为理由卖掉了纺织厂,把收入分作四份,自己的一份全给了前妻和儿子,自己则清贫地专心学习、研究和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他开始写第一部长篇小说《梦游者》,1931年小说出版,受到评论界的好评,但是销量不佳:35-37。

布洛赫的经济状况越发窘迫,他尝试了一些计划来改善,比如撰写评论文章,写戏剧和试图将《梦游者》和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改编成电影。1933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不可知的数量》,同年冬天,政治形势恶化,他的作品被禁止在德国出版。这一阶段他参加了资助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出版的工作,并对崭露头角的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创作给予了好评。1934年10月,布洛赫因为经济状况窘迫和厌恶维也纳的喧嚣和堕落,离开了维也纳。之后几年,他四处迁居,目睹了在奥地利愈演愈烈的种族迫害。1937年,布洛赫创作了广播剧《维吉尔之死》,这是后来的长篇小说《维吉尔之死》的雏形:213。

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当天,布洛赫被捕入狱,面对在阿尔陶塞监狱里等待死刑的前景,布洛赫写下了几篇哀歌,后来成为《维吉尔之死》的一部分。半个月之后,布洛赫得以出狱。几个月后,在弗朗茨·韦尔弗(Franz Werfel)和詹姆斯·乔伊斯等朋友们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去英国的签证。朋友Ea von Allesch照顾了布洛赫的母亲,但最终他的母亲还是被关进了集中营死去了。

布洛赫在伦敦和苏格兰呆了几个月之后,他在托马斯·曼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推荐下,到了美国。《慕尼黑协定》签订的消息传来时,布洛赫并不乐观,他认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到了纽约之后,他住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廉价旅馆里,和美国国际笔会建立了联系,获得了一笔生活费,但他基本都分给了其他欧洲来的难民。1939年布洛赫到耶鲁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亨利·西德尔·坎白家做客,在坎伯的推荐下,他获得了为期十八个月的古根海姆资助,资助他继续撰写《维吉尔之死》。布洛赫只得中断他的群体心理学和政治理论的研究,重新写起小说来。1942年春天,他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资助他继续研究政治理论和群体心理学。相对于别的难民,布洛赫的经济条件不错,他就继续尽力而为的帮助其他难民:93-97。

1945年《维吉尔之死》的德文版和英文译本同时出版:294–295,但布洛赫并没能从中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支持他进行群体心理学研究的资助也逐渐到期,他再度陷入经济窘迫的局面之中。他不得已接下了撰写霍夫曼斯塔尔传记的工作,但开始撰写后发现勾起了青年时的回忆,于是把一小书扩展成了《霍夫曼斯塔尔和他的时代》。1950年德国的出版社询问布洛赫有无新作希望在德国出版,他出版《无罪者》一书,同年他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赫尔曼·布洛赫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去世,葬于基林沃斯(Killingworth)的公墓。

相关

  • 谢尔盖·维诺格拉斯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иноградский,1856年9月1日-1953年2月25日),俄国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土壤科学家。他
  • 方便记忆记忆术(英语:Mnemonic)又译助忆,是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例如诗、韵文或是图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缩写、口诀来记忆一些复杂的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眼球的解剖结构的时候会
  • 洛阳牡丹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始于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时期,至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与此同时,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著作及绘画作品,如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
  • 加拿大红船旗加拿大红船旗(英语:Canadian Red Ensign,法语:Red Ensign canadien)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曾经使用的国旗,但从未经加拿大国会确认。加拿大红船旗基于红船旗设计,红底旗帜左上角纹有英国
  • 密续密续(英语:Tantras),音译为“怛特罗”,佛教术语,它原是怛特罗密教教典的一类,后来被秘密大乘佛教采用,作为密宗经典的名称。印度教性力派的经典也叫怛特罗。怛特罗,原义为线、线的延
  • 违法SmashRegz违法SmashRegz成立于2008年,团员为吕士轩、张伍、史今。
  • 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或本金而有倒闭的可能性,因此又称为违约风险。例如企业若因呆账过多导致现金不足以付息,或是举借了过多的债务,所得利润不
  • 诸葛昂诸葛昂,隋末深州人。个性豪爽,与渤海高瓒是好朋友,两人竞相争强赌富,竟至吃人肉。高瓒宴请诸葛昂吃双胞胎的“双子宴”。《唐人说荟》卷五引用张�《耳目记》载:“诸葛昂数日后设宴
  • 坎迪多·龙东坎迪多·龙东(巴西葡萄牙语:Cândido Rondon,1865年5月5日-1958年1月19日),巴西探险家。他为人熟悉的事包括:探索亚马逊盆地西部和马托格罗索、担任印第安人民族基金会(Fundação N
  • 啊拉赛啊拉赛(V.S.K.Valasai),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Dindigu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7,865 (2011年)。该地2011年总人口17,865人,其中男性6355人,女性6429人;0—6岁人口1426人,其中男685人,女741